《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影评:没有味精的电影
《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影评:没有味精的电影
电影《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是80后青年导演李睿君的低成本电影。这部电影情节简单,单线条叙述,人物也简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吧。
大多数人对国产电影特别是小成本电影是不屑一顾的。
而我一直很喜欢青年导演们拍的 低成本电影。短小而意味悠长,有笨笨的羞涩,质朴感动。
电影《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是80后青年导演李睿君的低成本电影。
李睿珺没有公司,没有工作室,习惯把剧本写在纸上。出门背一个包,放一沓纸,想起什么就写下来,是电脑时代里幸存的纸笔人,也是电影工业时代罕有的手工业者。
影片将苏童小说的发生地搬到了导演李睿珺的故乡,甘肃省高台县的某个村庄。
以拍摄电影的方式回到出生地,整个片子只有一个职业演员,其余的都是李睿君的家人、亲戚、乡邻。
有媒体用——没有味精的电影,来形容李睿君的电影,的确是这样,年轻的李睿君完全用记录方式,将人物原生态的呈现出来,令人异常感动。
很有记录片的味道。
——当然,这种感动是小众化的,是那些看到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就会哭的人都会滋生起感动的感动。
《 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情节简单,单线条叙述,人物也简单。
我一直很喜欢这样的电影,简简单单,干干净净。
像清水豆腐也像素炒的菠菜。
你偏好大鱼大肉肯定不会喜欢这类小众电影。
电影讲的是一个老人,拒绝火化一心只想土葬竟不惜让小孙子帮自己挖坑活埋的故事。
和法国电影《樱桃的滋味》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主人翁让别人协助挖坑埋掉自己。
当然,法国电影《樱桃的滋味》带有很强烈的哲学的味道,思索生死,而《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就显得单薄了些,农村老汉不愿意接受死后火葬的新改革,他坚持土葬,认为人死了,不应该被火烧成一缕白烟,而应该与土地亲密接触,聆听土地发出的叹息声。
但是李睿君的电影更令人感到亲切,这是限于有土地情结的人。
只有当你的 家园、土地被一天天沦陷的时候,你才可能无比的惶恐——
也许每个人看这部电影的感受不同,这是我最强烈的感受——只有对土地,有强烈的感情的人才可能心生对土地的敬畏,才会聆听能得到土地的叹息。
我固执的认为电影中的老汉坚持土葬,并不是真正害怕被火烧了变成一缕白烟,他真正害怕的是与土地的失去依恋。
害怕失去对土地的亲近感。
除了这个老人外,我还特别喜欢他的小孙子,这个看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就会哭的孩子。
当年我看到那个镜头时也百般苦痛,眼泪汪汪。
人类只有知道敬畏土地,敬畏死亡,才会懂得敬畏生命。
我很喜欢这类小众的低成本电影,特别质朴真诚,建议喜欢的朋友看一看。
07年,我们的家园被拆迁征用,我家的原址变成了如今的青衣街,正好经过祖母的坟墓。
那年,我们将埋在土地下差不多20年的祖母挖出来,棺材里只剩下骨头,我们将遗骨装在我平时酿葡萄酒的罐子里,深埋在青衣街路灯下。——这是个技术活,政府显然是不准许人私自埋在绿化带里,我们选择在一个傍晚,揭开草皮,挖坑,深埋之后,再重新盖上草皮。
之后每年清明、七夕,腊月,我们都会在那个路灯下给祖母烧纸祭奠。
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对儿子说,我死后,骨灰也要深埋在这里。
本文作者: 阿秋(公众号:青衣街的阿秋)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