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故乡的作文:城市故园
怀念故乡的作文:城市故园
一
读了将近十年的书,我看过无数作家用笔下的文字述说着无数个关于故乡的回忆,尽管是老生常谈,却也不是陈词滥调。尽管是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景色、不同的生活,但这些细腻的文字却一次又一次地拨动着我的心弦。江南水乡清新的画面,让我感受到山水的多姿;北方旱地的耕作图景,让我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质朴与勤奋;海岸线上广阔无边的蓝天与碧波,也让我心旷神怡……
可是,我从小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尽管城市的变化万千也让我体会到了属于城市的魅力,我却也有些感慨我没能经历属于农村的人们的单纯的生活。一年前的一节语文课上,老师竟然这样说道:“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是没有真正的故乡的。”这句话看似冷酷无情,然而它却告诉我们,城市里的人们的故乡情结,比农村里的人们要淡漠得多。
难道故乡的情结,依赖于乡村与城市的功能差异吗?在我看来,答案是否定的。那种单纯而质朴的情感氛围,或许才是故乡情结的本源。我也庆幸,在这个车水马龙的大都市里,还有一片像乡村一样的天地,这里的不少人还保留着淳朴的情感,农村生活的那份清新与自然,在这里还得以保存下来。
二
这是小时候便已不能再清晰的印象:建于1954年的红砖楼,密密麻麻的砖块紧紧地砌在一起,虽然已十分陈旧,但还是坚固可靠;抬头仰望,同样是砖红色的瓦片,整齐地排列在斜面屋顶上,依然各司其职,没有脱落下来;走进大门,木制的地板、木制的门、木制的窗框、木制的楼梯……我环顾四周,似乎一切都是木制的,上面的红漆也已不同程度地脱落,只留下破旧的木纹,用手轻轻触摸,可以感受到一分厚重的气息;走廊的墙壁本来是雪白的,现在已经变成灰色,天花板上的不少角落,还有蜘蛛网,有时让我心里略微发慌……就是这样一栋只有两层高的破旧的公寓楼,占据了我大部分的童年。我也曾经嫌弃我小时候所称呼的这栋“烂房子”,可我的父亲却说,这是苏联式的建筑,在那个年代,有木地板、还有隔热层,可是相当豪华的了。我却不以为然,五十多年前很豪华,现在岂不是过时——不对——老掉牙了吗?
我的幼儿园离家很远,所以我只有在星期三晚上和周末才能回家,那时的我非常舍不得爸爸妈妈,躺在幼儿园的寝室里默默抽泣,思念这红色的房子,是我的家常便饭。好在每天的生活还是丰富多彩,老师们也十分关心我这个被娇惯的孩子,让我变得乖巧懂事,而不是被宠坏。小学离家很近,我也终于摆脱了全托之苦。背上书包,轻快地随着书包一跳一跳地便到了学校。
记得那时四点半就已放学,漫长的自由时光,让院子里的同学们得以聚在一起,在有趣的游戏中度过漫长的时光。无论是“三个字”(一种抓人游戏)还是简单地追追打打,都能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花掉三个小时,直到爷爷奶奶喊出几年前的一句网络用语:“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时,我们早已大汗淋漓,手上还有来自地面和花坛的尘土,灰头土脸地带着一些余兴回家,心想:可别被妈妈责备了。
三
和院子里的朋友们嬉闹非常欢乐,与爷爷奶奶探索自然的天地,也别有一番趣味。学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总觉得自家的后院,也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百草园。不必说碧绿的灌丛,朱红的泥土,高大的香樟;也不必说布谷鸟在玉兰树上轻吟,小巧玲珑的麻雀从容地散步,轻捷的蜜蜂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尽管我的文笔与鲁迅先生还是相差甚远,但我想我还是写出了脑海里真实的画面。有时奶奶陪着我从楼上下来,拿着一根长竹竿,从墙边的树上打下柚子来。柚子落了地,还会有些调皮地骨碌骨碌滚上几米。这时我便飞快地踏着草地跑过去,将柚子捡起来,轻轻拍掉上面的灰尘。尽管味道不一定尽如人意,但这毕竟是我们的劳动成果,吃起来还是十分愉悦。爷爷也会将家里的木制楼梯扛下来,靠在树干上,小心翼翼地爬上去,摘下几个橘子,轻轻地递给我。那时我的手还比较笨拙,常常在剥橘子皮时伤到果肉,新鲜的果汁流出来,我只好用嘴吸干。屋后的百草园还是需要走几步路才能到达,但楼上奶奶养的茉莉、玫瑰、还有大蒜,却触手可及。奶奶偶尔将一朵茉莉花摘下来,让我在上学的路上,感受怡人的清香与芬芳。
这里不仅是自然生灵的乐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怡然自乐。这里住着许多老年人,他们中的不少人曾经也是农民。因而,农村邻里沟通的氛围,在这里也一定程度上地保留了下来。不同于本世纪的不少住宅小区,人们相互认识,也相互关照。有什么事,只要走几步路,总能找到人帮上忙。有时奶奶懒得做饭了,便会去楼下的刘阿姨家蹭饭;对面的李爷爷常帮奶奶扛一些比较重的东西;奶奶的电视机出了什么问题,也会找隔壁的刘叔叔帮忙。从小奶奶就带我去她的许多老同事家里做客,告诉我他们的名字,嘱咐我碰见了他们记得打个招呼。因而,我在这个社区也为人熟知,上学路上,总会叫各种叔叔、伯伯、阿姨、娭毑、嗲嗲。可惜这样紧密的邻里关系,在城市里已越来越少……
四
这城市故园的确有不少方面很像乡村,不过,它毕竟还是在城市里。不同于乡村聚落的团块状结构,网状的街巷体现着老城的风貌。踏上因为多年磨损而露出鹅卵石的混凝土铺成的小巷,从家门口的理发店出发,到社区的办事处,旁边是仍然使用毛笔书写通知的宣传栏,还有这个年头在校园以外难得一见的黑板报;南食店的话吧还在用早已过时的大红色的固定电话,隔壁的医务室还是那位细心的老医生;米粉铺也是我常常光顾的地方,我也不知吃了多少碗这里的米粉;蔬菜店、熟食店和水果店里的人们都和奶奶比较熟,有时还给奶奶一些优惠;走了这么远,铁板烧的小摊还有不少好吃的,香干、包菜、兰花干都有,不过最好吃的还是一份土豆,金黄的土豆块配上新鲜的葱花,可是十分令人享受的。
五
似乎每隔大约一年,小区办事处旁的宣传栏就会贴出一张用毛笔写的讣告。尽管上面的名字常常是陌生的,但我总还是不禁会叹一口气。要不了多久,院子里某个空旷的地方,就会搭起临时的灵堂。热闹的宴席让平时清静的院子变得人山人海,还有特别响的歌声,从下午到凌晨,一直没有停歇,有时打扰了我的睡眠。于是对于追悼会这类事情,我便十分反感。办丧事为什么不去殡仪馆呢?直到那天我哭着从附近的医院回来,看着爷爷的灵柩被安放在花圈之中,我才体会到那份沉痛。之后的追悼会,我也不再觉得特别烦恼了。
当我终于提笔写下这城市故园的故事,我才意识到,距离我最初诞生在这里,已过去了十六年。我不由得生发出作家们常有的物是人非的感慨来。记忆中的那些嗲嗲娭毑,一个一个地老去了,包括我的爷爷。2009年,我随父母住进了新房,而奶奶还留在这里,她说,这里到处可以说话,挺好的。年长的人逝去了,年轻的人们也逐渐离开了这个地方。这里的人越来越少,可红色的砖瓦,还有那些老树,却没有怎么变化,只是相比于父亲小时候的照片,高大了不少而已。
六
十多年前,这里就已计划要拆迁。可十多年来,却一直不了了之。直到去年,这些苏联式的老屋才纷纷贴上了拆迁政策宣传标语,盖上了大红色的“征”字,可拆迁还是一拖再拖。这或许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我也不知,被钢筋水泥的森林重重包围,这城市故园还能留存多久。尽管它还是保留了近七十年前的那个外观,可它还是难以与时光的洪流匹敌,添上了岁月的沧桑与无奈。人们逐渐离开了这里,我们也离开了这个祖辈三代生活的地方。尽管我现在还得以每周造访一次,可谁又知道我还能来这里多少次呢?
当历史的发展冲走了过去的岁月,当时代的变迁冲击了陈旧的事物,当城市的巨变夺走了记忆中的故乡……我们叹息着事物难以长存,却也无奈地接受“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个客观事实。当邻里的温情逐渐淡漠,当自然与生态被摧残,当和谐被欲望与浮躁冲击,我们难道只能袖手旁观吗?既定的无法改变,那请允许我用拙劣的文字,让我对这个地方的一些记忆,留在这字里行间。至少,多年以后,看着泛黄的老照片,我不会忘却在这里的童年时光,不会忘却这份淳朴而美好的情感。
本文作者:探海 (公众号:十二公里)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