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心得:治“已病”还是治“未病”呢
假期见到一个朋友,一起探讨孩子学习的问题。他提到在外地的另一个朋友创造了一种已经非常成熟的辅导孩子学习模式:把应试教育做到极致,让能接触到他们的孩子各科都能考高分。
他提到一个现象,让我惊讶也深感佩服:家长感激万分,在微信签名中写道:生是**人,死是**鬼。(**是这个朋友机构的名字,当时只留心思考这种方式方法却没记住机构的名字)家长之所以如此由衷感激,是因为这种模式的培训让已经放弃自我的孩子重新找到学习的自信,让孩子从校园边缘和角落走出来,华丽转身。对于家长来说,这等于救活了孩子。
或许这种评价方式本身欠妥当,难道考试是唯一的出路?难道不上学就等于死?锤子科技的创办人罗永浩不就是高中退学,不走高考路,人家不是一样成才吗?
但从某种角度上讲,考试高分也是一种难得的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就算不能说绝对比同龄人优秀,但至少在观察、思考、理解、表达等方面,确实出类拔萃。不上学的人生不等于就此完蛋,但就此完蛋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成绩差放弃上学的孩子,本身很大程度上都不够自律,就此放入社会染缸中,可能接触大量小混混,耳濡目染,能够明辨是非,能够像罗永浩那样在家自觉自学,继续读书写作的有几个?
所以,可能对于大部分普通孩子来说,上学,考试,考高分,通过高考考上大学,或许是人生走入正轨的保证。
但,大量的事实却是,大部分孩子不能成为高分学霸,甚至不能考出正常的分数。
原因何在:他们头脑不够灵活,理解力有限,记忆力差,学着前面的忘着后面的,因为他们错过了锻炼脑力的最好阶段;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太想学习,没自信,因为分数带来的自卑日益强烈;他们学习效率低下,因为缺少科学的学习方法;明明认真复习了,学了,但是分数很低,因为不懂考试技巧……他们虽然很努力很努力,但是这种努力反而带来更大的虚无感:越努力挫败感越强烈,越努力无力感越扎心。
能不能让每个有此切肤之痛的学子都能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做到分数提升,名次升高,家长老师同学纷纷投来欣赏的目光,自信逐渐在个体生命中恢复正常?
能。
这位朋友的朋友做到了。
他自身也非科班出身,但我推测,正因如此,才让他斗志昂扬一定要攻克考试这个堡垒,让年轻的后来人不再重复自己当年的窘迫。他总结出一整套训练方法,事实证明,这套方法确实管用。尽管有题海战术的嫌疑,但他让题海更加有序,更加立体,也更加高效;尽管有应试教育的恶名,但他就是要用应试来攻破应试难关,用应试来帮助孩子敲开未来大门。
毕竟高考确实是通往美好未来的一个良好通道。
不必非要举证那些高考后扔掉书本,抱着“非要在大学疯玩4年不可”的目标走入高校门槛的事例,仔细看看进入大学后,继续努力读书,考研考博,出国留学深造的,也大有人在。
看起来很美,听起来很强。
但是我却在思考,他这个方式其实是在治“已病”。
“已病”孩子的症状:
没有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低下,缺乏主动思考的习惯,头脑偏僵化,思维能力低,获取知识渠道单一。
这种现状直接导致其他一系列延伸病症:自学能力差,找不出重点,不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基本概念定义模糊不清;缺少解题积极性;老师布置的作业自然不能独立完成,长此以往,应付差事感日益突出。对考试、成绩缺乏信心。考试全靠撞大运。
这种“已病”的症状之所以存在,还是因为在他们低年级阶段最该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时,最该培养思维能力和用脑习惯时,家长忽视了,老师糊弄了,孩子吃大亏了。
治疗“已病”那么难,“已病”的孩子需要承受大量痛苦,付出大量时间补救当初发展的缺失。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想尽办法治疗“未病”呢?当孩子尚处在可塑性很强阶段,用各种方法干预,让他们养成阅读习惯,思考习惯,让他们在根本上提升个人学习能力和个人素养,让考试成绩仅仅作为附属品呈现,这样对于人才的培养难道不是更加高效,延续性更强吗?
朋友听了我的观点,及我对于培养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想法,说,这确实在治“未病”,但是收效却并不明显。因为你这是在从小培养好学生,从小就优秀,长大优秀也是正常。而那位朋友却是在转化,把从小就不优秀的孩子转化得成绩优秀,效果自然更好。
他还提到一个华佗的故事。说华佗有个哥哥,专治“未病”,但却没有名气,华佗专治“已病”,甚至病入膏肓,所以名气很大。
我查了下,发现他说的可能不是华佗,而是扁鹊。
《鹖冠子·世贤第十六》
卓襄王问庞暖曰:“夫君人者亦有为其国乎?”庞暖曰:“王独不闻俞跗之为医乎?已成必治,鬼神避之,楚王临朝为随兵故,若尧之任人也,不用亲戚,而必使能其治病也,不任所爱,必使旧医,楚王闻传暮●在身,必待俞跗。”卓襄王曰:“善。”庞暖曰:“王其忘乎?昔伊尹医殷,太公医周武王,百里医秦,申麃医郢,原季医晋,范蠡医越,管仲医齐,而五国霸。其善一也,然道不同数。”卓襄王曰:“愿闻其数。”暖曰:“王独不闻魏文王之问扁鹊耶?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魏文侯曰:‘善。使管子行医术以扁鹊之道,曰桓公几能成其霸乎!’凡此者不病病,治之无名,使之无形,至功之成,其下谓之自然。故良医化之,拙医败之,虽幸不死,创伸股维。”卓襄王曰:“善,寡人虽不能无创,孰能加秋毫寡人之上哉?”
翻译如下:
根据典记,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的详细些。”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魏王大悟。
其实,扁鹊也曾经做过大哥和二哥做的事情,《扁鹊见蔡桓公》就是有力证明。但是事实是,在病人未发病时提醒他们,帮助他们,效果并不好,因为有太多自作聪明的人跳出来嘲弄:“医治好治不病以为功”。
个体生命成长的不可逆转性,决定了,治“已病”必然比治“未病”要效果明显,让人趋之若鹜。
佩服能治“已病”老师的高超技艺,也庆幸“已病”孩子还能遇到真正可以帮助他们的人,但做老师的良知却让我不能放弃治疗“未病”。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让自己练就一身本领,既能治“未病”,防范于未然,又能治“已病”,药到病除。让更多孩子优秀而人格独立,让未来不仅有更多的罗永浩,也有更多的屠呦呦。
不管走不走体制内的考试之路,培养阅读习惯、思维能力进而培养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能力,都是孩子成才的不二法门。
治“已病”还是治“未病”?
要不一起来?
【碎碎念:国庆假期已快过完,一直没有认真写东西,很是惭愧,发现自己这段时间的懒癌又犯了。具体症状是:一有时间就不断翻看各种公众账号的文章,找各种资料证实自己的一些结论;想象着自己写了某篇文章,但是事实上它仍然还是躺在记事本上的一个构思和草稿;带二宝疲了,总觉得累,二宝睡午觉时给自己找借口(大人一离开她就醒)躺在她身边看电影看公众号,欺骗自己说这也是阅读,也在增长见识……但是,这样糊弄下去的人生难道真的可以吗?难道我也需要像罗永浩那样买来一百斤成功学的书堆在地上,随时吃药取用吗?人家当时可是才20多岁。你却已近不惑之年,这点儿自律还应该是有的吧。
日更,或者隔日更,其实还是个好东西。
它催促着你,让你每天马不停蹄地思考,让脑子动起来,让手头勤快起来。
恢复日更,我有这样的勇气吗?我再想想……】
【本文作者:依然】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