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作者的随笔:怎样和编辑打交道
关于老作者的随笔:怎样和编辑打交道
怎样和编辑打交道,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不同编辑有不同的个性,世界上不可能有一个让所有编辑都喜欢的打交道的方式。那么,没有最好的办法,肯定有更好的办法吧?
我从1990年就开始和各类媒体编辑打交道,算起来有27年了,谈不上经验丰富,但总会有一些体会的。今天,就和大家说说和编辑打交道应把握和注意的事项。
打电话。给编辑打电话是以前最常见的沟通方式,好处是可以直接了解到编辑的思路以及对稿子的看法,坏处是有时紧张容易回答不出来编辑的问话,显得尴尬。对于成熟作者来说,打电话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因为成熟作者想说什么、怎么说、有什么目的非常容易表述清楚,也容易理解编辑的要求。对于初学写作者来,什么时候能打电话,打电话说什么等问题都需要考虑清楚。我的建议是,除非时效性很强的突发新闻事件,一般不要在休息时间给编辑打电话,打电话的时间应选择在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4:30—7:30。打电话之前,最好拟一个需要表述的要点以及编辑可能问到的问题答案。当编辑很忙不接电话或着急说话的时候,要识趣,不要连续拨打,可改为发短信汇报。
加好友。智能手机时代,加编辑微信好友、QQ好友成为新的联络趋势。加编辑好友的渠道一般是知道了电话以后搜索添加,加群以后添加,或让其他好友发送名片添加。微信、QQ毕竟有私人属性,不熟悉的人,编辑并不会来者不拒,统统加上好友。加好友之前,最好有几篇像样的稿子投给编辑,让编辑略微有个印象。现在有不少作者稿子没写几个,喜欢到处要编辑的微信号、QQ号,只找资源不写稿子,这样没有任何作用。另外,作者不能随意转发编辑的微信名片,编辑同意不同意,应事先征求一下编辑意见,然后再把微信名片发送给有需要的其他作者。我很不喜欢不写稿子到处要编辑微信号的“作者”。
谋会面。一些作者盼望能和编辑见上一面,希望进一步深化感情,为以后上稿铺路搭桥。如果单位允许,编辑也有时间,在约好的基础上,见一面总是好的。问题是,你和编辑见面要做什么?请吃饭?送稿件?这绝对是个问题。手头没有好的稿件,即使见了编辑,稿子也发不出来。所以说,和编辑会面需要准备的工作有很多。一是请单位批准,二是联系好编辑,三是准备好稿件,四是做好到了目的地编辑突然没时间又见不到的心理准备。
报选题。智能手机时代,沟通信息方便,很多作者喜欢在写作前先向编辑报一下选题,这是个好习惯。这样做不仅避免了和其他作者在选题上的撞车,也增加了上稿的机率。报选题,除了汇报要写什么,还要报为什么要写这个选题,准备怎么写,写多少字,什么时候交稿,都要报清楚。编辑同意你的选题,按道理说肯定能用,但如果稿子质量不过关,照样发不了。所以要避免“眼高手低”。
催稿子。以前,写一篇稿子满天投,肯定有发表的地方,所以不催编辑。但现在编辑一般都要求专稿专投,像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这样的大报,如果发现你一稿多投,肯定会封杀你的稿件。学习时报编辑跟我说,她每次编完稿子上版前,都要百度一下,发现文章其他媒体已发,就会封杀作者的稿件。专投的稿子一旦不上,作者辛辛苦苦的努力就白付出了。所以,有的时候需要催问一下编辑稿子的进展和结果。给中央大报投稿,最好一周以后催问,给省级报纸投稿可适当延长点时间催问,给网络投稿可以两天就催问。编辑一旦说不能用,如果没有主动提出让你修改稿子,就不要再啰嗦了。
表谢意。编辑给你编发了稿子,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谢意无可厚非。或者及时打电话道谢,或者发微信道谢,或者把文章链接发微信朋友圈表示感谢,都可以。编了好稿子,编辑的心情和作者一样高兴,是兴奋的,满足的。稿子发出来后,作者要对照一下,看看文章发表前后都有哪些改动,以便改正不足,提高自己。
对于老作者来说,今天这个文可能全是一堆废话。但对于新作者来说,可能多少有点启发,想到此,甚慰。
本文作者:张凤坡(公众号:做文与处世)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