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生活课堂>

教师描写父亲的散文:父亲

时间: 玉凤635 分享

  父亲

  期中检测后,又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背影》了,每当读朱自清的这篇散文,都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父亲。其实,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有为父亲写点东西的冲动。每想起父亲,他的种种生活情境便如走马灯般纷纷在脑海中旋转,可真正下笔时,又觉得别人的父亲大概也是如此,自己的父亲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于是便颓然放弃。

  2

  今年的重阳节恰逢周末,我携妻儿回到老家。我的老家是潍水河畔的一个小村子,长久以来以种植大姜而闻名。十月,正是大姜的收获时节。出姜是一个需要力气的细活儿,父亲以前常说,一个整劳力平均一天也就干一分地的活儿,而我们这里,每家每户都种个三五亩的,甚至更多。前几年,我曾劝过父亲,我和哥哥早就成家立业,种姜太麻烦,不如歇一歇。可父亲不听,总是说还能干得动,闲下来就不知道干什么了。

  3

  到家时,因为临行前打过电话,母亲特意在家等我们,而父亲是早早地就下地干活去了。换好衣服,问清父亲所在的地块儿,我便向田野里行去。

  4

  一路上,不断遇到同村的乡亲,他们黝黑朴实又满带沧桑的脸上疲惫中带着喜悦,我一路“叔”“伯”“二婶子”的和他们打着招呼,他们也用浓浓的亲切乡音回应着我,并没有因为我的不常回家而显得疏远,我知道,他们一直把我当成是这个村子的孩子。

  5

  这个时节的天格外地蓝,蓝得能让人的心神都深深地陷进去。田野上,夏天时那绿得冒着油光的姜苗变得青黑了些,叶梢儿也微微泛出些黄色,这是大姜成熟的标志。地里满是劳动着的人们,他们一边不停地劳作,一边大声地说笑着,偶尔不知是谁说到了什么高兴的事儿,那爽朗的笑声便溢满整个原野。

  6

  父亲便是他们中的一员,等我赶到地头时,收获的大姜已经摆了长长的俩大溜儿。父亲正坐在地上休息,肩头搭着一件旧衣服。田里只有父亲一人,我问他为什么不雇个人来帮工,他抱怨说今年的人工价格贵得离谱,要近四百元一天,实在不舍得。一会儿,母亲也来了,父亲站起身对我说:“下手吧。”我便拿了铁锹开始干活,我和父亲每人把着三垄地。我边干活边打量父亲:他的脸色和这土地几乎一样,黄中带黑,还现出些疲惫。皮肤有些松弛,没空打理的花白胡茬显得乱糟糟的,为数不多的苍白头发在秋风中一起一伏。脸上沾着几颗土粒儿,后脖颈上有几处风干的泥水痕迹,可能是被不知名的虫子叮咬后抓挠留下的。因为起得早,露水打湿了他的大半衣衫,又粘上不少的泥土,就像在泥水洼里跌了一跤一样。我心里不由得涌起一阵酸痛:父亲也是过七十岁的人了啊!我不由得加快了速度。

  7

  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有点不对劲,但到底是哪里不对又说不上来,回头看看,父母亲也正在忙碌。“到底是哪里不对呢?”我边干活边想这个问题。再回过头去看,父亲正弯着腰一脚踏着锹杆,两手攥着姜苗,慢慢地有些费力地把一株大姜从泥土里拖出来,突然间,我脑海中像有一道闪电划过,我知道哪里不对了:这次干活,我竟然赶在了父亲前边!

  8

  我心里不禁惶恐、战栗起来:怎么会这样呢?以前全然不是这样的啊!我记得以前我们父子三人(我还有一个哥哥)一起干活的时候,父亲总是在前头“领跑”,哥哥紧跟在父亲身后,而我,干得又少,还被他们远远地甩在后面。后来,我和哥哥逐渐长大,父亲和哥哥轮流当着领头雁,我却是一直在后面的那一个,那时父亲总用不知是骄傲还是责备的语气数落我是个“干活不中用的学生娃子”。可是,什么时候父亲干活被我落下过啊!

  9

  年轻时候的父亲,虽然个子不高,但极为健壮,肩宽背厚,一身的疙瘩肉,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干活也很少中途休息。就是凭着这把子力气,他和母亲盖起了新房,供我们兄弟俩上学,为我们娶妻,又帮我们带大了孩子……

  中午吃饭的时候,母亲开玩笑地说:“现在啊,你爹在四里八乡可是出了名了,别人都说咱们村里有个干活不要命的老头子,都七十多岁了,还种姜呢,也不知道忙活到什么时候才算个完……”听到这话,我赶紧端起碗,装出猛劲儿扒饭的样子,以遮挡我那怎么忍也忍不住的泪水……

  然而……然而现在,他怎么就落在我身后了呢?他竟然落在我的身后了啊,我的一辈子要强的老父亲!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作者:孙连正  来自公众号:鸢都初语

  孙连正,潍坊东辰国际学校语文教师

387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