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科普知识> 《黄帝内经素论》第十篇:海论(三)

《黄帝内经素论》第十篇:海论(三)

时间: 陈响897 分享

《黄帝内经素论》第十篇:海论(三)

  B0102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

  舌头重十两(即156克),长七寸(即16.2厘米),宽二寸半(即5.8厘米);咽门重十两(即156克),宽一寸半(即3.5厘米),咽门到胃长度为一尺六寸(即37.0厘米);

  B0103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

  胃形迂回弯曲,伸展时为二尺六寸(即60.1厘米),周长为一尺五寸(34.7厘米),直径为五寸(即11.6厘米),最大容量为三斗五升(即7.0升);

  B0104小肠后附脊,左环回周迭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于脐上,回运环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

  小肠从后附着于脊椎,从左向右来回叠积,其中流注回肠部份,向外附贴于肚脐位,来回往复十六弯,叠积部份宽二寸半(即5.8厘米),小肠直径为八又三分之一分(即1.9厘米),总长为三丈二尺(即739.2厘米);

  B0105【回肠】当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运环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

  回肠正在脐下,从左向右来回环绕,肠道叠积而下,来回往复十六道弯,周长四寸(即9.2厘米),直径一又三分之一寸(即3.1厘米),长度二丈一尺(即485厘米);

  B0106【广肠传脊】,以受回肠,左环【叶积】,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

  广肠传输到脊椎前,以接受回肠之物,从左环绕叠积在脊椎部位,上下重叠处最大八寸(即18.5厘米),叠积宽度为二寸又三分之二寸(即6.2厘米),总长二尺八寸(即64.7厘米)。

  B0107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环反,三十二曲也。

  胃肠从唇口入至肛门出,总长六丈四寸四分(即12.7米),来回往复,三十二道弯。

  ‖LS17─D0101→Q0107‖→‖LS33‖LS17—D0101黄帝曰:愿闻脉度。

  黄帝说:我想听听脉度。

  Q0101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

  岐伯回答:身高八尺者手部六条阳经,从手到头顶,长五尺(115.5cm),五乘六得三丈(693cm)。

  Q0102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

  手部六条阴经,从手到胸窝,三尺五寸(80.9cm),三尺乘六为一丈八尺(415.8cm),五寸乘六为三尺(69.3cm),合计为二丈一尺(485.1cm)。

  Q0103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

  足部六条阳经,从足上行到头顶,八尺(184.8cm),六乘八尺为四丈八尺(1108.8cm)。

  Q0104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

  足部六条阴经,从足到胸窝,六尺五寸(150.2cm),六乘六为三丈六尺(831.6cm),五寸乘六为三尺(69.3cm),合计为三丈九尺(900.9cm)。

  Q0105跷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

  跷脉从足部到眼睛,七尺五寸(173.3cm),二乘七尺为一丈四尺(323.4cm),二乘五寸为一尺(23.1cm),合计为一丈五尺(346.5cm)。

  Q0106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

  督脉、任脉,各长四尺五寸(104.0cm),二乘四尺为八尺(184.8cm),二乘五寸为一尺(23.1cm),合计九尺(207.9cm)。

  Q0107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以上总计合十六丈二尺(3742.2cm),这是指脉气之二十八条大经通道。

  ‖LS17─D0201→Q0201、D0401→Q0401‖→‖LS17─Q0107‖→‖LS33‖LS17—D0201黄帝曰:跷脉,安起安止?【何气荣水】?

  黄帝问道:跷脉,从哪起到哪止?什么气滋生濡目之水?

  Q0201岐伯答曰:【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

  岐伯回答:跷脉,是手足少阴经之络脉,起于然骨之后,上行到内踝上端,直上沿大腿内侧进入阴部,向上沿胸内进入缺盆,上行自人迎之前出,进入颧骨和鼻翼之间,归属眼内角,与足太阳膀胱经会合。阳跷脉继续上行,阴阳二跷脉合并后返回,就能濡润眼睛。肾气如不滋生,眼就不能闭合。

  D0401黄帝曰:跷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

  黄帝问道:跷脉有阴跷和阳跷,哪种脉当计脉数?

  Q0401岐伯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阴,其不当数者为络也。

  岐伯说:男子计阳跷脉,女子计阴跷脉。应当计数的作为经脉,不当计数的作为络脉。

  ‖LS15—D0101→Q0108‖→‖LS33‖LS15—D0101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

  黄帝说:我想听听脉气运行五十营之度,如何?

  Q0101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

  岐伯回答:天体运行一周行二十八宿,每宿三十六分;脉气运行一昼夜,共1008分,相当于太阳行28星宿。

  Q0102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

  人之经脉,上下、左右、前后28脉,全身总长为十六丈二尺(3742.2厘米),用于对应二十八星宿。滴漏器水滴下100刻,用于分出白昼、夜晚。

  Q0103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

  就是说人呼气1次,脉动2次,脉气行3寸;人吸气1次,脉动2次,脉气行3寸;呼吸之间定息时,脉气行6寸。10息,脉气行6尺,测得太阳行2分。

  Q0104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

  270息,脉气行16丈2尺,脉气鱼贯通行于体内,全身运行一周,测得滴漏器水滴下2刻,太阳行25分。

  Q0105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

  540息,脉气循环全身2周,测得水滴下4刻,太阳行40分。

  Q0106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

  2700息,脉气循环全身10周,测得水滴下20刻,太阳行5宿20分。

  Q0107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

  13500息,脉气循行全身50周,测得水滴下100刻,太阳行28星宿。滴漏器水都流尽,脉气一天的行程完成了。

  Q0108【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所谓交通,是指28脉鱼贯通行一样路程。就是说脉气50周运行完备,就能得以尽享天年了。50周全部行程为810丈。

  公众号:其人颂经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7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