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阿桑奇自传》有感:你的知识造就了你的人格
我第一次用这么短的时间读完了一本书,仅仅8个小时,当然不是连续的,这8小时跨越了2天时间,即便是这样,我仍然觉得在这长假里读完一本书很有意义。
朱利安·阿桑奇是“维基解密”的创始人,主编,因为公布若干包括美军装备数据库、关塔那摩监狱手册、机构和企业腐败报告、阿富汗战争日志、伊拉克战争日志等机密文件名噪天下。这本书是阿桑奇的口述自传,从最近一次禁闭讲起,按照时间顺序回顾了他童年到现在的生活及心历路程,里面牵扯了过多的我们普通人难以涉及的秘密,因为离得远,反而觉得这些秘密在书中的吸引力没有那么的强,倒是作者的一些引用和感悟能够让人产生共鸣。
扉页上一句话——“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召集大家搜集木头,不要给他们分配任务,而是要教会他们对浩瀚海洋心生憧憬”,成为我决定读这本书的重要原因之一。仔细想想,这句话说得真有意思。我上网去查,才知道这句话出自名著《小王子》,这种对浩瀚海洋的憧憬,就像阿桑奇对自由的渴望一样,那种原始的追求,加上童年的耳濡目染、少年时逃亡的经历,终于造就了这样一位为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而努力奋斗的人。其实这句话更适合的地方应该是企业的文化墙,这能让人想到团队愿景。如果,稍微把目光看得远一点,远远地看看历史,每一次的更替和轮换,是不是都是在一个美好的愿景指引下呢?从“苟富贵、勿相忘”的叮嘱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呐喊,一场农民起义掀开了秦王朝灭亡的大幕,试想一下没有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愿景,没有对吃饱穿暖、平等而生的渴望,哪有那么多冲锋陷阵的农民起义军?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似乎要写到政治了,我不愿意接触政治,还是就此打住吧,大家可以继续往下想。当然,也可以把目光向近处看,比如我们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的高考,几乎所有人都是在“考大学”那个愿景的推动下埋头苦读的,虽然未进大学之前不知道大学到底怎么样,但是老师和家长会给你绘制一幅美好的图画——自由、激情、奔放、爱情以及毕业后美好的前程,因为我们对此产生了憧憬,因此远比让大家明白学会某个知识点有多重要来的更有动力。所以,我觉得这是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将其放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团队管理中再适合不过了。
在书的最后,有阿桑奇自己的一段话:“曝光不仅仅是一个行动,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在我看来,曝光兼顾理智与情感:你的知识造就了你的人格。”我看着这句话,回忆着书中的情节,慢慢地梳理作者童年到现在的经历,才渐渐的对此有所感悟。童年时的阿桑奇,在母亲和继父的影响下,牢固树立起了改革与反抗的意识,在磁岛生活的那几年,生活中不时都会有游行和抗议,而热衷于此的母亲几乎是阿桑奇最为崇拜的人。青少年时的阿桑奇,为了摆脱母亲垃圾男友的骚扰与压迫,不得不进行流动站式的生活,几乎一段时间就要搬家,母亲带着兄弟俩拖家带口、长途跋涉只为找到一个不被发现的安身之所,在这期间练就了阿桑奇面对困难时的坚毅勇敢,而等到他开始接触电脑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才明白自己身上所蕴含的天分来自于生父的基因,正是那样一段经历,让他能够有足够的勇气冒天下之大不韪,建立维基解密,开始公开秘密工作,即便身陷囹圄也不改初衷。
所以,我们的每一段经历、每一次阅历,读过的每一本书、见过的每一个人、写过的每一段文字都会是形成我们复杂人格的元素之一,不能视而不见、漠不关心,而要慢慢地去揣摩、去发现。清华博导颜宁在《开讲啦》中有一段话说的很好,“不论是谁,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就是向死而生”,是啊,都是向死而生,只是路程的长短不同而已,但是哪怕就是只剩一天,也应该多储备一点,造就更为完美的人格。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作者: 文艺小矿工
公众号:写点什么
读《阿桑奇自传》有感:你的知识造就了你的人格
上一篇:读《摆渡人》有感:纯净的美
下一篇:读《目送》有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