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论》第二十七篇:离合真邪论(三)
《黄帝内经素论》第二十七篇:离合真邪论(三)
‖LS75—D2301→Q2423‖→‖SW27‖LS75—D2301黄帝曰:有一脉生数十病者,或痛、或【痈】、或热、或寒、或痒、或痹、或不仁,变化无穷,其故何也?
黄帝问道:有同一经脉生几十种病的情形,有的疼痛,有的成痈,有的发热,有的发寒,有的发痒,有的麻痹,有的不仁,变化无穷,这是什么缘故?
Q2301岐伯曰:此皆邪气之所生也。
歧伯说:这都是邪气所产生的。
D2401黄帝曰:余闻气者,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何谓真气?
黄帝说:我听说气,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什么叫真气?
Q2401岐伯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歧伯说:真气,是受之于天,与谷气共同充养全身的氧气。
Q2402【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
正气,是正位之风气。是来自所居之乡的和气,既非实际的风,又非虚无之乡的狂风。
Q2403【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
邪气,是指虚无之乡狂风中特别伤人的气候,其伤人深,不能自行退去。
Q2404【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
正风,其伤人浅,气候适应即能自行退去。正风之气来时柔和、微弱,不能战胜正气,所以自行退去。
Q2405【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
八正虚邪伤人时,洒洒淅淅而有形,竖起毫毛,继而开发腠理。
Q2406其入深,内抟于骨,则为骨痹;
八正虚邪深入人体,在内抟积于骨,就成骨痹;
Q2407抟于筋,则为筋挛;
抟积于筋,就成筋挛;
Q2408抟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
抟积于血管内,就会血管闭塞;血管不通,就成痈脓;
Q2409抟于肉,与卫气相抟,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
抟积于肌肉,与卫气相抟积,阳气胜出就会发热,阴气胜出就会发寒,发寒就有真气散去,真气散去正气就虚,正气虚就生寒症;
Q2410抟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
抟积于皮肤之间,正气外泄,腠理张开,毫毛摇曳,气往气来,就会发痒;
Q2411留而不去,则痹;
风寒湿气滞留而不退去,就成痹症;
Q2412卫气不行,则为不仁;
卫气不能流动,就成不仁;
Q2413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虚邪偏居于半身,进入又深,混居营卫气内。营卫二气稍衰,就有真气离去,唯有邪气滞留,病发半身不遂之偏枯。
Q2414其邪气浅者,脉偏痛。
虚邪进入浅的,血管半身不通而痛。
Q2415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抟,久留而内著。
虚邪深入身体时,寒热二气相互抟积,久留而入内附着。
Q2416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
寒胜热气,就会骨骼疼痛、肌肉枯萎;热胜寒气,就会烂肉、腐肌、化脓,入内伤骨。
Q2417内伤骨,为骨蚀。
入内伤骨,形成骨蚀。
Q2418有所疾前筋,筋屈不能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
有邪导致筋疾,筋膜能屈不能伸,邪气客居其间而不返,形成筋瘤。
Q2419【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瘤。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
肠道有所瘀结,营气归去,卫气滞留而不得返,津液久留,卫津相合而成肠瘤。久的几年才能形成,用手按揉腹部,变柔即可康复。
Q2420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益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
昔日有所瘀结,营气归去,津液滞留。邪气袭击后,津液凝结日渐加重,连片相聚而居,形成昔瘤,用手按它,结实。
Q2421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
骨中有所瘀结,伤深至骨,邪气因此入骨,骨病与邪气合并,日益变大,就成骨疽。
Q2422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
肉中有所瘀结,邪气袭击肌肉,宗气归去,邪气留而不去。有热,就会化而为脓;无热,就会形成肉疽。
Q2423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也。
以上数种邪气,发作并无常处,却有恒常病名。
‖LS75—D2001→Q2201‖→‖LS75-Q2423‖→‖SW27‖LS75—D2001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邪】,何谓五邪?
黄帝问道:我听说针刺有五邪,什么叫五邪?
Q2001岐伯曰:病有【持痈】者,有【容大】者,有【狭小】者,有热者,有寒者,是谓五邪。
歧伯说:病有久持之痈邪,有容积盛大之实邪,有容积狭小之虚邪,有热邪,有寒邪,这叫病之五邪。
D2101黄帝曰:刺五邪,奈何?
黄帝问道:刺此五邪,怎么刺?
Q2101岐伯曰:【凡刺五邪之方,不过五章:瘅热消灭,肿聚散亡,寒痹益温,小者益阳,大者必去。请道其方:】
歧伯说:凡刺五邪之方,不过以下五章:瘅热散热,肿消聚亡,寒痹加温,小虚补阳,大邪必除。谨陈五方:
Q2102【凡刺痈邪无迎陇,易俗移性不得脓,脆道更行去其乡,不安处所乃散亡】。诸阴阳,过痈者,取之其输,泻之。
凡刺痈邪勿迎旺,易俗移脓不得长,脆道寻治病离乡,脓邪不安就消亡。各种阴经阳经,凡经过痈位者,针刺本经输穴,以泻痈邪。
Q2103【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其有余剽其通,针【夺】其邪肌肉亲,视之毋有反其真】。刺诸阳分肉间,【乃虚】。
凡刺大邪日渐小,泄其有余刺乃通,针夺其邪肌肉亲,视邪容平气归真。宜刺各阳经于分肉间,容大实邪就会空虚。
Q2104【凡刺小邪日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视其所在迎之界,远近尽至不得外】。侵而行之,【其乃自费】,刺分肉间。
凡刺小邪日渐大,补其不足方无害。视邪所在迎其界,远近正气不溢外。袭邪而扶正,邪气就会自损,宜刺分肉间。
Q2105【凡刺热邪越而苍,出游不归乃无病。为开门户通【益】辟,使邪得出病乃已】。
凡刺热邪色渐苍,热去不回就无病。为开门户通益辟,令邪得出病就已。
Q2106【凡刺寒邪日以温,徐往徐来致其神。门户已闭气不分,虚实得调其气存也】!
凡刺寒邪日渐温,徐来徐往治五神,针孔已闭气不分,虚实得调正气存啊!
D2201黄帝曰:【官针】,奈何?
黄帝问:官方法定九针,如何择针而刺?
Q2201岐伯曰:刺痈者用铍针,刺大者用锋针,刺小者用员利针,刺热者用鑱针,刺寒者用毫针也。
歧伯说:刺痈邪用铍针,刺大邪用锋针,刺小邪用员利针,刺热邪用鑱针,刺寒邪用毫针。
公众号:其人颂经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