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科普知识 >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十三篇:刺志论(三)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十三篇:刺志论(三)

时间: 陈响897 分享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十三篇:刺志论(三)

  ‖LS05—D0201→Q0306‖→‖SW53‖LS05—D0201黄帝曰:【逆顺五体】者,言人骨节之大小、肉之坚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浊、气之滑涩、脉之长短、血之多少、经络之数,余已知之矣,此皆【布衣、匹夫之士】也。

  黄帝说:逆顺五种体质,是说人的骨节之大小、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血液之清浊、脉气之滑涩、血管之长短、血液之多少、经络之数量,我已经明白了,这都是身着布衣、贫穷庶民。

  D0202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慓、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浅深、多少,可得同之乎?

  那王公大人、肉食贵族,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轻漂、活跃、平滑、快捷,其针刺之快慢、浅深、多少,可以相同吗?

  Q0201岐伯答曰:【膏、梁、菽、藿】之味,何可同也?!气滑即出疾,其气涩则出迟,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以此观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慓、悍、滑、利也。

  岐伯回答:油膏、高梁、大豆、豆叶之味,怎么可以相同?!血气平滑即流出快,血气滞涩就流出慢,血气活跃就针小而浅刺,血气滞涩就针大而深刺,深刺就要久留针,浅刺就要速出针。由此看来,刺布衣庶民,宜深刺且久留针;刺王公大人,宜浅刺且慢入针,这都是因其血气轻漂、活跃、平滑、快捷。

  D0301黄帝曰:形气之逆顺,奈何?

  黄帝问:形体与血气之异常与正常,怎么治疗?

  Q0301岐伯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谓阴阳俱有余也,急泻其邪,调其虚实。

  岐伯说:形体血气不足,病气有余,这是邪气胜出,尽快泻它;形体血气有余,病气不足,尽快补它;形体血气不足,病气不足,这是阴阳之气都不足,不可行刺。如果行刺,就会多重不足。多重不足,就会内外都衰竭、血气都尽失、五脏空虚、筋膜骨骼骨髓焦枯,老者将要死亡、壮者不可康复了。形气有余,病气有余,这就叫阴阳都有余,尽快泻其邪气,调其形气虚实。

  Q0302故曰:【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

  所以说:有余者泻它,不足者补它。就是这意思。

  Q0303故曰:刺不知逆顺,真邪相搏,满而补之,则阴阳四溢,肠胃充郭,肝肺内【月真】,【阴阳相错】;虚而泻之,则经脉空虚、血气竭枯、肠胃【聂辟】、皮肤【薄着】、毛腠夭【膲】,予之死期。

  所以说:针刺不知正常和异常,真气和邪气对攻,形气满却补它,就会阴阳之气四溢,肠胃充胀扩大,肝肺二脏内部撑满,阴阳相互错杂。形气虚却泻它,就会血脉空虚、血气枯竭、肠胃坏了、皮包骨头、毛发枯折腠理憔悴,发出了死亡信号。

  Q0304故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

  所以说:用针之要,在于明知调和阴与阳。调和阴与阳,精气才能充沛;整合形与气,促使五神内藏。

  Q0305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

  所以说:上医平衡脉气,中医扰乱脉气,下医阻绝脉气、危及生命。

  Q0306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必审五脏变化之病、五脉之应、经络之实虚、皮之柔粗,而后取之也。

  所以说:下医不可不谨慎!必须要审察五脏变化之病情、五脏脉动之对应、经络之虚实、皮肤之柔润和粗糙,然后取穴用针。

  公众号:其人颂经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69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