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职业心得:对自己的面孔负责
对自己的面孔负责
“你是教师吧!”
当教师时间长了,在一些社交活动中,人们往往一下子就能脱口而出。
起初听到这样的话的时候,我并不引以为豪,称呼中透露出一丝戏谑揶揄或不敬之意。我有这种心理阴影,可以说与刚做教师时的一些尴尬遭遇有关。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老师的工资待遇比较低,到菜场买菜的时候,从衣袋里“摸”出几文大钱,喜欢跟菜贩子斤斤计较。久而久之,人们对老师形成了“酸”,“吝啬”,“抠门”的印象,所以,当人们说出“你是老师”的时候,便自然而然地让人感觉是喜欢扳着指头“精明地算账”的人。
当时,我听到一个真实的笑话。某镇一小学老师去菜场买肉,那时不按质而沽,不管什么肉都一个价。势利的屠户,尽挑肥肉给卖给老师。老师不悦,说,怎么都给我肥肉?屠户毫不客气的说:做老师的,还想吃瘦肉吗?斯文扫地、狼狈而逃的老师,向校长倾诉了心中的郁闷。第二天,校长勒令屠户将自己的儿子带回去,并送上一句话:卖肉的人,孩子还要读书吗?
这个故事,在今天看来自然是不能摆上桌面的,我无需解释。但那个时代,“尊师重教”只是挂在嘴上,写在文件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上。青年教师受到的类似委屈,可以说是举不胜举。包括我在内,当时听了这个故事,觉得校长为老师出了一口恶气,并且传为美谈,时不时就作为谈资拿出来消遣一番。
殊不知,那也是形势所逼啊。有钱就是大爷,没钱就是孙子。我那时工资连一个人的生活都不能保证,入不敷出是常有的事儿。更何况,还经常被“自愿”被“奉献”,为当地修路建桥、兴办企业“捐”出一个月两个月的工资。犹记得,有一年春节,镇里给每个教师发了一条价格不菲的地产香烟,说要教师“带头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原本就微薄的工资被扣去了一半——这年过得怎样?抽了一辈子普通香烟的父亲,面对我拿回来孝敬他的地产名贵香烟,抽也不是,不抽也不是。矛盾,纠结,又无可奈何,我心中真是五味杂陈。至今,我手头还珍藏着已经发黄了的20多年前的“借款”票据,企业早就办了又倒了,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现在都不知道找哪位领导哪个部门去兑现了。此情此景,能不英雄气短?
后来,随着教师的待遇日渐提高,这样的情形似乎有些改观。人们换上了这样的口气:“你们老师现在工资高呀!”语气中流露出一些令人嫉妒的赞美。高与不高,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老师群体对物质上的追求,比较单纯,既心怀感恩,又知足常乐。于是,老师的脸,不再是精于算计的小市民形象,扬眉吐气的老师,终于可以在买菜时“排出九文大钱”了。
但是,在一些场合,人们还是容易一眼认出教师。为什么?
我想,纵然是“天翻地覆慨而慷”,还是老师言行举止中的那份矜持与沉稳,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上,恐怕是硕果仅存的。在餐桌上,我们不会大快朵颐,猜拳喧哗;在该娱乐的地方,我们不熟悉当下流行的劲歌热舞,纵然想放松一下自己的身心,也多半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
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老师的脸往往与众不同。怎么来形容这个独具特色的面孔呢?知识的霸气侧漏?刻板冷漠?目空一切?故作高深?文质彬彬?或许兼而有之。说好听点,是觉得自己是读书人,要保持那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庄重;说难听点,是无法与周围的人和事融为一体,格格不入。老师把这张极具典型意义的脸一露,似乎当时的空气也要凝固起来,说话也变得不那么坦然。
老师的脸形成这个特点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长期以来,面对的是学生,老师往往习惯于一张嘴就训人,一不高兴就拉脸,摆事实,讲道理,这是每个老师的“基本功”,还要加上体态语和面部表情——典型的职业面孔。有人曾形容“满脸旧社会,五官错位,紧急集合;冰冷的心,冰棍的脸,古板的眼”,是老师不苟言笑的面孔最好的诠释。一本正经的样子摆久了,面部肌肉僵硬,表情格式化,连微笑也不会了,我们给学生留下的只能是一种须仰视才见的令人生畏的感觉。不是经常看到一些老师写文章说:“我今天对学生微笑了,学生很开心”之类的话语吗?之所以学生对老师的偶尔微笑报以如此的感动,是因为我们的微笑早就成为稀有资源,偶尔的“回眸一笑”,说不上“百媚生”,也可算得上对学生的恩赐了,学生会惊叹:“我们的老师也会笑啊!”
然而,谁都不喜欢面对没有人情味的脸。学生不喜欢,家长不喜欢,同事不喜欢,连自己也不喜欢。有几次,我看了外出上公开课或做讲座的照片,自己也觉得难为情,一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表情,表情严肃,正言厉色,不容置疑,不禁为自己一副说教的面孔而心生惭愧。
林清玄在《猫头鹰人》一文中写道:“做了很久屠夫的人,脸上的每道横肉,都长得和他杀的动物一样。而鱼市场的鱼贩子,不管怎么洗澡,毛孔里都会流出鱼的腥味。我又想到,在银行柜台数钞票很久的人,脸上的表情就像一张钞票,冷漠而势利。在小机关当主管作威作福的人,日子久了,脸变得像一张公文,格式十分僵化,内容逢迎拍马。坐在电脑前忘记人的品质的人,长相就像一架电脑。还有,跑社会新闻的记者,到后来,长相就如同社会版上的照片……”
林先生没有把教师的面孔列举出来,我以为是给了我们很大的面子,想必列出来也不难。以人为镜,可以正己。
一次,林肯亲自面试一位应聘者,却没有录用那个人。幕僚问他原因,他竟然堂而皇之地宣称:“我不喜欢他的长相!”幕僚非常不解地问道:“难道一个人天生长得不好看,也是他的过错吗?”林肯回答:“一个人40岁以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40岁以后的脸却是自己决定的,他要为自己40岁以后的长相负责 。”故事中对这个被推荐的人是这样描写的:“长了一副压抑的的样子,让人一看就愁眉苦脸的。”其实林肯不是挑剔他的长相,是不认可他不积极的生活态度。
以貌取人固然不足信,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中国,这叫“相由心生”。
据说唐朝裴度少时贫困潦倒。一天,在路上巧遇一行禅师。大师看了裴度的脸相后,发现裴度嘴角纵纹延伸入口,恐怕有饿死的横祸,因而劝勉裴度要努力修善。裴度依教奉行,日后又遇一行禅师,大师看裴度目光澄澈,脸相完全改变,告诉他以后一定可以贵为宰相。依大师之意,裴度前后脸相有如此不同的变化差别,是因为其不断修善、断恶,耕耘心田,相随心转。
一个人的职业、习气、心念、环境都会塑造他的长相、表情、神色、气质,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教师首先是人,是一个社会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不能成为一个孔乙己式的“站着喝酒而又穿长衫”的人。作为教师,要时常拂拭自己的心灵之镜,来照见世间的真相;也要时常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长相与昨日的不同;更要照心灵之镜,才不会走向偏狭的道路。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作者:梁增红
公众号:梁增红
教师个人职业心得:对自己的面孔负责
下一篇:教师书籍选择心得:有些书,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