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科普知识 >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十七篇:经络论之四(二)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十七篇:经络论之四(二)

时间: 陈响897 分享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十七篇:经络论之四(二)

  D0209目系:姚春鹏注:“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

  D0209行太阴、心主之后:《内经注评》注:“太阴,指手太阴肺经;心主,指手厥阴心包经。手三阴经在上肢屈侧的分布是:太阴在前,厥阴居中,少阴在后。”

  D0210厥:此作代词“其”。

  D0211踝:《太素.经脉连环》注:“手之臂骨之端,内外高骨,亦名为踝。手太阴脉贯脉也。”

  D0211肩解:

  1、《内经校释》注:“即肩后骨缝。”

  2、《内经注评》注:“即肩后肩缝,肩胛棘端与上臂交会之处。”

  D0211目锐眦、目内眦:眦,zi1,眼睛周围。目锐眦,即眼外角;目内眦,即眼内角、下眼睑。《癫狂》LS22—C0101即为本解。

  D0211【出页】:《内经校释》注:“zhuo1,眼眶的下方,包括颧骨内连及上牙床的部位。”

  D0212液:

  1、《太素.经脉连环》注:“两大骨相接之处,有谷精汁,补益脑髓,皮肤润泽,谓之为液。”

  2、据《决气》LS30-D0401→Q0401“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入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可知:液,当从本经定义,独指髓液。

  D0213巅:《内经校释》注:“指头顶正中最高点,当百会穴处。”

  D0213髆:通膊,肩胛骨。

  D0213髀枢:髀,大腿;枢,枢纽;髀枢,即股骨上端关节。

  D0213京骨:《内经注评》注:“相当于足外侧第五跖骨底的部分;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

  D0214踝厥:《内经校释》注:“指【月囷】如结等证,是因为本经经脉之气变常自踝部上逆所致,故称踝厥。”

  D0214尻:尾骶部。

  D0214腘:膝窝。

  D0215别入跟中:《太素.经脉连环》注:“别分一道入足跟中也。”

  D0216【目巟目巟】:huang1,眼睛昏花,视力模糊。《玉篇》:“【目巟】,目不明。”

  D0216骨厥:

  1、《内经校释》注:“肾主骨,因本经经脉之气变气,上逆出现的证候。”

  2、《太素.经脉连环》注:“前之病,是骨厥所为。厥谓骨精失逆。”

  D0216肠澼:

  1、《太素.经脉连环》注:“肾主下焦,少阴为病,下焦大肠不和,故为肠澼也。”

  2、《内经注评》注:“痢疾的古名。肾开窍于前后二阴,故病肠澼。”

  D0217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

  1、《灵枢.经脉》作“心主厥阴心包络之脉。”

  2、《甲乙》卷二第一(上)作“心主手厥阴之脉。”

  3、《太素.经脉连环》作“心主手厥阴心包之脉。”杨上善注:“心神为五脏六腑之主,故曰心主。厥阴之脉,行至手足,名足厥阴;行至于手,名手厥阴。以阴气交尽,故曰厥阴。心外有脂,包裹其心,名曰心包。脉起胸中,入上包中,名手厥阴。故心有两经也;心中起者,名手少阴;属于心包,名手厥阴。有脉别行,无别脏形,三焦有气有脉,亦无别形,故手厥阴与手少阳以为表里也。”

  4、《内经校释》注:“心主的经脉叫手厥阴心包经。”

  D0217历络三焦:

  1、《太素.经脉连环》注:“自有经历而不络者,手厥阴既是心脏之府,威信为府合,故属心包,经历三焦,仍络著也。三焦虽复无形,有气故得络也。”

  2、《灵枢悬解》卷三《经脉》注:“历络三焦,三焦有上、中、下三部,故曰历络。”

  3、《内经注评》注:“历,经过的意思。三焦,指上焦、中焦、下焦。包络为心主之外卫,三焦为脏腑之外卫,构成表里而相络。历络三焦,指自胸至腹,依次经过三焦而与之相联络。”

  D0217历络三焦:

  1、《太素.经脉连环》注:“循胸出胁之处,当腋下三寸,然后上行,抵腋下方,下循臂也。”

  2、《甲乙》卷二第一(下)张玉萍注:“下腋三寸,指经脉循胸出胁后,在腋下三寸之胸胁部。”

  D0218澹澹大动:姚春鹏注:“水动貌,心中动摇不安。”

  D0219膻中:据《胀论》LS35—Q0502“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可知:膻中,即心包。

  D0219遍:

  1、《灵枢.经脉》、《类经》卷七《十二经脉》作“循”;

  2、《甲乙》卷二第一(上)作“遍”;

  3、《太素.经脉连环》作“徧”;

  4、《内经校释》作“遍”,并校:“原作‘循’,形近而误,据《脉经》卷六第十一、《太素》卷八首篇、《千金》卷二十第四及《十四经发挥》卷中改。”从之。

  D0220浑浑焞焞:

  1、《太素.经脉连环》作“浑浑淳淳”,并注:“浑浑淳淳,耳聋声也。”

  2、《甲乙》卷二第一(上)张玉萍注:“浑浑焞焞,即浑浑沌沌。本指阴阳未分貌,此言耳声昏聩不明。”

  3、焞,tun1。《内经注评》注:“焞焞,不明亮,无光耀。浑浑焞焞,听觉模糊,听不清楚的意思。”

  D0220气:

  1、《太素.经脉连环》注:“气,谓三焦气液。”

  2、《内经校释》注:“三焦能通调水道,水病多由于气化失常,故主气所生病。《类经》十四卷第十注:‘三焦为水渎之府,水病必由于气也。’”

  3、据《灵兰秘典论》SW08-Q0111“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营卫生会》LS18-Q0301“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LS18-Q0801“下焦者……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可知:此气,即卫气,即水气。

  D0221三毛:

  1、《甲乙》卷二第一(上),张玉萍注:“三毛,指足大指爪甲后多毛处。三,言其多。”

  2、《内经校释》注:“《类经》七卷第三注:‘大指(趾)爪甲后二节间为三毛。’”

  D0222马刀、侠癭:瘿,ying3,瘰疠。瘰疠,生于腋下为马刀,生于颈部为侠瘿。

  D0223颃颡:

  1、《内经注评》注: “指咽上腭与鼻相通的部位,亦即软口盖的后部。”

  2、《太素.经脉连环》注:“喉咙上孔名叫颃颡。”

  3、《类经》七卷二注:“颃颡,咽颡也。”

  4、颃,hang2,咽喉;颡,sang3.同顙,即额。据《忧恚无言》LS69-S0107“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可知:颃颡,即鼻咽腔。

  D0224【痜】:

  1、《太素.经脉连环》作“颓。”

  2、《灵枢.经脉》、《类经》十四卷十作“【阓】”。张景岳校:“足厥阴气逆则为睾肿猝疝。妇人小腹肿,即疝病也。【阓】,痜同,音颓。”

  3、《甲乙》卷二第一(上)作“痜。”

  4、《内经注评》注:“睾丸肿大。”

  5、《素问.脉解》SW49-C0132、C0134之解论均作“痜”,综合《甲乙》、《太素》可知:当从“痜”。

  D0224癃:《宣明五气篇》SW23-C0102“膀胱不利,则为癃。”即为本解。

  D0231分肉:

  1、《类经》七卷第六注:“分肉,言肉中之分理也。”

  2、分肉者,肌群也。

  D0231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

  1、《内经注评》引张景岳注:“足太阴当作手太阴,经脉深而直行,故手足十二经脉皆伏分肉之间,不可得见,其有见者,唯手太阴一经。过于手外踝之上,因其骨露皮浅,故不得隐。下文云经脉者,常不可多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正谓此耳。”

  2、《内经校释》作“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并校注:“原作‘外’,据《太素》卷九经络别异改。”

  3、《甲乙》卷二第一(下)作“足太阴脉过于外踝之上。”

  4、《太素.经络别异》作“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

  5、《灵枢悬解.经脉》作“手太阴过于外踝之上。”

  6、人卫影印《灵枢.经脉》作“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

  7、诸本存异,存疑待考。

  D0232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

  1、《太素.经络别异》注:“六阳络中:手阳明络,肺府之络也;手少阳络,三焦之络也。手阳明大肠之经,起大指、次指之间,即大指、次指及中指内间,手阳明络起也。手少阳经,起小指、次指之间,即小指、次指及中指外间,手少阳脉起也。故二脉络起五指间也。”

  2、《内经校释》注:“大络,指较大的络脉”、“五指间,言手阳明、少阳二经络脉络于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间。”

  3、《灵枢悬解.经脉》注:“手阳明之络,各偏历,分络于大指、食指,出合谷之次,别走太阴,手少阳之络,名外关,散络于中指、名指、小指,出阳池之次,别走厥阴,是起于五指间也,即手背之青筋外露也。二脉上行,总于肘中,厥阴经曲泽之次相合。”

  4、《类经》七卷六注:“此举手络之最大者,以明视络之法也。手足各有六经,而手六经之络,则惟阳明少阳之络为最大。手阳明之络名偏历,在腕后三寸上侧间,别走太阴;手少阳之络名外关,在臂表腕后二寸两筋间,斜行向内,历阳明、太阴,别走厥阴。二络之下行者,阳明出合谷之次,分络于大、食二指;少阳出阳池之次,散络于中、名、小三指,故起于五指间。其上行者,故起于肘中内廉厥阴曲泽之次。凡人手指之露筋者,皆显然可察,俗谓之青筋,此本非筋非脉,即蓄血之大络也。凡浮络之在外者,皆可推此而知耳。”

  5、诸家之注,义犹未明,不译待考。

  D0233邪气:《内经校释》注:“杨上善、张介宾皆认为导致经脉突然发生异常搏动的邪气,就是酒气。《太素》卷九经络别异注:‘酒即邪也。’《类经》七卷第六注:‘邪气者,即指酒气为言’。”

  D0233本末:

  1、《内经校释》注:“都是邪气留在经脉所致。”

  2、本者,经脉也;末者,络脉也。合之为经络。

  L0401细子:雷公之自谓,与晚辈、后生、徒弟、弟子同义。

  D0401绝道:

  1、《内经校释》注:“与纵经相横截的路径。”

  2、张景岳注:“绝道,间道也。”

  3、《灵枢悬解.经脉》注:“绝道,经脉不行之处。”

  4、姚春鹏注:“指经脉不到的间道,偏僻的小路。”

  5、《黄帝内经名医珍藏》高景华译:“络脉都要出入表皮。”

  6、《说文》:“绝,断也。”确义不明,不译待考。

  D04012暴:

  1、《太素.经络别异》作“鱼”;

  2、《甲乙》卷二第一(下)、《灵枢.经脉》均作“暴”,从之。

  D04012其青短者,少气也:

  1、《太素.经络别异》作“其青而小短者”并注:“青色主寒,而短小者,即寒气少也。”

  2、据后文“其小而短者少气”可知:少气,当指脉气少。

  D04013皆多血络:

  1、《灵枢悬解》卷三《经脉》注:“皆多血络,皆多蓄血之络也。”

  2、都是多络脉。

  D04013坐:

  1、《太素.经络别异》注:“坐而屈之即脉满,故醒而能言也。”

  2、古人坐姿,乃是双膝先跪于席,臀部后坐于腨,屈膝而坐。

  D0402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

  1、 马莳注:“夫不曰络而曰别者,以此穴由本经而别走邻经也。”

  2、 《内经注评》注:“手太阴肺经别出的络脉。张景岳:‘不曰络而曰别者,以本经由此穴而别走邻经也’。”

  3、 《玉篇》:“别,分别也。”据十五络别文意看,“别”,即两经所属络脉相交之临界位,即交界处。列缺穴,即是手太阴肺经络脉与手阳明大肠经络脉相交之临界位。

  D0402虚则欠【去欠】:《内经注评》注:“欠,呵欠,【去欠】,qu1,同呿,张口的样子。虚则欠呿,肺气不足所致。”

  D0402手锐:

  1、《太素.十五络脉》作“手兑。”

  2、《甲乙》卷二第一(下)作“手锐骨”,张玉萍注:“掌后骨为手兑骨。”

  3、《灵枢.经脉》、《内经校释》作“手锐”,并注:“手掌后小指侧的高骨。”从之。

  D0404烦心:

  1、 人卫影印《灵枢.经脉》作“头强”。

  2、 《太素.十五络脉》作“烦”;

  3、 《甲乙》卷二第一(下)、姚春鹏注本均作“烦心”;

  4、 《内经校释》作“烦心”,并校:“原作‘头强’,据《甲乙》卷二第一(下)、《脉经》卷六第三、《千金》卷十三第一,并参考《太素》卷九《十五络脉》及《圣济慈录》卷一九一(仅作一‘烦’字)改。与《甲乙》卷七第一(下)、《图经》卷五内关主治及《外台》卷三十九第九内关条合。”从之。

  D0405痝:

  1、《内经校释》作“胧”,并注:“同疣,系皮上赘肉。”

  2、《太素.十五络脉》作“胧”,并注:“肬,音尤,【疒目】也。又赘也,皮外小结也。”

  3、痝,you2,肿起状,指赘肉。

  D0405痂疥:

  1、《太素.十五络脉》注:“痂,疮甲也。”

  2、《灵枢悬解》注:“小者如指痂疥,如指上所生之疥粒也。”

  3、《说文》:“痂,疥也。”《广雅》:“痂,创也。”疥,疥疮。痂、疥,即疮甲、疥粒。

  D0406宗脉:《内经校释》注:“指分布在耳、眼等器官由很多经脉汇聚而成的主脉或大脉。《口问》篇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D0407虚则不收:《太素.十五络脉》注:“虚则缓纵,故肘不收也。”

  D0408飞阳:足太阳经别络穴名。与《根结》LS05—Q0119“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句中“飞扬”有异。“飞阳”与“飞扬”,本意同;“阳”与“扬”,古形近音同而传抄易误。

  D0409厥:《太素.十五络脉》注:“少阳之络,腰以上实,多生厥逆病也。”

  D0409躄:bi4,跛脚。《太素.十五络脉》注:“腰以下脉虚,则痿躄,跛不能行也。”

  D0410瘁喑:瘁,通猝,突然;喑,哑,失声;瘁喑,猝然失声。

  Q0411本节:姚春鹏译:“足大趾本节。”

  D0411霍乱:

  1、《内经注评》注:“病名,古代把上吐下泻并作的病统称为霍乱。即胃肠挥霍缭乱之意。”

  2、《太素.十五络脉》注:“阳明络入肠胃,清浊相干,厥气乱于肠胃,遂有霍乱。”

  D0413蠡沟:

  1、《内经注评》注:“ 足厥阴肝经之穴位名。”

  2、蠡,li2,蠡沟,穴名。

  D0413卒:同猝,突然。

  D0413挺长:《太素.十五络脉》注:“挺长,阴挺出长也。”

  D0414尾翳:

  1、《太素.十五络脉》、《甲乙》卷二第一(下)均作“尾翳”,杨上善注:“尾即鸠尾,一名尾翳,是心之蔽骨。此之络脉,起于尾翳,故得其名。”

  2、《内经校释》注:“关于尾翳的名称和部位,有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认为尾翳即会阴穴……第二种,认为尾翳即鸠尾……第三种,张志聪主张:‘所谓尾翳者,即鸠尾之上,盖任脉之别络。’此说较妥,语译从之。”

  2、 查《人体经络使用图册》,任脉无尾翳穴;相近穴名有“屋翳穴”,却为足阳明胃经穴。众说纷芸,无有定论,存疑待考。

  D0415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

  1、《太素.十五络脉》注:“侠脊有过,则知督脉两道,以为定也。”

  2、《灵枢悬解.经别》注:“高摇之,头之高也。”

  3、《内经校释》注:“《甲乙》卷二第一(下)校语云:‘《九墟》无‘高摇之’以下九字。’按:无‘高摇之’等九字为是。例于以上各节,似亦以无此九字为合。‘高摇之’,三字疑为‘头重’之旁注,‘挟背之有过者’六字疑为‘入贯膂’之旁注,传刻误混,各注随文衍义,均难理解。此处存疑不译。”

  4、高摇之,头部摇动时;挟脊之,挟持脊椎时;有过者,即有不适者。“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此实乃验头重、脊强虚实之法,九字非衍,不可或缺。

  D0416大包:《灵枢悬解》卷三《经别》注:“大包,穴名,脾为五脏之长,故另有大络罗列也。此脉所部,若有络脉罗列可见者,皆取之大包。《素问.玉机真脏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脾胃皆有大络也。’”

  D0416罗络之血:罗,网罗;罗络之血,即网罗成片之血络。

  SW49——《脉解篇第四十九》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SW49—C0101→C0135‖→‖SW57‖迁移说明:

  1、《脉解》无问无答,非独立论文,凑篇之简,宜迁出;

  2、《内经校释》按:“本篇主要以四时阴阳的变化,专门解释六经证候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并将六经分属于六个月份,其配合是:太阳为三阳之首,配合正月(寅);阳明为阳之极,配合五月(午);少阳为阳之终,配合九月(戌);太阴为阴中至阴,配合十一月(子);少阴为阴之初,配合七月(申);厥阴为阴尽阳生,配合三月(辰)。从其配合的顺序中,可以体会到六经与四时阴阳的关系。关于篇中所解释的内容,历代注家均以为是《灵枢》经脉篇中“是动”、“所生病”的证候,故应属于《灵枢》经脉篇以后的著作。但是,其中所引原文与《灵枢》经脉篇并不完全一致。所以王冰说:‘此一篇殊与前后经文不相连接,别释经脉发病之源,与《灵枢经》流注略同,所指殊异。’由此可以证明,本篇所本,并非今日所见之《灵枢》经脉篇……此外,篇中所解之证候,仅见足阴阳六经,而手阴阳六经则缺而未论,亦或原文有所佚失。待考。”

  3、《太素》将本篇置于卷第八之一《经脉病解》,杨上善之分类和定位甚是;

  4、《素问悬解》卷四《脉解》黄元御云:“此篇解《灵枢.经脉》之义。”所断甚是;

  5、《素问直解.脉解篇》高士宗云:“帝复承上篇脉病之意,错举《灵枢.经脉论》之言,及本经所已言者而申解之,故曰脉解……错举六经之病,复以三阴三阳,主四时之月,而错综解之,所以为《脉解》也。”高士宗所断,极是!

  6、正如《脉解》篇名所谓,全篇句节全为《灵枢.经脉》之相应解论,正是印证《脉解》迁入之明确信号。本段迁入后,前有正论,后有解论,与《经络论》主题相符,义理两通。

  7、自唐伊始,世人多云经分灵素,或言灵先素后,或言素先灵后,纷争不休。然《脉解》一篇,先紧扣正论,并作解论,足证经无分灵素,实并出一时,纷争可休矣!若先作解论,而后作正论,岂非咄咄怪事哉?

  C0101太阳……故肿腰脽痛也:《素问悬解》卷四《脉解》黄元御注:“此篇解《灵枢.经脉》之义。《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脊痛,腰似折,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是所谓肿腰脽痛也(肿字讹,按《经脉》当作脊、作背。脽,尻骨,《汉书.东方朔传》:‘连脽尻,师古曰:‘臀也。’以正月属寅,寅为太阳,正月阳气自地下出在地上,而阴气犹盛,阳未得遽然自次于地上也,木气郁冲,故肿腰脽痛也。)”

  C0101脽:

  1、 张景岳注:“脽,尻臀也。”

  2、 王冰注:“以其脉抵腰中,入贯臀,过髀枢,故尔。”

  3、 脽,shui2。《内经校释》注:“脽,臀肉。”

  C0101正月太阳寅:王冰注:“正月之阳生,主建寅,三阳谓之太阳,故曰太阳也。”

  C0101阳未得自次:《内经注评》注:“阳气未能依正常次序而旺盛。”

  C0102病偏虚为跛者……故偏虚为跛也:

  1、《太素》卷第八《经脉病解》注:“跛,谓左右脚偏跛也。”杨上善言左脚独跛,义深待验。

  2、《素问悬解》卷四《脉解》黄元御注:“此篇解《灵枢.经脉》之义。《灵枢.经脉》:‘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腨如裂,是为踝厥。’,是所谓病偏虚为跛也。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而冬寒未尽,闭蛰初开,阳气颇有生发不足之处,有所不足之处,故偏虚为跛也。”

  C0103颇:偏,倾斜。

  C0104强:

  1、《素问悬解》卷四《脉解》注:“《经脉》:‘病冲头痛,项、背、腰、尻皆痛,是所谓强上引背也。’以阳气大上而相争,故强上引背也。”

  2、强,qiang3,僵硬。

  C0104争:《太素.经脉病解》注:“三阳向盛,与三阴争,得大得上,而阳犹争也。”

  C0105所谓耳鸣者……故耳鸣也:

  1、《素问悬解.脉解》注:“《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耳聋,目黄,颊肿’,是所谓耳鸣,所谓浮为聋也。耳聋即耳鸣之重者,以阳气盛上而跃动,冲于听宫之内,郁勃鼓荡,故耳鸣也。”

  2、《素问直解》注:“《灵枢.经筋论》云:‘手太阳之筋,其病应耳中鸣。’故申明所谓耳鸣者,乃阳气万物盛上而跃,跃则振动,故耳鸣也。”

  3、本句为《经脉》LS10—D0212句相关解论。

  C0106所谓甚则狂……故狂、巅疾也:

  1、《素问悬解.脉解》注:“《经脉》:‘痔疟狂癫疾,是所谓甚则狂癫疾也,以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癫疾也。’”

  2、本句为《经脉》LS10—D0214相关解论。

  C0107所谓浮为聋者,皆在气也:

  1、《内经注评》注:“由于阳气亢盛于上的关系。”

  2、《素问悬解.脉解》注:“《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耳聋,目黄,颊肿’,是所谓耳鸣,所谓浮为聋也。耳聋即耳鸣之重者,以阳气盛上而跃动,冲于听宫之内,郁勃鼓荡,故耳鸣也,甚则孔窍闭塞,遂成聋病,皆在乎阳气之上浮也。”

  3、本句为《经脉》LS10—D0211相关解论。“所谓浮为聋”,都是因为热量尽在头上。

  C0108内夺而厥:

  1、 吴崑注:“内,谓房劳也;夺,耗其阴也。”

  2、 《素问悬解.脉解》注:“肾气内夺而厥逆,下陷则为喑哑而骽足痿身,此肾气之虚也(肾气,水中之气)。厥者,阳根微弱,少阴之动气(肾间动气)不能上升而下陷也(至者,肾气上升也。)”

  3、 《素问直解》注:“肾虚则少阴之脉不出于阳,故少阴不至者,则内夺而厥也。太阳少阴表里相应,故解太阳经脉之病,而兼言少阴也。此解太阳经脉之病也。”

  4、 厥,此为痿厥。内夺而厥,即入房过度阴精脱失而痿厥。

  C0108喑、俳:

  1、《内经注评》注:“四肢瘫痪。”

  2、《素问悬解.脉解》注:“所谓入中为喑者(《经脉》阙此条),以声为阳气所发,太阳入中。而交少阴,则阳盛已衰,少阴之脉贯膈入肺、循喉咙,挟舌本,阴气充塞,故为喑哑也。”

  3、《素问直解》注:“本经《腹中论》云:‘阳气入阴,入阴则喑。’故申明入中为喑者,阳气盛时,则不喑,阳盛已衰,故为喑也……喑痱者,口无言而四肢不收,故曰此肾虚也。”高士宗所引,即《腹中论》SW40-Q13011句。

  4、喑,哑,失声;俳,fei2,即废,瘫痪。本句为《经脉》LS10—D0216“痿厥”解论。

  C0109言少阳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

  1、 姚春鹏注:“少阳戌,杨上善:‘戌为九月,九月阳少,故曰少阳也。’此指少阳主九月,九月月建在戌。戌者,心之所表,杨上善:‘戌少阳脉散络心包,故为心之所表。’”并译:“少阳旺于九月,月建在戌,少阳之脉散络心包,故为心之表。”

  2、 《太素.经脉病解》作“言少阳戌也,戌者,心之所表也。”并注:“手少阳脉络心包,足少阳脉循胁里,故少阳病心胁痛也。戌为九月,九为阳少,故曰少阳也,戌少阳脉,散络心包,故为心之所表。”

  3、 《内经校释》校:“戌原作‘盛’,《太素》卷八经脉病解作‘戌’,按本篇六经所配月份,当以《太素》为是。作‘盛者’或涉下‘阴气盛’而误,今据改。”

  4、 《素问直解.脉解篇》作“言少阳盛也,盛者心之表也。”并注:“《经脉论》云:‘足少阳病则心胁痛’,故申明少阳所谓心胁痛者,言九月少阳火气之盛也。心为君火,少阳为相火,故盛者心之所表也。若九月之时,阳气已尽,而阴气方盛,少阳火气不盛,不能为心之表,故有心胁痛之病也。少阳言九月者,九月为秋之终,少阳居阳之终也。”

  5、 人卫影印《灵枢.脉解》作“言少阳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又据《阴阳系日月》LS41-Q0202“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LS41-Q0211“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可知:六月配足少阳胆,而足少阳胆所配月份为未而非戌。而《经脉》LS10-D0221云“络肝,属胆,循胁里”可知:到九月时,阳尽阴盛,故“心胁痛”。据此足证《素问.脉解》、《素问直解.脉解》、人卫影印《脉解》作“少阳盛”,其经正也!当从之。

  C0109九月……故心胁痛也:

  1、《素问悬解.脉解》注:“《经脉》: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心胁痛,是所谓心胁痛也,此以少阳之逆行而上盛也。足少阳以甲木而化相火,与少阴君火相为表里,故盛者心之所表也。九月阳衰阴旺,相火不蛰,甲木逆冲,故痛生心胁,胁痛者,甲木自伤,心痛者,相火之累君火,君相同气也(心下,胃之上口,胆木刑胃,上口作痛,心君被逼故也。)”

  2、本句为《经脉》LS10—D0222相关解论。后文即到九月时阳尽阴盛,故有心胁痛。

  C0110所谓不可反侧者……故不可反侧也:《素问悬解.脉解》注:“《经脉》:‘不能转侧,是所谓不可反侧也。心胁痛甚,不可反侧,以阴主蛰藏,物藏则不动,故不可反侧也。”

  C0111所谓甚则跃者……故谓跃:

  1、《素问直解》注:“此解少阳经脉之病也。”

  2、《素问悬解.脉解》注:“《经脉》:手少阳三焦之脉,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是所谓甚则跃也。以阳气盛上而踊跃,是动听宫,则耳窍喧鸣,聋即浊气上逆而闭塞者。缘九月万物皆衰,草木堕落,则二火蛰藏,去阳之阴(之,往也。)是其常也,今甲木逆行,气盛而上,自下长生,跃动不已,收藏失政,故为跃也。”

  公众号:其人颂经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68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