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驾照的现代小说:审车
关于驾照的现代小说:审车
四年前,也就是一三年秋假快要结束的时候,我终于离开了城里,回到了乡镇。从零八年到一三年,五年时间,我在城里上班,就象是鸟儿关进了笼子里,无朋无友无自由。
还好,我终于可以离开了。
新去的乡镇离家大约有三十华里。坐了几天公交车,花钱多少倒还是小事,最烦人的是时间不准,特别是下午,有时一等就是一两个小时。又改骑摩托车,开始还行,天一冷就受罪了,天天六十里,冻得手脚冰凉。更担心双腿冻出毛病来。狠狠心做了决定,买车吧,反正自己是有驾照的人。
于是乎我成了有车一族。什么车呢,两厢夏利,又便宜又省油。两三万块钱对有钱人来说不算什么,对我来说,就不是小数目,我是穷人。当别人早有摩托车骑的时候,我还在骑着自行车。零五年三月八号,我买了第一辆摩托车,也应该是最后一辆。记得当时我非常高兴,请了几个朋友到家里喝酒庆贺。当有人夸我为人仔细,摩托车在我手里骑十年不会有问题的时候,我曾自豪地说,也许等不了十年,我就买车了。说真的,当时不过就是一句戏言,那时
连考架照的打算都没有,想不到,不到十年,我真的有车了。
有车的感觉真的不错。冬天不冷了,夏天不热了;路不远了,事不急了。
然而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一晃两年过去,该审车了。这是让人头疼的事。然而幸运的很,在第一关测尾气时就遇到了熟人,有了熟人当然就是绿灯。而在测试车辆性能的时候,又遇到了一个过去的同事,那结果更不用说了。我把事先准备好的两包香烟塞给他。并且晚上又把两个恩公叫到一起,好好的撮了一顿。
花钱事小,顺利就好。
老话说得好,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不知不觉又两年过去了,审车的时候又来到了。联系测尾气的恩公,手机号是空号。我惊出一头冷汗。问别人,告知,他不干了。再联系上一次帮忙的同事,电话倒是打通了,他说,检测中心换了地方,也换了人,他也不干了。天呐,这是怎么了?没办法,车不审就上不了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吧。还是下午去的,还是等测尾气的汽车排成了长龙,不同的是熟人没有了,结果可想而知。正在我一筹莫展之时,有一明白事理的好心人提示我:看到不远外的一辆破车了吧,到那儿打个招呼就行了。我半信半疑。开车过去,果然车身上写着“专治尾气”几个字。我小心翼翼地近前。车内人耷拉着眼皮问我:“尾气没过?”
“嗯,是。”
“三十。”
“行吗?”
“不信拉倒。”车内人没好气地说。我见状赶紧陪笑:“我信,我信。”接着把一张伍拾的人民币递给他,嘴里讨好地说:“不用找了。”车内人并不理会我,一边扔出两张拾元人民币,一边拿起手机,一边问:“车号。”他打完电话见我还没走,就更加没好气地说:“还楞着干什么?让开这地方。”
“行了?”我还想问到那儿去找谁呢,然而车内人不耐烦地挥挥手,并指了指我身后。我这才发现又有几辆车朝这边来了。我识趣地让开地方,回去重新排队,填表,等待。天快黑的时候,终于又上线了。测试员上车加了加油门,就把车开出测试线,大声地对我说:“合格,开走。”
回家的路上,我买了二十块钱的下水肉,决定晚上一定要好好喝一杯。
但是尾气合格仅仅是第一步,汽车性能测试才是重头戏。记得上一次的时候,先是排队,等到了我的时候,第一项是车身的检测,这一关我不担心别的,担心的是车身的塑料薄膜,也就是说车身贴膜是违规的,而我的车就贴了膜。记得当时同事吩咐我把窗玻璃摇下来,然后又把管这一关的穿警服的人叫过来拍了一张照片了事的。进了检测室还要测灯光,测刹车,测——反正我也不懂,那一次是同事找到检测中心的主任,主任给签了字后才通过的。两年过去了,车子并未维修,想来那些问题依然存在,要想通过,路在何方?
我后悔有车了。
翻来覆去,覆去翻来,也不知什么时候睡着的。醒来时,天已亮了,顾不得吃饭,赶紧开车前去排队。这事耽搁不得,稍晚一会儿,可能这一天又白瞎了。
这一次我又失算了。新建的检测中心,院子很大,不象从前的那个,汽车排得象骨牌。现在有宽敞的停车场,车辆一行行一排排整齐的排列着。我刚停下车,摇下玻璃,就有一个人走过来和我搭讪:“审车吗?找人了吗?”“没呢。”我据实相告。“一百保过。”“真的?”我又惊又喜,竟有这般好事!要知道上一次连烟带酒我花了四百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