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论》第五十八篇:气穴论(一)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十八篇:气穴论(一)
★★★★★篇名释:本篇主论全身365气穴之分布、五脏背俞穴及背俞之定位及灸刺之度;阐述了寒热两邪对孙络、溪谷之影响;重申了人体三百六十五气穴、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均应三百六十五天之天人合一之道。因通篇主论全身三百六十五气穴,故此名篇《气穴论》。
SW58-D0101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
黄帝问道:我听说气穴有三百六十五个,用于对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不知气穴所在,希望您详尽介绍。
Q0101岐伯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其非圣帝,孰能穷其道焉?!因请【溢意】,尽言其处。
岐伯稽首再度鞠躬,回答道:非常困难啊!圣帝之问。若非圣帝,谁能刨根问底啊?!因此恳请让我敞开回忆,详尽介绍气穴所在。
D0201【帝捧手,逡巡而却曰】:夫子之【开余道】也,目未见其处,耳未闻其数,而目以明,耳以聪矣。
黄帝双手合掌,来回巡行而驻足说:先生将要开我心门,眼前尚未出现穴位,耳中尚未听闻穴数,仿佛眼已明亮,耳已聪明了。
Q0201岐伯曰:此所谓“圣人易语,良马易御”也!
岐伯说:这就是所谓的“圣人易语,良马易御”!
D0301帝曰:余非圣人之易语也!世言:真数开人意!今余所访问者,【真数】。发蒙、解惑,【未足以论】也!
黄帝说:我并非易语之圣人!世言道:天真之数开启人的回忆!而今我所请教的问题,正是365天真之数,可以启发蒙昧、解除疑惑,尚不足以用作定论!
D0302然余愿闻夫子,【溢志】,尽言其处,令解其意。请藏之金【匮】,不敢复出。
然而我想听先生,敞开记忆,详尽介绍穴位,让我理解其意。请将这些藏到金柜,不可轻易取出。
Q0301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请言之:
岐伯再鞠躬,然后起身说:请听为臣说明:
‖SW59—C0101(五脏……各六)‖→‖SW58-Q0301 ‖SW59-C0101【五脏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
五脏之俞各五穴,六腑之俞各六穴;
Q0303【脏俞五十穴】,【腑俞七十二穴】。
五脏五十穴,六腑七十二穴。
Q0304【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
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
Q0305【头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
头上五行,每行五穴,五五二十五穴。
Q0306中【月吕】两傍各五,凡十穴。
中膂两旁五脏背俞各五穴,共十穴。
Q0307【大椎上两傍各一,凡二穴】。
大杼上两旁各一穴,共二穴。
Q0308目瞳子、浮白,二穴。
眼睛瞳子、浮白,二穴。
Q0309【两髀厌分中】,二穴。
两髀厌骨缝内,二穴。
Q0310犊鼻,二穴。
膝部犊鼻穴,二穴。
Q0311耳中【多所闻】,二穴。
耳内听宫穴,二穴。
Q0312【眉本,二穴】。
眉头处,二穴。
Q0313完骨,二穴。
耳后完骨,二穴。
Q0314项中央,一穴。
项后中央,一穴。
Q0315枕骨,二穴。
枕骨,二穴。
Q0316上关,二穴。
上关,二穴。
Q0317大迎,二穴。
大迎,二穴。
Q0318下关,二穴。
下关,二穴。
Q0319天柱,二穴。
天柱,二穴。
Q0320巨虚上、下廉,四穴。
小腿部上巨虚穴、下巨虚穴,四穴。
Q0321曲牙,二穴。
下颔部颊车穴,二穴。
Q0322天突,一穴。
天突穴,一穴。
Q0323天府,二穴。
天府穴,二穴。
Q0324【天牖】,二穴。
天牖穴,二穴。
Q0325扶突,二穴。
扶突穴,二穴。
Q0326天窗,二穴。
天窗穴,二穴。
Q0327【肩解,二穴】。
肩井穴,二穴。
Q0328关元,一穴。
关元穴,一穴。
Q0329委阳,二穴。
委阳穴,二穴。
Q0330肩贞,二穴。
肩贞穴,二穴。
Q0331【瘖门,一穴】。
喑门穴,一穴。
Q0332【齐】,一穴。
脐穴,一穴。
Q0333【胸腧】,十二穴。
胸部左右腧穴,十二穴。
Q0334【背俞】,二穴。
背部俞穴,二穴。
Q0335膺俞,十二穴。
膺部腧穴,十二穴。
Q0336【分肉】,二穴。
分肉处,二穴。
Q0337【踝上横,二穴】。
踝上横,二穴。
Q0338【阴、阳跷,四穴】。
阴跷、阳跷穴位,四穴。
Q0339【水俞,在诸分】;【热俞,在气穴】。
水俞穴,在诸分肉间;热俞穴,在气聚之穴。
Q0340寒热俞,在【两骸厌中】,二穴。
寒热俞穴,在两骸胫骨厌分内,二穴。
Q0341【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
大的禁刺穴位,二十五穴,在天府下五寸(11.5厘米)。
Q0342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
全部三百六十五穴,是酌情行针之位。
公众号:其人颂经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