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论》第六十篇:骨空论(二)
SW60——《骨空论篇第六十》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SW60—Q0106→Q01084‖→‖LS10—D0231‖→‖SW57‖(已迁至《经络论》)
‖SW60—Q01071‖→‖SW60—Q01083‖→‖SW57‖(已迁至《 经络论》)
‖SW60—Q01073‖→‖SW60—Q01082‖→‖SW57‖(已迁至《 经络论》)
‖SW60—Q01083‖→‖SW60—Q0106‖→‖SW57‖(已迁至《 经络论》)
‖SW60—Q01084‖→‖SW60—Q01071‖→‖SW57‖(已迁至《 经络论》)
‖SW60—Q0112‖→‖SW61—Q0401‖(已迁至《水热穴论》)
Q01011大风:
1、《太素.骨空》注:“大风,谓眉须落。大风病也。”
2、《长刺节论》SW55-C0113“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即为本解。
Q01011上椎:
1、 姚春鹏注:“椎骨第一节的上面。”
2、 黄元御注:“上椎者,大椎上,项骨三节也。”
3、 《素问直解》注:“申明风府在项之上椎,盖项上高起第一椎为大椎,项上平坦第一椎为上椎。”
Q01012厌之,令病人呼譩譆,譩譆应手:
1、《内经注评》注:“医生用手指按压住譩譆穴,让病人长呼譩譆之音,医生指下可有轻微的振颤之感。”
2、《内经校释》注:“厌之,即以手指按压其穴。厌与压通。”
3、《素问悬解》卷之五《骨空论》直接将“厌之”作“压之。”
4、姚春鹏注:“穴名,在第六椎下两旁距脊各三寸,属足太阳经。”
5、譩,yi4;譆,xi1,譩譆,穴名,形声词。据《举痛论》SW39-D0101→D0102可知:“厌”当作“验”,二字音同而易误也,直译当作“验证时”。
Q01013从风憎风:《素问直解》高士宗注:“从,迎也。憎,恶也。迎风憎风,乃面额经脉不和,当刺眉头以泻之。”
Q0102失枕:
1、 姚春鹏注:“睡眠中颈部受风寒而致颈项强痛的症状,俗称‘落枕’。”
2、 《内经校释》注:“即颈项强痛,难以回顾,不能就枕。每因风邪侵袭,枕卧姿势不当而致。《诸病源候论》失枕候云:‘失枕,头项有风,在于筋脉间,因卧而气血虚着,值风发动,故失枕’。”
Q0102折,使揄臂,齐肘正:
1、 王冰注:“揄读为摇,摇谓摇动也。然失枕非独取肩上横骨间,乃当形灸脊中也。欲得而验之,则使摇动于臂,屈折其肘,自项之下,横其肘端,当其中间,则其处也,是曰阳关,在第十六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壮。”
2、 《内经注评》注:“就是失枕项痛如折,可以使病人屈臂肘尖下垂,在手肘尖的脊中处,施予灸法的意思。”
3、 《素问悬解》卷四《骨空论》断句作“折使揄臂齐肘正。”并注:“项骨与脊骨相逢,又折使舒臂(折,折衷也。揄,舒也。)齐其肘所正,灸骨中,其处当十六椎下,督脉之阳光也。”
4、 《素问直解》卷之五《骨空论》断句作“折,使揄臂齐肘,正灸脊中。”并注:“折,音舌,下同。揄,作揺。齐,平也。夜卧失枕,患在肩上横骨间,伸舒不能,故如折也;折则臂不能举,当使探臂平肘以和之;揺臂平肘,则脊中有窝,当正灸脊中,毋他求也。”
5、 揄,yu2,据《说文》:“揄,引也。”取引、拉意;折,据《广雅》:“折,曲也。”取弯曲意。从《素问直解》之断句,合《内经注评》之注,译作“弯曲手肘,让患者揄引手擘,与肘尖齐平,正是艾灸之脊中穴。”
Q0102脊中:督脉穴名。《人体经络使用图册》云:“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Q0103【月少】络季胁:
1、 高士宗注:“肋稍曰眇,眇络,肋箭稍之络也。”
2、 《内经校释》注:“眇(miao3),络,指侠脊两傍之空软处的络脉。”
3、 黄元御注:“软肋骨下曰眇中(眇,末也,肋骨尽处也,肝脉循胁眇,络季胁,引少腹而痛胀,风木郁陷也。)”黄元御之“络”作动词解,从之。
Q0104八髎:髎,liao2。
1、《内经校释》注:“指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右八穴的总称。”
2、高士宗注:“八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右凡八髎也。”
3、黄元御注:“八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足太阳左右八穴,在腰下尻上,骨肉分际之间。”
Q0104在腰尻分间:
1、黄元御注:“足太阳左右八穴,在腰下尻上,骨肉分际之间。”
2、高士宗注:“八髎在腰尻两分肉间。”
3、《内经校释》译:“在腰以下骶后孔中。”
公众号:其人颂经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