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读后感>

读雪漠老师《真心》实修偈颂(18):内观己心了悟心性

时间: 嘉馨975 分享

  原文:

  六、观心性

  无须增诸物,亦不减诸心。殊胜之目光,以观殊胜义。见到胜义时,便是大解脱。

  粗细诸念头,如浪平静时。无惑亦无昏,安静无动摇。心似平静海,全然以平息。

  修止静心后,当观纯净心。了解心明光,此为心自性。凝视心性时,便得殊胜义。

  是否诸怀疑,完全已停止。无疑无犹豫,无误之本质。非谓有改变,因观心本质。

  众生本是佛,但因不识心。由迷而沉沦,遂堕轮回中。证悟于刹那,登山俯全景。

  只在一瞬间,一目可了然。只是登山时,须花大力气。俯瞰诸物时,物体无自性。

  凝视心灵时,心亦无踪迹。存在之本质,皆归于空性。凝视物与心,二元无对立。

  解脱心造作,便是大手印。解脱两边见,便是大中观。包容一切时,方为大圆满。

  愿吾能坚定,解一解全体。

  ——选自《真心》雪漠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此一节为“观心性”,是整个偈颂第三品[观心性品]的核心内容。

  无须增诸物,亦不减诸心:心性是不生不灭、无减无增的,凡夫不少一丝,佛陀不增一毫。

  殊胜之目光,以观殊胜义:通过细致入微的向内观察,就可以见到心性不生不灭无减无增的真面目。

  见到胜义时,便是大解脱:当自己真实地见到这一点时,就获得了究竟的自由和解脱。

  粗细诸念头,如浪平静时:在观察内心的时候,对于各种粗细念头一方面要观察清楚,另一方面也不要去干扰它们,只是静静地观照着它的生灭来去即可,这样念头就会慢慢地越来越少,内心越来越平静。

  无惑亦无昏,安静无动摇:要保持清明的观照,不要被念头迷惑,也不要昏昏欲睡,而是在宁静中保持着观照,就这样一直静静地观照着,不动不摇。

  心似平静海,全然以平息:当念头基本很少再生起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会向平静的海面一样,没有一丝波纹,就这样安住在这样的状态里,继续保持静静地观照。

  修止静心后,当观纯净心:当内心进入这种没有杂念生起的宁静状态后,就可以去深入地观察和体会这种宁静的心的状态,仔细体会一下这个状态下的心是不是非常地纯净、清净、宁静、安详?仔细地观察和体会这宁静的心,有实质吗?有生灭吗?有来去吗?有边际吗?有内外吗?有增减吗?有善恶吗?有垢净吗?......

  了解心明光,此为心自性:然后下一步再去反观这宁静的观照本身,这观照从哪里来?本体在哪里?这观照的本性有生灭吗?有间断吗?有来去吗?有增减吗?有善恶吗?有垢净吗?......

  经过这些观察之后,要体悟宁静的心体本自空寂、本自清净的根本性质,同时要体悟这“观照”原来是心灵所本有的智慧光明,同样是自心的本性,自心的本性就是这样,既空无实体又灵明不昧,这空性和明性是自心的一体两面,空而明,明而空,无生无灭,不增不减……

  凝视心性时,便得殊胜义:当我们仔细凝视这自心的真性之时,便可获得确定无疑的认知,自心本自超越生灭,本自超越善恶,本自不生不灭,无来无去,本自清净无染,本自自由解脱......

  是否诸怀疑,完全已停止:当我们在自己的心中确切地体证了自心的本性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对于自己的心还有什么疑问吗?我们之前所有的关于自心真相的疑问是否都已经全然消除了呢?

  无疑无犹豫,无误之本质:如果真的再没有疑问了,那么我们对于自己的心就已经有了坚定不移的全新认识,而对于心性的本质,我们可以随时反观自己的心,随时去验证我们的所见真实不虚。

  非谓有改变,因观心本质:见到自心真相之后,我们的心,在本质上有变化吗?我们的心,本质没有变化,但对于心灵本质的认识却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众生本是佛,但因不识心:当我们见到自心的真相时,就明白了原来一切众生的心灵本体并无区别,都是无生无灭的“如来”,但是因为不能认知到这一点,所以才被称为“众生”。

  由迷而沉沦,遂堕轮回中:由于不能认知到自心的本性,就会被念头、情绪、思想以及外在的事物所迷惑,从而沉沦于幻像般的轮回梦境之中,无法得到自由和解脱。

  证悟于刹那,登山俯全景:而当我们见到自心真相的那一刻,就于刹那间看清了之前的迷惑所在,也看清了什么是轮回,什么是涅槃,什么是幻像,什么是真相,什么是假乐真苦,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和自由....

  只在一瞬间,一目可了然:对于这一切,都可以在刹那间一目了然,再也没有任何的疑惑。

  只是登山时,须花大力气:只是在追寻自心真相的过程中过,必须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不断精进,持之以恒,才能最终觉悟自心的真相。

  俯瞰诸物时,物体无自性:当我们见到了自心的真相后,就可以用超越性的智慧目光去俯瞰一切事物的深层本质,你会发现所有的事物,皆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根本没有独立不变的本性。

  凝视心灵时,心亦无踪迹:当我们再次去观照我们的心灵,也会发现,我们的心灵也没有任何的实体,没有任何可以把握的实质,即使是念头、情绪、思想,也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最后同归于心灵的空寂。

  存在之本质,皆归于空性:所有一切的一切,不管是物,还是心,都毫无究竟不变的实体,一切都汇归于最究竟的空性之中。

  凝视物与心,二元无对立:当我们从无生无灭的自心本体出发,去观照所有的事物,就会发现,一切现象都犹如映在心灵之镜中的影子,离心不见物,离物不见心,心物本自一体,无二无别。

  解脱心造作,便是大手印:当我们的心破除了心物对立牢笼,就彻底解脱了对物的攀缘,当我们见到了自心的本来面目,就可以安住于自心本有的清净圆满之中,远离迷惑和颠倒,远离攀缘和造作,从而获得最究竟的自由和解脱,这就是佛教中所说的大手印智慧。

  解脱两边见,便是大中观:当我们的心远离了二元对立,不再纠结于有无、虚实、真假、善恶等概念,而仅仅只是安住于自心本来的真实状态,就超越了相对概念而了悟到心性本有的真实的智慧,这就是佛教中所说的大中观。

  包容一切时,方为大圆满:当我们的心安住于真心之中,就可以容纳一切,包容一切,一切汇归于真心的光明、智慧、自在、圆满之中,这就是佛教中所说的大圆满。

  愿吾能坚定,解一解全体:愿我们能够坚定信念,始终安住于自己的真心,以真心的智慧去面对一切,在生活中调心、炼心,直到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境,哪怕是死亡来临,我们依然能够自然地安住于真心之中毫不动摇,好无迷惑,那么我们就获得了最彻底的自由和解脱。

  《真心》偈颂第三部分[观心性品]到此就全部阅读完了,对于这样充满了超越性智慧的偈颂,我们应该每天都读一读,直到将这些偈颂融入我们意识的深处,直到这些偈颂化为我们生命的程序,直到这些偈颂激发出我们自己本有的智慧,与自己本有的智慧融为一体,无二无别,那时,我们才算真正地完成了阅读。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明空如月(公众号 明空禅心)

读雪漠老师《真心》实修偈颂(18):内观己心了悟心性

原文: 六、观心性 无须增诸物,亦不减诸心。殊胜之目光,以观殊胜义。见到胜义时,便是大解脱。 粗细诸念头,如浪平静时。无惑亦无昏,安静无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老子《道德经》读书心得体会:关于道冲
    老子《道德经》读书心得体会:关于道冲

    在写《道德经》之[观心修行]感悟(5)的时候,对于[冲]的解读感觉意犹未尽,遂补记之。 在《道德经》中,有两个地方,[冲]特别突出: 第四章:道,冲而

  • 《三体》读后感:墙内开花墙外香
    《三体》读后感:墙内开花墙外香

    《三体》获雨果奖后,网上有一些人评论《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文笔差,甚至没文笔等等。因为这些评论,我被误导了很久,迟迟才打开他的书。 最近废寝

  • 《湖光山色》读后感3000字范文
    《湖光山色》读后感3000字范文

    《湖光山色》 茅盾文学奖的书籍都是有重量的作品,这是我读了很多矛文学作品,改变思维后得出的感悟,在以前我认为一些文学奖是官媒坊把持的平台,

  • 四年级想象力作文:都是镜子惹的祸
    四年级想象力作文:都是镜子惹的祸

    都是镜子惹的祸 从前,有两只大花狗,他们住得很近,长得也特别像,一样的强壮,一样的威猛。他们一只叫汤姆,一只叫贝瓦,都瞧不起对方,每次遇到

386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