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优秀作文 > 教师优秀作文:一位普通教师的感恩

教师优秀作文:一位普通教师的感恩

时间: 晓琼996 分享

教师优秀作文:一位普通教师的感恩

  在第33个教师节到来前夕,县政府及县教育局等领导到中峰镇中心学校,来看望全镇中小学教师,祝大家节日快乐。县领导组织大家座谈教育发展的形势,并向在一直坚持乡村从教年三十年的教师,颁发了由教育部和人社部签发的荣誉证书,我也到台前从领导手中领到了那本来之不易的证书。

  手捧这本沉甸甸的证书,我感觉到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乡村教师的信任和重视,它是我们一生从事乡村教育的见证和总结。凝望着这本鲜红的证书,在山里工作的一幕幕就浮现在眼前。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总爱回忆一些往事,沧桑巨变总会让人有一些感慨。

  我是1982年竹山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南山乡镇天宝乡龙滩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学校的面貌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黑屋子,土台子,泥娃子”, 有的学校连电灯都没有。校舍都是土坯房子,房顶都是用木头支架撑起的,上面铺盖着泥瓦和石板,没有天花板,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凛冽的寒风刮进室内,冷得像冰窖,学生冻得禁不住脚跺得咚咚响。教师宿舍也一样,睡的是铺稻草的木架床,一个暑假过后,床铺上面盘的还有蛇,上面跳跃有青蛙蟋蟀等。那个时候学生读书真是很苦,小学没有寄宿条件,学生上学要走几十里山路,往往是天不亮就出发到学校,天天长时间饿肚子。冬天冷了,有条件的学生提着饭后烧剩下火炭子的火钵甩圆圈,没条件冷极了就靠着墙挤“矮子”来取暖。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学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我亲身经历当中,就有学生在回家的路上被山洪冲走,有学生甩火钵引燃衣服被烧死,有房子倒塌压死学生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从八十年代起,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先后经过实现“一无两有”、普及初等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全县基础教育大发展,各乡各村都营建了教书育人的好环境。现在全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不管是中学还是小学,都兴建了高大雄伟安全坚固整齐校舍,校园宽敞布局合理,平坦的操场上孩子体育活动龙腾虎跃,花坛里多种鲜花盛开花香袭人,四季常青树让校园更富有生机。大家都说:最好的房子是校舍,最美的地方是校园。学校教学设备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处都是班班通,网络教室,师生们在教室里就可以分享全国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各位教师现在都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了绿色生态教学,告别了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单调繁重的教学方式。随着教育条件的不断改善,乡村的孩子读书享受着更多的优惠。距离学校较远的学生都可以寄宿在学校,留守的学生在学校得到老师们更多关爱,学校提供食宿,国家对乡村学生实施一面两补的政策,贫困学生在校读书不仅可以免除学杂费,还可以获得生活费等补助,家家户户的孩子都能上学,乡村学生考大学不再是什么稀奇事了。

  从教师职业来说,这三十多年来可以说是越来越好。从1984年起,国家设立了教师节,在全社会兴起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教师工资在八十年代每月只有几十元,九十年代上升到几百元,现在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工资都是三四千元以上,从数字上看还是翻了许多倍,折去物价上涨的因素,还是增加了不少,现在许多教师都买有新房和小汽车。在乡村工作的教师,还享受生活补助,这的确是让人特别地温暖。原来教师待遇低,不少年轻人不愿当教师,现在教师待遇提高了,每年有不少应届毕业大学生,都应聘到学校当教师,这说明教师在不断提高,尊师重教不是一句空话,最起码一份风险小生存稳定的职业。从我个人来说,从教后我是在扎扎实实工作,教师职称由小学高级上升到中学高级,收入每月有四五千元,我也是知足的了。当教师就是要不断学习,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共同参与年级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基本胜任目前的工作。

  天有不测风云,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我的妻子去年患肺部肿瘤重病,这对我是不小的打击,给我增添了不小的压力。学校领导了解我的情况后,不仅从经济上帮助我,还给我调课让我安心护理妻子治病达几个月。校长、工会主席等给我做思想工作,减轻我的压力,积极帮助我渡过难关。领导的关心,同学们的支持,这些都是最真挚的人间真情,让我感觉到教师家有不幸不可怕,有大家可靠的支撑是可以克服的。

  手捧“乡村学校从教三十年”这本荣誉证书,我很惭愧,因为这只是证明了我在乡村学校任教时间不算短,可并没有突出的工作业绩,也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只是一名很普通的教师,在教学岗位上虚度了三十多年的光阴,不敢和其他教师相比。尽管我从教已经有三十五年了,今后从教的时间不会太长,但我一生获得从教实惠很多,有困难受到领导的关心和呵护,觉得自己更要感恩努力工作才行。我决心今后不放松自我要求,加强学习遵守师德,更新理念集中精力,和大家一起与时俱进,努力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为自己的教学生涯画上一个不留遗憾的句号。


  【本文作者:王建荣。(公众号: 师说)】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6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