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教育心得:拒绝平庸
说起来,教师的平庸是随处可见的。譬如以下表现:
把学生当容器,此乃平庸表现之一。课堂上,教师目中无人,眼前只有一群被无形的大手捏住脖子的鸭子,教师只需把所谓知识的灵丹,应试的妙药,填入鸭子被迫张开的大嘴,就大功告成。完全忘记了教育是心与心的对话,忘记了教师更应该是心灵的工作者,忘记了看不到“人”的教育,不可能培养出真正大写的人,更不用说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公民。
把利益当人生,此乃平庸表现之二。过分信奉“黑猫白猫论”,把分数当作教育的唯一目的,把题海战术当作提高成绩的最佳良方。一面举着训斥主义的大棒,一面撕咬着功利主义的大饼。只看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结果造成学生视野狭窄,世故圆滑,冷漠麻木,内心粗糙,成为考分的富翁,情感的乞丐,应试的强者,精神的侏儒。
把家长当替罪羊,此乃平庸表现之三。学生之错,全部怪到家长头上。动不动就“传唤”家长,甚至不顾场合、不分对象,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疯狂“发飙”,完全忘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的职责,似乎一切问题都归罪于家长。缺少人与人之间基本的尊重,请家长来,不为解决问题,只为撒气、解恨。满足于家长迫不得已“点头哈腰”的认错,毫不顾忌自身无能、粗鄙的大展览、大曝光。
把体罚当法宝,此乃平庸表现之四。尽管法律法规已成为悬在教师头顶的高压线,但仍少不了心浮气躁、缺乏智慧的教师,动不动就拿出体罚的法宝,以求得学生的“顺从局面”。体罚原因很多:上课随便说话,没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不工整,考试不及格等等;体罚的方式也多样:罚站、罚跪、辱骂、殴打等,花样百出。所谓“教育”严重走形,教师在学生眼里变得面目可憎,毫无亲近感可言。
以上表现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
说到此,也许有一些教师会不以为然:本来嘛,自己学识浅薄,地位低微,没有名气,除了为数不多的学生以外再也没有追随者,不平庸又能怎样?似乎自己的平庸全部归罪于他人,归罪于周围的环境。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十八、九年前,我任教于一所农村中学。那时候学校对成绩的需求远没有现在强烈,教学相当轻松,几乎没有压力,班主任工作也算得心应手,缺乏挑战,加上周围有一群好喝酒的“哥们”,于是,工作之心懈怠下来了,通常简单扫上两眼教材就醉醺醺地去上课,曾经踌躇满志的班级管理也不再有往日的激情和责任心。但接下来的一件事却深深刺激了我:教读一篇文言文,由于没有认真备课,就在我看似激情澎湃的朗读之后,竟然被学生指出来,两个课下注释标得清清楚楚的字音竟然被我“大大方方”读错了,这让我满脸羞愧,尴尬至极。
这样的低级错误,让我高傲的心倍受打击,几天缓不过劲儿来。痛定思痛,我终于明白: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当一个优秀教师曾经是我的梦想,我拒绝平庸。从那以后,我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委婉地推辞着无尽无休的聚会,重新埋头到自己的工作中,重新开始了对教育、对人生的思考。一颗空虚的心也重新变得充实。
肖川老师曾说过:“承认自己平庸,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其实,平庸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要敢于承认自己的平庸,并努力拒绝平庸状态的出现。
何为教师的“不平庸”?在我心里,有着教师生活状态的唯美想象,无外乎这样几个画面:
惯于以发现的眼光去看待似乎早已熟稔的教育世界,愿意调整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的课堂丰富多彩、个性飞扬,让自己的内心更加深邃、鲜活和细腻。
同行之间诘难问疑、平等切磋,讲的人头头是道,听的人津津有味,不虚伪,不做作,深层次地赞其善、评其恶,用充分的交流,尽享自由愉悦的精神盛宴。
走出校园的围城,沐浴灿烂的阳光,呼吸新鲜的空气,参观听课,聆听讲座,座谈沟通,产生鲜活思想,汲取前进的力量。
斜倚床头,一杯清茶,一盏黄灯,沉浸在经典的书香之中,直至睡意袭来,方释卷而卧,酣然入梦……
【本文作者:王福强(微信公众号:王福强的小院)】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校长的教育心得:拒绝平庸
上一篇:校长的教育故事:站直了,别趴下
下一篇:校长的教育感悟:少年特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