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育建议:教孩子学会学习
教师的教育建议:教孩子学会学习
当我们走近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们的真实状态,或许会让父母们大失所望:原来绝大多数孩子对学习的感受都可以概括为三个字:“苦”、“累”、“烦”。他们的学习,是为了父母,为了老师,甚至为了列祖列宗,惟独不是为了自己。他们视学习为“猛虎”,为“高山”,难以战胜,难以逾越。他们把每天上学、完成作业当作最痛苦的事情,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动力,等等。这跟许多家长的期望值相去甚远: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而显然,孩子们却在学业面前,成为了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自然有客观的一面:“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积累了几千年的知识都要灌输到孩子们尚不成熟的大脑中,再加上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升学考试的重压,孩子们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越来越少。童年、少年时期的快乐完全被剥夺,孩子们成了学习机器、答题机器,自然无乐趣可言了,视学习为苦事、烦事几乎是必然的。
但抛开这些客观的原因,去分析出现以上“症状”的孩子,也不难发现,造成他们学业落后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主观原因:不会学习。在学习活动开始时,他们的注意力常常无法集中,不能迅速把新知识放在一定的背景中考虑和理解,从而导致信息的接受比例过低;学习中,不善于选择重要的内容,舍本逐末,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效率低下;只能完成练习题目,却不善于用语言表述所学到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学到的东西是孤立的,零散的,与生活实践无法形成关联。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孩子在学业上前进的步伐。
学习就是一场挑战,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掌握学习规律,也就是所谓的“学会学习”。作为父母,对孩子应掌握的学科知识进行必要的辅导自然重要,但随着学业内容的增加,父母的辅导力量会相对减弱,因此,要把着眼点放在指导孩子“学会学习”上。
——要教会孩子把握学习内容的能力,善于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而不是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尤其是对薄弱学科,有意识地花费相对更多的精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成效。
——要教会孩子合理分配时间,特别是善于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张弛有度,学得轻松,学得开心。家长既要给孩子自主决定时间分配的权力,又要担负起监督的职责,对孩子过分的要求,譬如随意延长上网、游戏、看电视的时间,要予以坚决制止,让孩子明白,必须按照预定的时间进行活动,要学会抵制来自负面因素的诱惑,养成先学习后娱乐的习惯。
——要教会孩子列出一个详尽的计划,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效的学习行为最忌讳“临时抱佛脚”,那样,学习就会时刻处在被动地位,往往事倍功半。计划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一旦制订,要雷打不动,家长负责督促落实。
——要教会孩子学会听课,学会向45分钟要质量。形成认真记笔记的好习惯,让孩子懂得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要教会孩子保管好笔记本、作业本、考试试卷等,这对孩子长远的学习行为影响至深。
——要让孩子懂得学习就是一种竞争。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把每一次考试、竞赛都视为中考和高考,当作自己迈向成功的一级级台阶,训练出良好的临战心态,以免关键时刻临阵发慌,畏惧不前。
在现实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孩子开朗活泼,爱好甚广,仿佛有使不完的劲,玩性十足,甚至有点调皮,但成绩异常优秀,平时可能不太惹人瞩目,但越到关键时刻,成绩就越出色;而有的孩子整天钻在书堆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但却迟钝麻木,“一事无成”。这里面固然有天赋的问题,但最重要的,恐怕就在于前者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的规律,所以能做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而后者不求方法,“读死书、死读书”,只靠“蛮力”,成为失败者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文作者:王福强(微信公众号:王福强的小院)】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