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阅读推荐 >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推荐阅读:你的孩子还是你的吗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推荐阅读:你的孩子还是你的吗

时间: 玉凤635 分享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推荐阅读:你的孩子还是你的吗

  导语:昨天读《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书,引发对孩子教育的一点思考,感兴趣可以继续阅读。

  对孩子教育而言,我不是位称职的父亲。职业原因很少陪伴家人,见证孩子的成长,忙于工作的我甚至从未参加过女儿一次小学家长会。爱人一个人承担了带孩子和所有家务。

  闺女小学时我几乎没有操过心,好在孩子是亲生的,并不讨厌这个不常回家的男人。爱人常说:“你有福,不带孩子,孩子对你还那么亲。我天天和她在一块,已成冤家。”次次回复:“我是她亲爹,她不爱我,看我不收拾她。”可惜亏欠心理作用下,女儿没有创造让我狠狠收拾她的机会。

  从小到大,闺女在自然宽松的环境里长大,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我们也开开心心,不认为教育孩子是个天大的问题。

  女儿升入初中,学校建了家长微信群,她每天的学习、表现和成绩通过电波源源不断的送达手机。无疑,她所在班优秀的孩子很多,在我心中优秀的女儿开始变的不那么优秀了。看到分数和排名的起起伏伏有种说不出的焦虑。最着急的是爱人,孩子的衣食起居,学习交友,一桩桩一件件都逃不过她的眼。

  关注分数,闺女小学开始坚持的拉丁舞、小提琴陆续停课,周末开始上课外辅导班。孩子的好奇心从大千世界一点点的拉回来,全部聚焦在学习上。常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不能赌上孩子的明天”。分数意味着中考、分数决定着大学,分数掌控着将来的生活质量,谁敢不重视。

  双休日回家,总看到孩子在写作业,背单词,默写课文,爱人说现在初中孩子学到夜里1、2点是家常便饭,睡眠严重不足。

  这样的日子成了常态,开朗活泼的闺女不那么爱笑了,一提起学习就让我别多问。学习在家里是高频词,“作业做完了没、作业多不多、考的怎么样、抓紧预习复习”。在我眼里的学习,依然停留在当年自己学习时的某个阶段和状态,并没感受到孩子压力有多大。

  有一天,拿过女儿的书和作业本,发现很多题自己根本不会做,老师交的知识早在十多年前就还回去了。她背的书、记得信息量比我们当年多出了好几倍,难度直线飙升。想起自己初中的幸福时光,看看闺女现在的学习状态。我隐隐觉得,哪里不对。

  孩子的分数、成绩成了这个家的晴雨表,指挥棍。幸福指数由分数决定,一会儿开心,一会儿上火,一会儿趋于平静,一会儿泛起波澜。话题始终离不开孩子的学习、教育和她的将来。很多时候,孩子学习,爱人做家务,我看书或把玩手机,整个家出奇的安静。上课、做作业,吃饭,整个双休日就这样无声无息的结束了。没有大自然、没有开怀的笑、没有可以记忆的东西。

  在中国,父母没有经过任何教育孩子的培训学习就无证上岗了,而且是绝对的家庭权威。从小到大,家长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十年寒窗,金榜题名”的老话笼罩着,不敢越雷池一步,在大众公认的框架里小心腾挪。

  教育问题是社会共性话题,职业特殊平时陪伴孩子时间少,自己几乎没有多少发言权。现在一个人时喜欢瞎琢磨,常问自己遇事这样想对不对?按常理做下去行不行?

  应试教育是越不过去的坎,但孩子的生活是父母可以调节的。每位家长的心声是:“为了孩子,自己再苦再累都值得”。昨天看克里斯坦森著作《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发现很多问题我们在认知上出现重大偏差。

  爱孩子,但没有陪伴她的左右;为她幸福,但没有参与她的成长;让她快乐,但没有让她露出笑容。作为父亲,自己并不称职。即使辛苦的工作,努力的工作,给这个家带回大把的钞票,有再多的钱也无法证明自己爱孩子,因为只有陪伴她时间的多少才能证明自己真的爱过。爱是需要付出的,自己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多少时间,花了多少精力?屈指可算。

  总在想:“孩子还小,先将时间精力放在工作上,等孩子大了,再把精力转移到家庭,重点教育孩子上”。真的是这样吗?到哪时真的还有时间吗?孩子还会听我说吗?都是未知数,现在闺女已经不和我聊学习学校了,还指望将来。当自己真的有了时间,可能早已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孩子需要的是时间里的陪伴而不是空谈和说教。

  爱孩子容易陷入溺爱。很多时候,我们成了孩子的外包商,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孩子有手有脚,但家长不让他们动手,一切杂事父母全权包办。孩子只剩下一件事——学习、学习、学习。他们不懂得与陌生人如何说话;不会自己洗衣服缝扣子;分不清韭菜和麦子。但知道只要自己想要父母都能满足,只要学习好什么都能搞定。

  他们眼里,世界仿佛是无菌的世界,他们不需要携带任何抗体就能走遍全球,走好人生。还孩子一个真实的世界是父母应该给他们的。

  无论在家还是外出游玩,多让孩子自己负责力所能及的事,当他们不得不自己完成时,也就学会了如何计划、组织和与陌生人交往沟通。这些可以培养他们的领导力、组织能力和责任感,是他们独自生活的基本技能,而不是学成了书呆子。

  长远看,父母培养孩子的应该是独立生活能力。央视“朗读者”中有个片断,身有残疾的孩子杨乃斌,为能让他以后独立生活,母亲执意将她送入全日制学校,逼他和正常的孩子一起学习。

  她还做出了一个超常决定,陪孩子一起读书,从小学到大学,受尽了别人的白眼。她让儿子和健全人一样可以自食其力,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更好的离开孩子,让孩子最终甩掉母亲这根“拐棍”,她为孩子赢得了未来。

  父母看重分数,是好面子和对未来的恐惧在作怪,担心残酷的竞争压碎了自己的心头肉。恐惧雾霾下的言行已经被外在裹挟绑架,看不清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

  社会在发展,每一代孩子都会强于父母,这是必然和规律。

  任何野生动物都没有重点小学和高中,它们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但一样学会了生存技巧!孩子即使不上学,一样能学到很多东西!童话大王郑渊洁从小辍学,是父亲在家教育陪伴他长大,最终成为了不起的作家。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父母永远对孩子要充满信心!

  孩子教育问题,考验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老师要求学生成绩好,是他们的责任,是体制的必然。家长应该清楚,适应社会、热爱生活,和谐一生才是孩子最重要的。

  成绩天然抹杀了孩子天性中的一种需求——成就感,排名、分数一次次打压着孩子的成就感的生长空间。他们不可能始终冲在最前面,他们会累,会烦,会燥。新闻中悲剧结束生命的孩子,无不是分数和父母逼走的。分数就是他们的命,没了分数也就没了命,没了谁也看不见的幸福和未来。

  除了学习,孩子们还有许多能力要去培养,他们需要被挑战,需要自己解决问题,需要从小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如果父母包办了一切,提供了孩子越来越多无法自己参与进去的体验,那么,他们在父母身上学不到的东西会在别人身上去找,只是这些找来的东西与亲生父母无关。那他们到底是谁的孩子?还是我们的吗?

  孩子的一切,除了在我们视线之外的时间,剩下所有表现都是父母爱的方式外在呈现。潜移默化,孩子成了父母的缩小版、复制品,带着父母的认知模式、行为方式,处事原则,行走江湖......

  请问:你的孩子,还是你的吗?真是你心中想要的那个样子吗?

  结语:“推荐朋友们阅读克莱顿·克里斯坦森《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书中没有给出教育孩子的答案,只提供理论工具,答案要自己找。作者身患癌症,直面死亡,他尝试将哈佛商学院MBA课程理论运用于人生规划和生活。他把寻找幸福生活的过程分为争取事业成功,家人、朋友关系和谐,以及坚持正直自我”。这里,只涉及孩子教育问题,余下的朋友们自己去挖掘吧!


   【本文作者: 岁月如歌】

  【微信公众号:和你一起终身学习】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5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