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学习心得>

古文典籍学习心得:《道德经》之[观心修行]感悟(9)(2)

时间: 嘉馨975 分享

  道,只是按照自身本有的规律演绎着一切,万物皆是道的化现,所以本自无争。

  但这只是从道的本体上来说的。

  对于道所化现出的某一个个体而言,则可能会出现被[扮相]所迷的情况,那么就会因迷惑而执着,因执着而相争。

  而[圣人]呢,已经解除了对各种[扮相]的迷惑,看清了自身以及万事万物的真面目其实皆为道,因此而消除了迷惑,放下了执着,自然地展现出道的品格来:利万物而不争。而实际上,此时的万物已非彼时的万物,万法唯心所生,唯心所现,万物,亦不过是自心觉性的明光显现而已,何争之有?

  处众人之所恶:常言到,人向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水之所处,人所不喜。道亦如此,芸芸众生,更喜欢在花花世界里纵情地玩耍,有几个人愿意追求无欲无求、无为无争、至为平常的道呢?

  故几于道:老子借水喻道,借喻之后,还不忘说一句,水之善,与道之上善相比,只是有些接近罢了。老子其实是在提醒我们,他阐述的重点依然是[道]。

  老子在总体阐述完[上善若水]之后,进一步从多个角度分别来阐述[道之上善]。

  居,善地:道,居于何处呢?[善地],即圆满之地。地,《易经》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说,这个道啊,居于“圆满之地”,如大地一样厚德载物。其实,道没有固定不变的居处,道遍及一切,无所不在,道在万物之中,万物亦皆在道之中。

  心,善渊:道,其心如何呢?[善渊],如深渊一样,深远、广阔、空寂、沉静。这里说的其实是与道合一的圣人之心,接下来的五个方面,说的也是圣人之心。

  与,善仁:圣人之心,如何处世呢?与,即关系的处理。[善仁],充满仁爱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言,善信:圣人之心,其言如何呢?[善信],至真至信,符合于道。《金刚经》中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这是对[善信]最好的说明了。

  政,善治:圣人心,于政如何呢?[善治],顺道而为,自然任运,无为无争,无事太平。

  事,善能:圣人之心,于事如何呢?[善能],顺从规律,把握先机,无为无争,自然成就。

  动,善时:道心,如何起用呢?[善时],因时而动,因机而动,动亦非动,如如不动。

  夫唯不争,故无尤:其居无争,其心无争,其言无争,其政无争,其事无争,其动无争,因其无争,故无忧。

  《道德经》第八章[见]之总结:

  1)道的品格,善利万物而不争,去高就低,卑微自处;

  2)道,厚德载物,胸怀广阔,仁爱慈悲,至真至信,自然任运,无为无争。

  2、[修]、[行]

  本章内容侧重于在日常生活中体现道的品格,见、修、行融为一体,因此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1)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精进利众生同时为而不争,放低自己,保持谦卑之心;

  2)厚德载物,胸怀广阔,仁爱慈悲,至真至信,自然任运,无为无争,以道的品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明空如月

来源公众号:明空禅心

385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