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教育心得 > 教师读书感悟:童年的回忆

教师读书感悟:童年的回忆

时间: 晓晴1082 分享

教师读书感悟:童年的回忆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最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它们开得并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这段出自汪曾祺《人间草木》的经典语录,读着读着,就会体味到大师的语言风格:恬淡,质朴,亲切,充满生活的情趣。在这些诗意的语言里透露出诗人汪曾祺对世界万物的爱和悲悯。在他眼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在汪曾祺的作品里,我最早接触也是记忆最深的当属他的那篇《端午的鸭蛋》了。这篇文章是汪曾祺写的回忆性散文,文中有他对儿时的记忆,特别是对端午风俗的叙述,对家乡高邮鸭蛋扬名中外的自豪,还有儿时对鸭蛋的吃法和玩法,都在作者闲适自由,平淡有味的叙述中尽显出来。你能从他如话家常的语言里,感受到作者对家乡鸭蛋的喜爱,对故乡高邮的自豪与热爱,对儿时生活以及童真童趣的怀想。

  这篇文章构思巧妙,作者并没有在一开始就让他的鸭蛋出场,而是先介绍端午的种种风俗。在家乡风俗中,端午要吃咸鸭蛋。这就为鸭蛋的出场预设了合理的背景,接着又介绍了家乡鸭蛋的名声和吃法。作者的自豪感洋溢其中,而且幽默风趣。你从他的“曾经沧海难为水”,可见他对家乡鸭蛋的特殊情谊。在介绍吃法时,他使用了地方特色语言,显得亲切自然。例如用筷子敲破“空头”,我认为最妙的就是那个“吱”字了。随着筷子扎进去,“吱”的一声,红油就冒出来了,老是让我眼前呈现出红油往外冒,耳边听到吃咸蛋前咽口水的声响,真是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实在是妙啊!

  在他的笔下,选鸭蛋,玩鸭蛋也有了情趣。鸭蛋有蠢,秀气之形,鸭蛋壳还可以装萤火虫玩。这种自然的叙述,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充满童真童趣,也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我们当年那一大群孩子,不像现在的孩子,整天关在家里,我们有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也是在端午前后的日子里,大人们整天干农活,无暇管我们。这时,最快乐的就是一群孩子钻到桑树地里,摘桑枣子吃。桑枣就是桑葚,我们可以敞开肚皮,尽情享受这免费的美味。

  提起桑枣的味道,现在还是记忆犹新。桑枣要挑选着吃,这个我可是有经验的。根据桑枣颜色的不同,味道也就不同。青绿色的发涩,红色的酸,只有紫红色甚至发黑的才是最美味的甜。我们有的摘了大把大把的,放在衣服里兜着坐在树下吃,有的爬到树上选着摘,选着吃,还比着看谁摘得熟的更好,熟的更透,更美味,还有的边吃边玩躲猫猫,因为桑树是躲藏隐身的好处所。你会听到快乐的笑声回荡在整片桑树林。吃饱了,也玩累了,躺在树下休息,大家相视大笑起来。为什么呢?因为这才发现彼此的嘴上,甚至脸上,都留下桑枣发黑的痕迹,当然衣服上更多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指着,默契的又是一阵大笑。回家总免不了一顿数落,虽然这样,也抵不过吃的过瘾,玩的快乐,就连夜里做梦也是追逐打闹的情景。

  随着时光的流逝,儿时的伙伴已经各奔东西,也早已成家立业,那片桑树林早已变成农田。一切都在变,唯有那份记忆,那份留在心底的欢乐不变,只能靠回忆来体验那种美好。每次想起这些,心中就徜徉起无边的欢乐,会心一笑。

  读汪曾祺的“鸭蛋”,从文字里我能够感受到世间万物的可爱,风土风俗的淳朴,人情的至美,再次勾起我成长的记忆。说也奇怪,每个人对童年的记忆是最深刻的,我想可能是因为那些是生命最初的印象吧。我怀揣着那份纯真与美好,不断向前,虽有坎坷,坚强面对,因为人生就是一次苦旅,就是一次征途,我们不断走向成熟,一路风雨一路歌,成长着并幸福着!


  【本文作者:新沂市时集中学 董旭(微信公众号:乡村教育家)】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40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