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生活感悟:从“竹苞”说开去
语文老师生活感悟:从“竹苞”说开去
HK回归20周年,有人送上祝福,引用了“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这一句来自《诗经·小雅·斯干》。在《清朝野史大观》上就记载了一个相关的故事,和珅在宰相府内修建凉亭一座,需要一幅亭额,便求才子纪晓岚题字,纪晓岚本不愿写,后一琢磨,还是答应,题以两个大字“竹苞”。人们常以“竹苞松茂”颂扬华屋落成,家族兴旺。和珅得到纪昀的题字,大为高兴,就高高挂在书亭上。乾隆偶然有一次驾临和珅宅第,一见纪昀题字,马上就知道了纪昀是在捉弄和珅。他笑着对和珅说:“纪昀是在骂你们一家‘个个草包’呢。”不知道初中文化程度的童鞋是不是理解。
当然这是野史,不可靠,而且从文字的角度看,也不大能成立,也就是一个简单拆字游戏,附和到名人身上,当故事看看乐乐无妨。不过也证明文字运用的妙,可以戏谑,往往会有戏剧性效果。足见文字功夫不可小觑。
前些年姜大嘴理直气壮来一句:不要拿法律当挡箭牌。前几日陆铁嘴(请原谅全身敏感带的我只能尽可能小心翼翼的避免被河蟹)义正辞严来一句“历史文件,不具现实意义”被多少人嗤笑。复旦大学冯王韦(我不确定这位是不是也属于敏感词,干脆就拆字了,大家将就点)建议换种说法:某声明已经在某法中得到体现,我们大汉过去将来也都会依据它来搞定HK,不就既强硬,又体面呢?一言以蔽之,那些从小培养的假洋鬼子们传统文化水平太差,以至于隔三差五让大家都跟着蒙羞。
大处不可随便,校园里这样的戏剧处处可见,比如某日学校第二食堂门口打出招牌:“因为今日停气,本食堂先卖老师,后卖学生”。临时写的启事缺少了具体的主语,而且在谓语和宾语之间缺少衔接,才会让人喷饭,不过在食堂的氛围中表达不够准确反而能增进食欲,博食客一笑,何况也没人会跟食堂较真。
不过有的时候表达不够准确就容易让人产生错觉。
比如前几天监考,看到所在考场的原班同学写了则提示,“所有场次后”很容易让人误解,如果清楚的写成“请在最后一场考试结束后”,应该就清楚明了了。
学校在120周年校庆前夕,在一楼大厅挂出了许多学校名师的照片。在照片栏前面还写了一段前言。里面有两句话稍欠斟酌。第一句是“两鬓之间添华发,三尺讲台荡笑声”。两个句子对仗很工整,后面三个字构成动宾词组“添-华发;荡-笑声”,但是单纯看第二句则很容易习惯性看成偏正词组,就变成了“荡笑-声”,这样一来整个句子就显得有点尴尬的歧义:名师在三尺讲台之上洋溢的是一片荡笑之声。所谓歧义是指一句话有两种以上不同的理解,有些是词语引起的,有些则是语句结构划分不同引起的误解,很明显,该处没有顾及到结构表达可能引起的歧义。如果稍微更改下荡字,换成“漾”,就不会引起这样的误解。
我跟领导提及这个细节,结果被斥之为“就你们语文老师事多。”结果是我每天调侃身边那些“名师”同事们天天在讲台上“荡笑”。
这也许是职业病,不过我们都是母语的一份子,都有义务维护母语的美。尤其是书面语,表达准确是首要的,其次才是文辞。就像这段话里面的另外一句:“是那阳光融化冷漠的冰雪”。按照这个比喻,老师是阳光,那老师在三尺讲台之上面对的莘莘学子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学生就是“冷漠的冰雪”,深究之下,这个比喻的运用就欠妥,果真如此那学生的心倒是真的寒如冰雪了。
过了段时间,名师栏里就只有照片,没有只言片语,鸵鸟也是一种智慧。
【本文作者: 教育叶话】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