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的力量演讲稿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是否坚持,是否专注。可知专注的力量是很大的。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专注的力量演讲稿,供你参考。
专注的力量演讲稿篇1
我们一辈子拥有的时间不是无限的,我们能够做的事情也不是无限的,所以在不断探索世界、扩大眼界、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的同时,能够让自己专注起来,一心一意熟读几本书、一心一意学习一个专业、一心一意做成一个事业、一心一意爱一个人,未尝不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
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教科书就那么薄薄的几本,其他任何书籍几乎都是被禁止的,图书馆借不到,书店买不到,因此只能把教科书翻来覆去地读,用报纸认真地把书皮包起来,里面的书页都翻烂了,书皮还像新的一样;由于没有别的书看,语文书中的课文背了一遍又一遍,从《小英雄雨来》,背到《谁是最可爱的人》,又背到《阿Q正传》;到现在为止每一篇课文都还像刻在心上一样。现在回想起来,背过的大部分课文是适应政治形势的文章,好像白背了,要是当初就把中国文化中最美好的篇章都编到教科书里面,到今天一定还能用到,并且受益无穷。于是不禁想起了两件事,一是不知道现在的教科书到底编了些什么课文,如果现在的学生还能像我们当初背那些没有用的文章一样背出来这些课文,是不是能够受用终生;第二件事情就是古时候学生从小只背四书五经,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尽管刻板狭隘,但凡是背过的人一辈子都可以引经据典,出口成章,也成就了不少像苏东坡、王安石这样的伟大人物。当然现在的学生除了语文,还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等学科,而且还必须学,不学就会落后于时代,结果是知识面比古人要广得多,但从熟能生巧到终生使用来说,则大部分学生都是为了考试学习,考试完了就忘了。学习不再是为了终身受益,过完了考试门槛,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像敲门砖一样扔掉了。
进了大学之后,我就再也没有体会过小时候一篇篇课文慢慢背,背出无限乐趣来的那种快乐。在大学里发现同学们像百米冲刺一样比赛着读书,读了一本又一本,大家不是比谁把哪本书研究透了,而是比读书的数量,只要能把书名、作者和内容概要记下来,能回到宿舍吹嘘就是胜利。结果在大学读了很多书,几乎没有哪本书中的重要思想能够信手拈来地引用。现在想来,要是在大学不那么虚荣地去追赶同学的读书数量,而是踏踏实实研究几本书,可能现在学问的境界和思想的深度就不一样了。林肯好像一辈子的床头书就是圣经和莎士比亚,别的书他都不读,结果心智同样伟大而广博;当然我不是说大家一辈子只读几本书就够,而是在广泛读书的同时,确实应该真正精读几本书,甚至背诵,达到心灵的领悟为止。在大学的时候,也曾经拼命学习英语,教科书学了一本又一本,结果学了很多年,英语水平还在洋泾浜的水平上;想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我们老师那一辈人,进入教会学校后就拿着一本圣经,翻来覆去的念叨,抛开宗教意义不说,几年以后一本圣经翻得烂熟,结果英语水平一辈子过关;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听到我们那些老师读英文时优雅的发音和充满自信的慢条斯理,打从心眼里惊奇,设想一下当时既没有录音设备也没有复读机,就能把英文讲得如此地道,那是一种何等迷人的状态。我们现在什么学习设备都有了,把英文学好却很难,是什么原因呢?是我们没有把注意力专注到一个点上,一个点都没有抓住,想要抓住全面当然会很难。所以现在有人问我英语怎么学,我常常一句话说完:把任何一本好点的教科书背得滚瓜烂熟就行,我没法说让大家把圣经背出来,否则大家会以为我是传教的呢。
现在的孩子们选择太多,对于他们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见多识广,机会众多,坏事是不再专心致志,常常三心两意见风使舵,不断改变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方向,结果最后就迷失了方向,也迷失了人生。我的一个朋友做过一个调查,看有多少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不喜欢,结果有一大半是不喜欢的;过去专业是被分配的,不喜欢情有可原,现在专业是学生自己挑的,不喜欢就已经不对头;但更加不对头的还在后面,很多同学因为不喜欢就换了自以为喜欢的专业,结果调查发现,在换过专业的学生中,依然有一半的同学对于自己换过的专业还是不喜欢;可见现在的大学生在众多的机会面前是多么地不知所措。回想起来,反而觉得我们那时的大学生活更加幸福,国家给你分配一个专业,你学也得学不学也得学,结果是不得不学会喜欢,后来很多人还成了专业领域的杰出人才。正像丘吉尔所说的那样,一个人不在于他喜欢做什么,而在于学会喜欢正在做的事情。任何一件事情获得成就,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有时候很多人喜欢一件事情是表面的喜欢,一旦要付出努力就会望而却步。我有一个朋友喜欢听钢琴曲,对于会弹钢琴的人羡慕得要死,后来终于有了时间有了钱,于是下定决心要学钢琴,请了很好的老师,结果两个月之后就彻底崩溃放弃,我问他为什么放弃,他说听到自己弹出来的刺耳的声音,神经病都快发作,对钢琴再也没有兴趣了,从此把自己对于钢琴曲的喜欢也消灭了。所以,我们喜欢一件事情和要真正做好一件事完全是两回事,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心血。我在开始做新东方的时候,是被生活所迫,所以谈不上喜欢做,有几个和我同时创业的人,最后都耐不住寂寞和辛苦,半途而废了,但我没有别的事情好做,人又不够聪明,所以只能坚持下来,最后歪打正着,做成了新东方,也喜欢上了新东方。
专注的力量演讲稿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曾经读过爱默生的一句话:专注、热爱、全心贯注于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获。是啊,我想,只有我们专注,全身心投入于科学知识的掌握,未知世界的探索,才能学而不倦,必将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成就美好未来。因此,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专注成就未来》。
想必大家都知道明代著名散文家宋濂程门立雪的故事吧!宋濂自幼好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有一次,宋濂为了搞清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没有气馁,而在几天后拜访老师,老师没有接见他。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时,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时,老师被他的专注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学问,不畏艰难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了学识渊博闻名遐迩的散文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过文臣之首”。
宋濂成功了,成就了美好未来。但是如果没有他的专注的求知毅力,没有他持之以恒的求学态度,就不会得到名师的指点,更不会成为轰动一时的散文家了。
有位伟人曾经说过: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是否坚持,是否专注。写出《资质通鉴》的大文豪司马光,警枕立志被传为佳话。小时候的司马光也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同伴的嘲笑和先生的责骂。于是,他决心改掉这个毛病,用圆木做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到床板上,自然惊醒。司马光用这个每天早早起床读书,专注认真,终于写出了《资治通鉴》,成为了一代文豪。
成功人士的身边,总是会有专注的身影的,如果没有专注,他的成功是不会长久的。所以说,专注在人的一生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他可以把一个凡人推向人生的巅峰!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神州大地上发生了许许多多因专注而改变人生轨迹的故事。我们依稀可以看到思想家顾炎武读破万卷书,在朦胧的月光下苦抄资治通鉴时的背影;我们的耳边还回荡着大诗人屈原在山洞里苦读《诗经》时那荡气回肠的声音;还有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专注于民族解放和祖国富强,抛头颅洒热血,开天辟地,克难攻坚,革命的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三座大山的推翻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抗日战争的成功到全国的解放;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到现代化强国的崛起。在世界的东方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是啊,专注可以使一个铁棒变成一个绣花针,专注可以是一个口吃的孩子成为著名的演讲家,专注可以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富强!专注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更要怀着积极向上的。
专注的力量演讲稿篇3
我想问一下大家,20XX是想更加专注的去完成实现自己的目标,还是要去设定很多目标,不知道大家倾向于选择哪个?(等大家回答完之后感谢听众)
大家都知道 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 而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专注的力量;我谈以下两点看法:
第一专注就是有效率:
我想问一下,大家手里如果有手机,又有电脑的时候,而又在干一件事情,但是老是觉得时间不够,我想问一下大家我们的时间都去哪里了呢?(有哪位朋友能回答一下,停顿一会等大家回答,感谢这位朋友的精彩回答)对了,就是一会QQ,一会微信,一会浏览浏览网页等都在我们不知不觉的精神分散之中溜走了;俗话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始终全神专一的人可免于一切的困窘。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如何利用好这有限的精力,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尽可能多的事,自然会从周围的人中脱颖而出。
第二成功的人,只是平凡的人多了一份专注:
我想问一下是10年设定10个目标的人容易成功,还是10年只做了一件事的人容易成功?(停顿一下)答案是肯定的就是后者。大家都知道,爱迪生一辈子都在 发明灯泡,所以他取得了成功!而莫言10年20年甚至一身都在从事写作,最终取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往近了说,我们的海纳川的老师为什么比我们成 功?为什么比我们厉害?因为他们在过去的5年,甚至10年都在专注的做一件事情就是“演讲,口才”。而正也是以为他们的专注我们选择了海纳川。
马克吐温说过:“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作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什么都想做的结果是什么都做不好,到头来就是一事无成。
最后:感谢各位朋友的聆听,祝愿各位在20XX更加专注的完成自己的目标,谢谢。
专注的力量演讲稿相关文章:
2.名人励志演讲
4.人生励志篇演讲稿
6.拼搏励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