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如何预防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人们对蛋白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陷入“怪圈”,这导致直肠癌渐渐成为肺癌之后,又一个危害国人健康的癌症。如何预防直肠癌呢?
一、直肠癌如何预防
1、合理的饮食结构是健康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要想保持肠道健康,就必须保持肠道的畅通。而肠道畅通则建立在合理饮食的基础上的。我们应该多吃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即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适当摄入脂肪和蛋白质,即肉蛋类;少吃或不吃腌制品。可适当喝些酸奶,摄入肠道有益菌,调节菌群失调,从而减少或避免肠道炎症的发生,进而降低炎症相关性直肠癌的发生率。如能配合适当的运动,效果更佳。
2、肠道不适需尽快就医
很多人容易忽视肠道的不适,比如便秘和腹泻等问题,其实这是非常不对的。中带血或黏液,腹胀、腹痛、下腹坠胀或不适感,原因不明的贫血或体重下降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求医,切不可乱用药。因为这些是直肠癌早期可寻的蛛丝马迹,应给予足够重视,摒除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
3、定期的检查是健康的保证
大量数据表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直肠癌的危害,提高远期生存率。这就告诉我们,要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我们要转变观念,定期体检,通过体检可以行之有效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直肠癌。体检的花销相较患病后的治疗费用显得微乎其微,但其收效却十分巨大。不仅可以免去根治性手术的巨大创伤,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甚至可疑无异于正常人。
二、直肠癌的病因有哪些
1. 家族遗传。
遗传性结直肠癌在结直肠癌体系中占有重要比例,临床上依据有无多发性息肉病,可将遗传性结直肠癌分为家族遗传性息肉病和家族遗传性非息肉病两大类。遗传性息肉病又可细分为遗传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错构瘤性息肉病,前者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Turcot 综合征(胶质瘤息肉病综合征)等,后者包括 Peutz-Jeghers 综合征(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息肉综合征)、家族性幼年性息肉病、Cowden 综合征(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Bannayan-Ruvalcaba-Riley 综合征等。两类遗传性结直肠癌的遗传方式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研究发现,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分别约占结直肠癌的 5%~15% 和 5%。
家族遗传性非息肉病结直肠癌诊断标准为:(1)家族中至少 3 人经病理确诊为结肠癌,且其中 1 人为其他 2 人的直系亲属;(2)必须累及连续 2 代人;(3)至少有 1 人结直肠癌发病早于 50 岁;(4)排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家族遗传性息肉病,是一种杂合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肠疾病,可有 100 个或更多的腺瘤样息肉布满结肠和直肠,5 号常染色体长臂上的一个突变的显性基因(FAP)是致病因素。研究发现此类患者往往 10~15 岁开始即出现腺瘤样息肉,如果不治疗, 几乎所有的患者在 45 岁以前均会发生恶变。
2. 饮食因素。
研究发现,高脂肪、少纤维饮食者,罹患结直肠癌的几率较高。剑桥大学曾经公布一项有关饮食与癌症的大型研究,接受调查者达 40 万人之多,结果显示,高纤维饮食能有效减低患上致命癌症的危险几率达 40%,特别是结直肠癌。而膳食纤维则能刺激肠的蠕动,同时也可缩短食物通过肠道的时间,减少粪便中致癌物质与肠黏膜接触的机会,将大便、毒素尽快排出体外。
更有研究证实,中国和日本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低于美国,但移民到美国的第一代即见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上升,第二代已接近美国人的发病率。此移民流行病学特点提示结直肠癌的发病与环境因素,特别是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众所周知,与中国和日本人不同,美国人喜吃高脂肪食物,而纤维素往往摄入不足。
另外,水果和蔬菜中除了纤维素能够有效预防结肠癌之外,所含维生素(A、C、D、E、叶酸)和微量元素可能有助于保护肠粘膜,部分研究表明它们可以使腺瘤患者的结肠上皮过度增生转化为正常。但具体机制是什么,目前仍不清楚。
3. 不良生活习惯。
研究发现,罹患结直肠癌的患者往往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常见的不良习惯有:(1)缺少运动;(2)吸烟及酗酒;(3)生活过度紧张。
肥胖患者除了饮食控制欠佳之外,往往缺少运动,很多人认为运动会使人更容易疲劳,其实不然。几乎所有进行定期科学运动的人都能够感到自己精力充沛,很少具有疲劳感,坚持定量科学的运动可以有效的提高人体多项重要生理机能,还能较好地控制体重,促进肠蠕动,有助大便排出,所以坚持运动对预防结直肠癌有益。
吸烟是大肠腺瘤的危险因素已经得到证实,而大肠腺瘤则是结直肠癌的高危癌前病变。
Am J Clin Nutr 杂志曾刊登过一项针对 87000 多名女性和 47000 多名男性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旨在找到结直肠癌与酒精之间的联系。在这项研究过程中,自 1980 年来,共有 1801 例结直肠癌患者通过随访被确诊。研究结果表明:有饮酒家族史的人每日摄入酒精量多于 30 克将大大增加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而没有饮酒家族史的受试者则未显示出酒精摄入和罹患结直肠癌之间的相关性。
生活过度紧张,可能导致严重的焦虑症,抑郁症,这些会造成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引起肠道蠕动减慢,造成食物残渣在肠腔停留时间延长,使得更多的致癌物被吸收,从而导致结直肠癌。另外,精神焦虑抑郁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失调,使其对某些突变的上皮细胞监视清除能力减弱。
4. 癌前病变。
(1)大肠息肉(腺瘤性息肉)。一般认为大部分结直肠癌均起源于腺瘤,故将腺瘤性息肉看做是癌前病变。一般腺瘤越大,形态越不规则,绒毛含量越高,上皮异型增生越重,癌变机会越大。研究证实,结直肠癌的发生步骤为正常肠上皮→早期增生改变→微小腺瘤→早期腺瘤→中期腺瘤→后期腺瘤→结直肠癌→癌转移。在这一过程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因突变被看做是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学基础。那么,腺瘤性息肉大概多久会转变为结直肠癌?研究发现,腺瘤 5 年,10 年,20 年发展为癌的几率分别为 3%,8%,24%。(2)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可发生癌变,癌变率与病程有关,病程越长,癌变率越高;还与年龄有关,发病年龄越小,癌变率越高。
5. 其他因素
胆囊切除。有研究发现,胆囊切除术后结直肠癌发病率升高,可能机制为胆囊切除后大便中初级胆汁酸含量降低和次级胆汁酸含量升高,初级胆汁酸在肝脏合成,包括胆酸(CA)和鹅脱氧胆酸(CDCA)。初级胆汁酸一部分在细菌作用下脱氧形成次级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DCA)、石胆酸(LCA)及微量熊脱氧胆酸(UDCA)。次级胆汁酸的 LCA 可以升高结直肠癌发病几率,而 DCA 可转换为甲基胆蒽,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
直肠癌如何预防
上一篇:中老年人驼背怎么预防
下一篇:脂肪肝怎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