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妥类药物作用机制
巴比妥类药物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剂,属于巴比妥酸的衍生物,其应用范围可以从轻度镇静到完全麻醉,还可以用作抗焦虑药、安眠药、抗痉挛药,那么巴比妥类药物作用机制是什么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巴比妥类药物作用机制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巴比妥类药物作用机制
抑制中枢神经的深度,一般与剂量成比例。小剂量起镇静作用,中等剂量有催眠作用,大剂量起麻醉作用。服用过量可引起昏迷,严重的可能致死;长期连用则可成瘾。
巴比妥诱导肝酶促使它本身迅速破坏,同时也使其他药物加速代谢,如香豆素类、氯丙嗪、氯霉素、多西环素、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及甲硝唑,而影响这些药物的疗效。巴比妥类使噻替哌的抑制作用加强,它们与酒精合用,则相互加强作用。这类药物使哮喘恶化。
巴比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1、催眠剂量的巴比妥类可致眩晕和困倦,精细运动不协调。偶可致剥脱性皮炎等严重过敏反应。中等量即可轻度抑制呼吸中枢,严重肺功能不全和颅脑损伤致呼吸抑制者禁用。其药酶诱导作用可加速其他药物的代谢,影响药效。
2、巴比妥类连续久服可引起习惯性。突然停药易发生“反跳”现象。此时,快动眼睡眠时间延长,梦魇增多,迫使病人继续用药,终至成瘾。成瘾后停药,戒断症状明显,表现为激动、失眠、焦虑,甚至惊厥。
3、罕见视力受累、色觉改变、结膜炎、眼睑下垂及复视。
4、偶见皮疹,可出现发泡性损害。梁昌黎报告苯巴比妥引起皮炎1例,停药后恢复;另1例重复多次用药发生剥脱性皮炎,因肝脾受损害死亡。樊毓麟报告苯巴比妥引起剥脱性皮炎5例,服药总量为0.72~1.29g,多数患者发热,出现皮疹并有粘膜及肝脏损害;3例表浅淋巴结肿大;5例中2例死亡。此外尚有7例因用苯巴妥而发生剥脱性皮炎。
巴比妥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急性间歇性卟啉症禁用这类药物,因可诱发危象。严重肺功能不全者相对禁用此药。颅压增高患者用苯巴比妥是危险的,初始是颅压下降,以后则突然增高而招致死亡。肝坏死患者的巴比妥的t1/z明显延长,如必须用此药时,应调减剂量。肾病、肝炎或老年人不需调整剂量。习惯用此药者突然停药是危险的,在早期可出现恐惧、肌肉无力、震颤、体位性虚脱、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在停药3~8天后可发生痉挛及谵妄。危险的 是误诊为癫痫而再给巴比妥类药物。妇女用药
尚未见有致畸者的报告,但因其抑制作用,反对妊娠妇女使用此药。如在近产期或授乳期服用此药,婴儿将出现镇静状态。
老年人用药
老年人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困难、夜间常醒或次晨早醒等失眠现象,对此处理,理论上宜用长效的苯巴比妥。但临床经验表明,老年人失眠最好避免使用包括苯巴比妥在内的巴比妥类药物,其原因如下:
第一、有些老年人对巴比妥类药物的耐受性差,常可引起严重的嗜睡,精神不振。
第二、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的老年人,常伴有较重肺功能不全,巴比妥类药物即使是小剂量,也可导致严重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严重者可造成肺水肿或呼吸麻痹,当属禁忌。
第三、老年人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而苯巴比妥由肾脏以原形排出,易使药物排泄减缓,血浆半衰期延长,因而老年人用巴比妥类易引起意识障碍和共济失调等中毒症状。 第四、少数老年人使用该类药物后,可能出现一些异常反应,即表现为兴奋而不是抑制,如烦躁、失眠、恶梦,甚至精神错乱。
综上所述,老年人慎用或不用巴比妥类药物为好。实际上失眠原因甚多,针对失眠,首先消除引起失眠的原因,才是根本的治疗方法。比较之下,安定、硝基安定等对老年人失眠的治疗更加安全有效,可以取代巴比妥类。
猜你喜欢:
1.多塞平的不良反应
4.药物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