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类药物不良反应
磺胺类药物中的复方新诺明是常用的抗菌消炎药,自1935年问世以来,以其抗菌谱广、价格低廉等特点,在我国尤其是农村中普遍使用,那你知道磺胺类药物不良反应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磺胺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磺胺类药物不良反应
难吸收的磺胺药物极少引起不良反应。易吸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占 5%。
①过敏反应。最常见为皮疹、药热。一般在用药后5~9天发生,特别多见于儿童。磺胺药之间有交叉过敏,因此当病人对某一磺胺药产生过敏后,换用其他磺胺药是不安全的。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长效类磺胺药由于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停药数天血中仍有药物存在,故危险性很大。
②肾脏损害。由于乙酰化磺胺溶解度低,尤其在尿液偏酸时,易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引起血尿、尿痛、尿闭等症状。为预防此毒性反应的发生,可采取下述措施来预防:加服碳酸氢盐或柠檬酸盐使尿液碱化,增加排出物的溶解度;大量饮水,增加尿量,也可降低排出物的浓度;老人和肾功能不良者应慎用。
③造血系统的影响。磺胺药能抑制骨髓白细胞形成,引起白细胞减少症。偶见粒细胞缺乏,停药后可恢复。长期应用磺胺药治疗应检查血象。对先天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者可引起溶血性贫血。磺胺药可通过母体进入胎儿循环,与游离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使游离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核黄疸。对孕妇、新生儿尤其早产儿不宜使用。
④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反应。多由于磺胺达到足量所致。
磺胺类药物的正确使用
磺胺类药物具有较广的抗菌谱,而且疗效确切,性质稳定,使用简便,价格便宜,又便于长期保存,目前是仅次于抗生素的一大类抗菌药物。特别是高效、长效、广谱的新型磺胺和抗菌增效剂合成以后,使磺胺类药物临床应用有了新的广阔前途。为了更好地应用磺胺类药物,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正确掌握用药剂量 首次用药量或第1天用量要加倍,以后的用量为维持量。拌料一定要均匀,对急性病例也可以用针剂注射给药。
2 注意交叉耐药性 细菌对磺胺类药物有交叉耐药性,如使用某一种磺胺药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后,不要用其他磺胺类药,而应使用抗生素或其他化学合成抗菌药,以免延误病情,增加用药成本。
3 用药期间应充足饮水 用药期间必须供给充足的饮水,以防止析出磺胺结晶而损害肾脏。
4 发现中毒立即停药 供给充足的饮水,在饮水中可加入0.1%~0.2%的碳酸氢钠或0.5%的葡萄糖液;也可在饲料中加入0.05%的维生素K3,或在日粮B族维生素用量提高1倍。中毒严重的鸡,肌注维生素B121~2μg。
5 慎用磺胺类药物 凡属肝肾功能减退、重症溶血、贫血、全身性酸中毒病症,应慎用。
6 合理使用抗菌增效剂(TMP)抗菌增效剂与磺胺类药物并用时,具有增效作用,一般TMP与磺胺类药按1∶5的比例使用,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降低用药成本。
7 注意配伍禁忌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在一起使用,必须经兽医技术人员许可,避免用违反配伍禁忌而影响治疗效果的药物。
8 加强饲养管理 磺胺类药物只有抑菌作用,没有杀菌作用。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病禽机体的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