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孕育百科>育儿宝典>婴幼儿早教>

婴儿时期的早期教育误区_婴儿早期教育有什么误区

时间: 晓敏706 分享

  从新生儿降生,年轻的爸爸妈妈就注入了全部的爱,婴儿时期的早期教育有什么样的误区呢?婴儿时期的早期教育误区这个问题由学习啦小编来为您解答!

  婴儿时期的早期教育误区

  误区一:宝宝出生后一定要绑腿

  胎儿在子宫里是呈蜷曲状的,双腿出生时略呈“O”型是正常的,而长大后“罗圈腿”的形成是因为缺钙或者错误的行为姿势所造成的,与是否绑腿无关。在新生儿出生后,他们需要挥动小手、小脚来认知自己的身体,而随着身体发育及钙质的吸收,他们的腿会自然长直的。新生儿绑腿是非常错误的做法,既妨碍婴儿的运动,也可能导致体温升高,甚至髋关节脱位等情况。所以要给小婴儿穿宽松的衣物,尽可能给他更多运动的空间,而且还要多俯卧,让孩子有更多的运动机会。

  误区二:宝宝睡出平头才好看

  所有新生儿的后脑勺都是圆形的,有些老人说睡成平的才好看,但国际脑科学家认为,强行将孩子的头骨由圆型睡成平头,会改变大脑内部的空间,对大脑发育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切不可给新生儿刻意睡平头。6个月内的宝宝鼓励仰睡,但是要在有监护人的情况下定时左右轮换,6个月后的宝宝如果喜欢白天俯卧睡眠也是可以的。暂且不说平头是否美观,就单论美观和脑发育之间做选择的话,相信家长一定自有选择。

  误区三:左撇子一定要纠正

  婴儿在2岁半以前主要发育右侧大脑,所以很多婴儿喜欢用左手,家长误以为自己的孩子是左撇子,就强行要求孩子使用右手,这会导致婴幼儿的大脑发育混乱,而孩子形成左右利手基本要到上学以后才会定型,所以不要人为干预孩子使用哪只手。而如果人为干预有可能导致大脑功能混淆,形成口吃。而左利手的人在生活学习中,除了写中文字不太方便之外,不会有任何不便,而右脑发达的人,在想象力和创造力上也可能会发展得更好。所以千万不要矫正孩子使用哪只手(除写字应该使用右手)。

  利手,是指一个人日常生活中做技巧性活动时习惯使用的那只手。习惯于用右手称为右利手,习惯于用左手称为左利手。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对18593人的调查结果表明,右利者占91.51%,混合利者为8.26%,左利者仅为0.23%。低于西方国家的平均最低左利手比例。

  误区四:让宝宝与大人同睡

  中国家庭普遍会从一出生就把宝宝放在大人床上同睡,主要是觉得照顾方便、避免孩子踢被子、利于培养亲情等,却不清楚这种做法会有很多负面影响。

  大人身上会携带细菌,可能大人不会感染,但是孩子免疫力低,很容易感染;晚上宝宝一醒家长就抱,孩子很难学会自己入睡,结果是孩子大人都睡不好;宝宝出生就跟大人睡,但是大了要分床时,孩子心理上很难接受,会有恐惧感;跟大人同床的宝宝依赖心理更强,独立性更差。

  良好的睡眠习惯应该是:从出生就应该独睡(如果不能单独一个房间至少单独睡小床,并与父母大床保持距离)。

  误区五:宝宝学走路越早越聪明

  有些老人认为孩子走得早说明孩子聪明,其实目前没有此类的研究支持这一说法,但是却有研究证明,没有经过爬行阶段的孩子,他的运动能力、协调性、空间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婴儿从匍匐爬行到手膝爬行,由扶物行走再到独立行走。期间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宝宝却经历了从全身着地再到直立行走的飞跃,无论从肢体的支配能力再到平衡能力都有非常惊人的变化,所以这一阶段切不可错过,更不能让宝宝过早地用学步车或者牵手走路。

  误区六:只有新生儿才需要抚触

  新生儿对自己的身体和外部世界几乎一无所知,他们需要我们对他们皮肤的触摸去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并且要轻轻的摸、捏、揉、拍等,使用多种手法和力度,让宝宝能够从自己的皮肤、肌肉、韧带都收到各种不同的信息。而抚触是非常好的情感交流手段,经常被抚触的宝宝更有安全感、更愉悦,所以如果可以,爸爸妈妈应该尽可能地延长抚触时间,至少到6岁。

  误区七:宝宝吃手、啃玩具 一定要制止

  新生儿出生时不知道自己有手有脚,需要通过感觉去学习,而婴儿的口腔是非常敏感的,口和手之间还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婴儿吃手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在1岁半之前吃手都应是被鼓励的,不能用打骂、涂黄连等手段阻止,否则将来孩子会在不该吃手的时候执著地吃手,而且成为心理依恋。所以应该把婴儿的手及玩具洗干净,让他们尽情地啃。

  误区八:宝宝睡眠时间够了就行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早睡、晚睡没关系,时间够长就行。但每天晚上十点到凌晨两点是宝宝分泌生长激素最重要的阶段,这四个小时分泌的激素是全天分泌总量的3/4,关乎孩子身体、大脑及免疫系统的发育,而生长激素要进入到深度睡眠才能分泌,所以宝宝最好9点入睡。

  误区九:抱着宝宝睡觉

  很多家长知道宝宝睡眠很重要,所以每天定时定点哄睡,先是喂奶、然后是抱着溜达、然后拼命摇晃,所有办法都用尽了宝宝总算是睡着了,但大人也快累虚脱了,而半夜宝宝再醒来,所有的工作还要从头来过,大人受罪孩子哭累。其实不是我们的宝宝睡觉难,而是首先要保证白天充分的运动(这一点极其重要),白天不要过度睡眠,尤其午觉不能太晚;其次,不要把睡觉和吃奶、摇晃、走路变成睡觉所必需的刺激,否则宝宝会把这些辅助手段变成睡觉的条件反射,即没有这些动作他们不能睡觉,所以半夜醒来就全套重来。而正确哄睡方式应该是:

  晚8点洗澡、抚触、喝奶、喝点水漱漱口;8点半让宝宝躺在自己的小床上,爸妈陪在旁边,尽量不进行身体接触,听音乐、讲故事;半夜宝宝醒来,开始翻腾或者哼唧时,爸妈检查宝宝是否需要小便并且解决后,将其放回原处,让他自行入睡。如果宝宝已经养成了不好的睡眠习惯,爸妈要适当地过渡一段时间。如果采取太过强硬的方式,宝宝可能很难立刻改善。但记住:长痛不如短痛,所以还是积极改善睡眠方式最重要,不要为了姑息一个晚上,而每天重复痛苦的催眠过程。

  误区十:早教是对宝宝而言的

  婴幼儿认知自我、认知世界、学习各种技能,都是需要大量重复的,每个动作、每个词汇、每个新事物都需要300次的重复才能完全掌握。所以,一周一个小时的早教课程对孩子直接的作用的确不大,因为即使是学习能力更强的成人,学习一个新单词后7天不碰,也会忘得干干净净的。因此得出一个结论——一周一次的早教主要对象并不是孩子,而是他们的父母。老师在课程中虽然带动孩子和家长一起活动,但是直接作用于孩子身上的效果毕竟短暂,而老师讲解的安全、科学的游戏方法及其重要的作用,恰恰是传达给家长的。家长充分掌握后,回家每天给孩子做重复性的训练,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教孩子玩7个语言小游戏

  1.看图说话

  找宝宝喜欢的图画书,根据画面内容,向他提一些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比如,“小鸭子自己跑出去玩,找不到家,它哭了。宝宝想出去玩该怎么办啊?”也可以让他自己画画,然后让他解释自己画的是什么。这不仅是很好的对话练习,也是在教宝宝处理简单的问题。

  2.念唐诗

  很多唐诗都朗朗上口,很适合宝宝念。如《咏鹅》、《悯农》等,都是孩子喜欢并且很容易背诵的。注意,不要强迫宝宝理解,只是把它当作一种良好的语言练习方式。

  3.指脸谱

  你和宝宝面对面坐着。你提出一种器官的名称,如鼻子,让宝宝指出来。反应要快,否则要受到惩罚,如刮鼻子等。可以互换角色来玩,练习宝宝对词语的反应能力。

  4.猜迷取物

  你先描述一件东西的特征,要浅显易懂。让宝宝根据你的描述做出判断,把物体取来。比如,你想让他拿球,可以这样说:“有一个东西圆圆的,这么大(配合做手势),一拍还会蹦起来,你给妈妈拿来吧。”这可以锻炼宝宝的语言理解和分析判断能力。

  5.讲故事

  选择一则简单的故事,先讲给宝宝听,讲完后再让宝宝复述一下。开始时,你说一句,让她复述一句,渐渐地,你只要说出开头,让宝宝说后面的内容,甚至完整地讲出来。这可以培养孩子的表达、记忆和想象力。

  6.耳语传话

  妈妈先在宝宝耳边小声地说一句话,让他传给爸爸,再由爸爸传给妈妈。看看宝宝是否听懂,并能正确地传话。开始先说两三个字的短句,逐渐加长句子,增加难度。这种游戏有神秘感,宝宝会很喜欢。

  7.介绍相册

  很多宝宝都喜欢看自己的相册,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可以让宝宝根据相册给客人介绍:这是谁,那是谁,在干什么等。这可以锻炼他的表达能力,扩大词汇量,还可以帮助他回忆经历过的事情。

  看了婴儿时期的早期教育误区的人还看了:

1.幼儿早期教育存在的误区

2.早期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3.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4.有关婴幼儿早期教育研究论文

5.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存在的误区

婴儿时期的早期教育误区_婴儿早期教育有什么误区

从新生儿降生,年轻的爸爸妈妈就注入了全部的爱,婴儿时期的早期教育有什么样的误区呢?婴儿时期的早期教育误区这个问题由学习啦小编来为您解答! 婴儿时期的早期教育误区 误区一:宝宝出生后一定要绑腿 胎儿在子宫里是呈蜷曲状的,双腿出生时略呈O型是正常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1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