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标准_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
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没有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焦虑、忧郁、过度紧张等。心理健康的标准这个问题由学习啦小编来为您解答!
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
1、智力标准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条件,良好的智力水平是一切社会人学业成功、事业有成的心理基础。用IQ值来表示,智商≥90为正常,上不封顶,<70为智力落后。智力不正常的人心理不可能健康,但是IQ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成就,IQ高也不能保证心理健康。因此,IQ高的人不要幸灾乐祸。
2、情绪标准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情绪稳定,而且还得心情愉快才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且情绪的变化应由适当的原因引起,还要与情绪反应的程度相适宜。
3、意志标准
是指人自觉地确定活动目标,支配自己行动,克服重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是成功做任何事情的阶梯,如果做事过于优柔寡断、徘徊不前、思前想后,或不计后果、草率等都是意志不健康的表现。
4、社会适应标准
较好的社会适应性主要包括:①具有较好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②能建立积极而和谐的人际关系,能适应周围的人际关系;③处理和应付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如作出决定、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情绪控制、心理换位、人际沟通等能力。
5、“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基本相符
研究证明,不能有效地面对现实、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要面对现实、把握现实,主动适应现实。
6、心理活动特点应符合年龄、性别特点
人的一生要经历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该年龄阶段的特点。
7、注意力集中度
注意力是一切活动取得成功的心理保证。如果一个人缺乏注意集中和保持稳定的能力,就不能很好完成有目的的活动,如儿童多动症,成人的焦虑抑郁症等都会存在注意力问题。一般5~7岁可连续注意时间约为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以上为30分钟,甚至更多。
8、人格健全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健康人格就是宽容、悦纳、善待他人,不斤斤计较、怨天尤人、百般挑剔,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正确评价自我,即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9、有独特的个性特征
在不违背大家的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独特的个性特征。
10、个人基本需求能得到满足
在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和法规的情况下,对个人的基本需求能得到满足。
早睡才能保持好心情健康
何时上床睡觉?每次睡多长时间?这些问题很可能会影响你的情绪,让你深陷焦虑的泥沼,无法自拔,宾汉姆顿大学(BinghamtonUniversity)的JacobNota和MeredithColes如是说。他们发现,与作息时间规律的人相比,睡眠不足的人和晚睡的人更易产生消极思想。
该研究发表在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的CognitiveTherapyandResearch杂志上。
据说当消极想法在人们脑海里挥之不去,人们就会陷入消极情绪中,就好像对自己的思绪失去了控制,过多地担心未来,沉溺于过去,总是胡思乱想。这种消极想法常见于患广泛性焦虑障碍、重度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的人群,而这类人群也往往会伴有睡眠问题。
此前就有过研究,它们将反反复复的消极思想与睡眠问题联系起来,这尤其体现在探究睡眠不足的案例中。Nota和Coles打算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反反复复的消极思想与实际睡眠时间的关系。
Nota和Coles对宾汉姆顿大学的100名成年学生进行了一系列问卷调查和两项电脑测试。通过调查学生为某事的担忧、纠结或者困扰程度这三个指标,衡量其消极程度。他们还调查了学生的作息规律,询问其是百灵鸟型还是猫头鹰型,也就是这些学生通常喜欢正常作息还是晚些时候才睡。
研究人员发现,睡眠不足且熬夜的人更易反反复复出现消极思想,认为自己属于猫头鹰型的学生也会如此。
Nota表示:“受消极思想困扰的个体确保在合适的时间睡觉,可能是一种廉价而易得的改善消极情绪的方法。”
该发现还指出,睡眠中断与反反复复的消极思想有关。因此,Nota和Coles认为,受消极思想困扰的人群在补充睡眠后,症状或许就会有所缓解。
Coles补充说:“如果进一步的研究能够证明睡眠时间与反反复复的消极思想有关,那将来就有望能找到治疗内化性精神障碍的新方法。睡眠不足与精神病理学关系的研究已经证明,临床上补充睡眠可以减轻精神疾病的一些症状。”
该研究是睡眠行为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的一部分,睡眠和精神病理学两者之间存在联系的证据不断涌现,基于这些发现,Nota、Coles及其宾汉姆顿大学的同事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睡眠信息帮助人们解决焦虑症问题。
心理健康的标准相关文章:
5.心理健康测试
心理健康的标准_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