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疾病大全>儿科>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时间: 小兰676 分享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A组的2、4、5、7、9、10、16型等,B组的1、2、3、4、5型等;肠道病毒71型;埃可病毒等。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较为常见。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手足口病预防措施,一起来看看吧!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1、吃熟食: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不要让孩子吃生冷食物。

  2、喝开水:不要让孩子吃生水。

  3、勤洗手:要勤剪指甲、勤洗手,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

  4、常通风: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家里要经常通风。

  5、晒太阳:肠道病毒71型病毒最怕紫外线,多晒太阳能有效消灭病毒。另外,家居物品如衣被等也要勤曝晒。

  手足口病传播方式

  1、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2、易感人群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3、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没有严格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容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手足口病发病原因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A组的2、4、5、7、9、10、16型等,B组的1、2、3、4、5型等;肠道病毒71型;埃可病毒等。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较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它灭活,但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以被迅速灭活,但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以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以存活1年,在-20℃可以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以长期存活。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相关文章:

1.小班秋季育儿知识手足口病

2.有关手足口病的护理论文

3.春季幼儿预防疾病措施

4.儿童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5.手足口病禁吃什么东西

6.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A组的2、4、5、7、9、10、16型等,B组的1、2、3、4、5型等;肠道病毒71型;埃可病毒等。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较为常见。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手足口病预防措施,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手足口病有后遗症吗
    手足口病有后遗症吗

    手足口病是有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有机会感染。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手足口病有后遗症吗,一起来看看吧! 手足口

  •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

  •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以下是学习啦小

  • 手足口病吃什么好得快
    手足口病吃什么好得快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应将患儿隔离,以免引起流行蔓延。宝宝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和水疱结痂。那么你知道手足口病吃什么好得快吗

4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