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中成药治疗脾胃湿热最有效
脾胃湿热,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胃运化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那么脾胃湿热吃什么中成药可以治疗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可以治疗脾胃湿热方剂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处!
脾胃湿热吃什么中成药
附子理中丸
药物组成:含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中药。
功能:口服每次6— 9克,每日3次。孕妇慎用。》》精彩阅读:三仁汤可治疗脾胃湿热
阿胶补血膏
药物组成:为阿胶、熟地黄、党参、黄芪、枸杞子、白术等,其冲剂、口服液等制剂功用相同。
功能:滋阴补血,补中益气,健脾润肺。口服每次15-30克,早、晚各1次,温开水冲服。本品为温补之剂。
人参健脾丸
药物组成:由人参、白术、甘草、山药、莲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陈皮、青皮、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实、薏苡仁、当归、枳壳等药物组成。
功能:健脾养胃,消补兼施。口服每次6-12 克,每日2次。
治疗肠胃湿热食疗药膳
一、清热祛湿粥
1、材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2、制法: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温热服食。
3、功效: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
4、用法用量:重汤煮2时许,取出候冷,旋暖饮之,常令微醉,不拘时候。
二、萆薢酒
1、组成:萆薢3两,杜仲(去粗皮,炙)3两,枸杞皮根(洗)5两。
2、制法:上锉细,用好酒5升干净瓶内浸,密封。
3、功效:风湿腰痛,及湿痹不散。
性味
苦,平。
①《本经》:"苦,平。"
②《别录》:"甘,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微温,味微酸。"
功能主治
利湿去浊,祛风除痹。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遗精,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湿热疮毒。
①《本经》:"主腰背痛,强骨节,风寒湿周痹,恶疮不瘳,热气。"
②《别录》:"伤中恚怒。阴痿失溺,关节者血,老人五缓。"
③《药性论》:"治冷风顽痹,腰脚不遂,手足惊掣,主男子臂腰痛久冷,是肾间有膀胱宿水。"
④《日华子本草》:"治瘫缓软风,头旋痫疾,补水藏,坚筋骨,益精明目,中风失音。"
⑤王好古:"补肝虚。"
⑥《滇南本草》:"治风寒,温经络,腰膝疼,遍身顽麻,利膀胱水道,赤白便浊。"
⑦《纲目》:"治白浊,茎中痛,痔瘙坏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相关配伍
1、用于膏淋,白浊,白带等症:萆薢能利水湿而分清泌浊,为治膏淋要药。常用于膏淋,小便混浊,白如米泔,常与乌药、益智仁、石菖蒲等同用,如萆解分清饮。(《杨氏家藏方))
2、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等症:萆薢能祛风湿,通络止痛,善治腰膝痹痛,筋脉关节屈伸不利。若偏于寒湿者,可与附子、牛膝等同用,如萆薢丸(《圣济总录》)。
3、治小便时下白,凝而如油,澄下如膏:萆薢、益智仁、石菖蒲、乌药。(《丹溪心法》)
注意
肾虚阴亏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薏苡仁为之使。畏葵根、大黄、柴胡牡蛎、前胡。"
②《本草经疏》:"下部无湿,阴虚火炽,以致溺有余沥,茎中痛,及肾虚腰痛,并不宜服。"
③《本草备要》:"忌茗、醋。"
④《本经逢原》:"阴虚精滑及元气下陷不能摄精,小便频数,大便引急者,误用病必转剧。"
脾胃湿热如何预防
脾胃湿热证的主要原因为上述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病变反复活动与发展的结果。其次也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嗜食肥甘油腻,嗜食辛辣,吸烟嗜酒等导致脾胃受伤,聚湿生热。
因此要预防脾胃湿热的发生,首先要积极治疗上述基础疾病。同时,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饮食有节,勿吸烟,勿饮酒等,尽量不吃厚味膏粱、海鲜。
调理脾胃时,还应兼以宣通肺气。因脾主运化水谷,化谷如沤,肺主布散精微输布如雾,脾需肺之协助,才能完成水谷精微的布散,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云:“脾主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主宣发肃降,脾胃主升清降浊,同司气机升降。
由此,治脾莫忘理肺,治肺必究其脾,临床用药应于健脾和胃之品中,酌加宣肺解郁之品,如杏仁、瓜蒌、麻黄等。
吃什么中成药治疗脾胃湿热最有效
上一篇:用中药方剂如何有效治疗湿热
下一篇:中医是如何调理湿热下注症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