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艾灸的好处有哪些
秋天是养生的季节!由于秋天早晚温差较大,所以很适合艾灸,那么秋天艾灸有什么好处呢?下面就不妨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了解下秋天艾灸的好处吧!
秋天艾灸的好处
中医养生认为天人合一,外界阴气重了,人体的阳气便容易出现不足,就会出现爱起夜、怕冷、腰背发凉等阳虚症状。所以,秋季养生适当补充机体阳气尤为重要,而艾灸作为古老的中医疗法,具有温阳散寒的功效,是不错的选择。
立秋之后昼夜温差悬殊,当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就会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液中的化学成分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大大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从而使得胃肠道免疫力下降,诱发腹泻等胃肠疾病。专家认为防治腹泻病,不妨试试艾灸绿色疗法。
艾灸对腹泻效果好
如在生活中出现轻度腹泻的症状,不要自行盲目禁食,而要根据自身情况适量补充水分和营养。很多人都认为“多吃多拉,不吃不拉”,便自作聪明地禁食,这无异于火上浇油,因为禁食只会加重体内脱水程度。因此,腹泻时更应多补充水分,特别是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牛奶、肉汤之类。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营养,可以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助于预治肠道传染病。
大家出现腹泻的情况时,不要盲目使用收敛药。因为感染性腹泻是自身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有助于病原体和毒素的排出。症状较轻者可以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来调理,症状较重者应当寻求医生的帮助。此外,儿童得了感染性腹泻,应该引起注意。儿童由于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往往延误治疗。如果外观是脓血便,家长就要高度警惕,可能是中毒性菌痢,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生命危险。
灸疗就是用艾炷、艾条等材料置于人体的一定部位,借助高温对特定穴位产生影响,用以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保健方法,具有补气温阳、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尤其对腹泻、水肿、痛经等功能性疾病,效果较好。
秋天艾灸的穴位
秋季养生,记住这两个穴位
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所以入秋后的保健,你不妨也试试艾灸。
在穴位的选择上,灸大夫推荐足三里和关元。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抗衰老的有效穴位,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的作用。
关元是任脉穴,在下腹部的前正中线上,采用仰卧的姿势,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条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经常艾灸此穴有培补元气补脾阳的作用,增强人体的抗寒防病能力。可用艾条做艾灸,每日艾灸足三里、关元穴各1次,每次15-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艾条缓慢沿足三里、关元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
秋天艾灸的作用
秋季艾灸养生正当时
秋季是艾灸的好时节,因为秋冬消耗人体的阳气多。这时候也很需要及时补充阳气!因此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也就是说,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
艾灸具有以下四个作用:一是调和阴阳,中医认为,人体阴阳的平衡状态是决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可达调和阴阳之功效;二是温通经络,驱寒除湿,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故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三是行气活血,消瘀散结;四是温肾助阳,补中益气。
秋季五行属金,为肺,易燥,多艾灸手太阴肺经穴位及肺腧,风门。防止寒气入侵,是养肺的重要环节。秋天艾灸背部的命门穴、腰部的肾盂穴、肚脐下的关元穴、内脚踝的太溪穴,能温经通脉,补肺虚效果好。
艾灸作为温热之品,具有很强的温阳散寒的功效,能够为人体注入正能量,使人体的阳气更加旺盛。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秋季是艾灸的最佳时节。
秋天艾灸的禁忌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下面,我们就具体去了解一下:
1.阴虚体质,阴虚体质的阴精不足,人容易火旺,睡眠差,不宜艾灸。
2.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3.面部或身体上的痤疮、急性湿疹、身发高热、局部皮肤破损的不能使用。
4.女性在怀孕和经期不能使用艾灸。
5.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忌灸。
6.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7.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温馨提醒: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平日容易有皮肤过敏者,宜先少量试用,观察其反应,如有痒、肿、红、痛等现象时应禁用。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
猜你感兴趣:
秋天艾灸的好处有哪些
上一篇:秋季保健养生要注意什么
下一篇:秋季饮食养生有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