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痛经的16种偏方
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者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两种。中西医都有很好的治疗痛经的方法,这里介绍一些民间治疗痛经的土方法。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治疗痛经的16种偏方,希望能帮到你。
治疗痛经的16种偏方
[方一:姜枣花椒汤]
生姜25克,大枣30克,花椒100克。将生姜去皮洗净切片,大枣洗净去核,与花椒一起装入瓦煲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汤。饮用,逐日一剂。
[方二:乌豆蛋酒汤]
乌豆(黑豆)60克,鸡蛋2个,黄酒或米酒100毫升。将乌豆与鸡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调中、下气、止痛功能。适用于妇女气血虚弱型痛经,并有和血润肤功效。
[方三:姜枣红糖水]
生姜、大枣、红糖各30克。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碎末,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具有温经散寒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以及黄褐斑。
[方四:山楂桂枝红糖汤]
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50克。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具有温经通脉,化淤止痛功效。适用于妇女寒性痛经症及面色无华者。
[方五:韭汁红糖饮]
鲜韭菜300克,红糖100克。将鲜韭菜洗净,沥干水分,切碎后捣烂取汁备用。红糖放铝锅内,加清水少许煮沸,至糖溶后兑入韭汁内即可饮用。具有温经、补气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型痛经,并可使皮肤红润光洁。
[方六:月季花茶]
夏季或秋季采摘的月季花花朵,以紫红色半开放花蕾、不散瓣、气味清香者为宜,泡之代茶。具有行气、活血、润肤之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方七:姜艾薏苡仁粥]
干姜10克,艾叶10克,薏苡仁30克。将干姜、艾叶加入适量的清水,一起煎煮。然后隔渣取汁,备用。薏苡仁加入大米一同煮粥。八成熟的时候,将隔开的汁水加入粥中,一起煮熟,即可食用。姜艾薏苡仁粥有化瘀、散寒、除湿的作用,适合于寒湿凝滞型的痛经。
[方八:黑木耳红枣饮]
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将黑木耳、红枣洗净。红枣去核,二味加水煮沸,去渣服用。具有补中益气,养血止血,美肤益颜功效,治疗痛经。适用于月经过多,贫血及身体虚弱者。
[方九:玄胡益母草煮鸡蛋]
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鸡蛋2个。将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鸡蛋熟后去壳,再放回锅中煮20分钟左右即可饮汤,吃鸡蛋。
[方十:芹菜牛肉粥]
粳米100克,牛肉50克,芹菜1根,盐少许。带根芹菜洗净,切末;牛肉洗净蒸熟,切成末。粳米淘洗干净,与芹菜末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粥。待粥熟时加入熟牛肉末,稍煮,加盐调味即可。
[方十一:益母草香附汤]
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鸡肉250克,葱白5根。将葱白拍烂,与鸡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饮汤,食鸡肉。
适用于痛经,并能光艳皮肤。
[方十二:生姜法]
生姜、生地各适量,酒。将生姜、生地分别捣烂取汁,以生姜汁炒生地渣,生地汁炒生姜渣,共研为细末。每服9克,温酒送下,每日2次。
阳虚内寒型痛经,证见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经量少,经色暗淡,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脉沉,苔白润,是民间常用治疗痛经的偏方。
[方十三:川芎鸡蛋法]
川芎5克、黄酒20毫升。鸡蛋2个。川芎、鸡蛋同煮,蛋熟后去渣及蛋壳,调入黄酒,汤蛋同服,每日1剂,连服1周。
经期或经后少腹绵绵作痛,经色淡红而量少的虚寒证。
[方十四:大葱法]
食盐、葱白各250克,生姜125克。上药共炒热,装布袋熨下腹部,药凉后可再炒热再熨。1日数次,每次30分钟。
虚寒为主的痛经。
[方十五:红枣法]
生姜6克、红枣10枚、红糖6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眼6~10剂。
气血虚弱型痛经,证见经后一二日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喜揉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或神疲乏力,或面色不华,或纳少便清,舌质淡,脉细弱。
[方十六:丹参白酒法]
丹参60克、党参30克、白酒500毫升,红糖适量。前二味入白酒浸泡30天,月经前加红糖调服。每天10~20毫升,每天2~3次,连服3~4天。
气血虚弱所致痛经,是民间经常用的治疗痛经的偏方。
治疗痛经的16种偏方
上一篇:中医治烫烧伤偏方大全
下一篇:治疗痔疮的11种个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