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中医知识>中医概念>解毒>

凉血解毒大黄的运用

时间: 苑如16 分享

  大黄亦名黄良(《吴普本草》)、(《药录》)、锦纹大黄(《备急千金要方》)、川军(《中药材手册》)等。味苦,性寒。入胃、大肠、肝经。功能:攻积导滞、泻热通肠、凉血解毒。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医家论药之大黄

  “凡蕴热之症,藏府坚涩,直肠火燥而大便秘;痈肿初发,毒热炽盛而大便结;肥甘过度,胃火盛而大便结;纵饮太盛,脾火盛而大便结,必用苦寒,以大黄可也。至若跌扑损伤,血有所淤,闭而不行,用桃仁、红花之剂,必加酒炒大黄。又有阳明胃火,痰涎壅盛,喉闭乳蛾,腮颊肿痛连及口齿,用清痰降火之剂,必加姜制大黄。若光明科以之治目,在时眼初发时,以之泻火可也;疮肿科以之散热拔毒,在红肿时解毒可也。”(《本草切要》)

  “大黄气味大苦大寒,性禀直遂,长于下通,故为泻伤寒温病、热病、湿热、热结中下二焦,二便不通及湿热胶痰滞于中下二焦之要药,祛邪止暴,有拨乱反正之殊功。”(《本草经疏》)

  “大黄,欲速者生用,泡汤便吞;欲缓者熟用,和药煎服。气虚同于人参,名黄龙汤;血虚同于当归,名玉烛散。佐以甘草、桔梗,可缓其行,佐以芒硝、厚朴,益助其锐。用之多寡,酌人实虚,假实误用,与鸩相类。”(《本草正义》)

  “大黄,乃足太阴、手足阳明、手足厥阴五经血分之药,凡病在五经血分者,宜用之。若在气分用之,是谓诛伐无过矣。”(《本草纲目》)

  “大黄,味苦,气香,性凉,能入血分,破一切淤血,为其气香,故兼入气分,少用之亦能调气,治气郁作疼。其力沉而不浮,以攻决为用,下一切癥瘕积聚,能开心下热痰以愈疯狂,降肠胃热实以通燥结,其香窜透窍之力,又兼利小便。性虽趋下,而又善清在上之热,故目疼齿疼,用之皆为要药。又善解疮疡热毒,以治疔毒,尤为特效之药(疔毒甚剧,他药不效者,当重用大黄以通其大便自愈)。”(《医学衷中参西录》)

  凉血解毒大黄的临床运用

  1. 治疗精神分裂症 生大黄62g、生石膏155g、生铁落31g、青礞石31g、芒硝31g、夜交藤31g、黄芩24g、黄柏24g,每剂煎3遍,取汁 200ml,每2小时服药1次,分6次温服。见泻不可加用止泻药,可多饮水,4 周为1疗程。治疗415例,总有效率为98.6%。〔四川中医 (创刊号):48〕

  2. 治疗内科急性感染性疾病 大黄15~30g、芒硝9g、玄参15g、甘草6g,水煎服,每次100ml,4小时后体温不降者,再服1剂,最初24小时内可服3剂。治疗急性肺炎57例,上呼吸道感染9例,急性细菌性痢疾33例,急性胰腺炎30例,泌尿系感染7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30 例。多数病例服药后3天内体温降至正常。〔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2;(2):90〕

  3. 治疗肺炎 大黄1.5g、芒硝9g、元参15g、甘草6g,水煎200ml,每日服1~2剂。治疗急性肺炎100例,疗效较单纯西药组为优。〔中医杂志 1988;(11):66〕

  4. 治疗咯血 大黄醇提片,每次2~4片,每日服3次,同时给予西药抗痨、消炎。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肺结核并发咯血25例,平均咯血量从治疗前的190ml 减少至30.36ml,平均止血时间4.4天。优于西药治疗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8;(11):26〕

  5. 治疗高脂血症a. 大黄研细末,装入胶囊,每粒含生药 0.25g。第一周每次服1粒,每日4次;以后为每次2粒,每日3次。1个月为1疗程。治疗30例,其中胆固醇高者治疗1疗程后,有21例平均下降30mg%;22 例甘油三酯平均下降44mg%,一般服用第2疗程时疗效最好。〔福建中医药 1983;(1):19〕

  b. 大黄醇提片,每次1片,每日3次口服。治疗高胆固醇患者49例,显效28例,有效5例,无效15例,加重1例。治疗高甘油三酯患者38例,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15例。〔中成药 1991;13(8):22〕

  6. 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 大黄粉(或片),每次3g,每日2~4次,温开水吞服。不加其他止血药,单用大黄,治疗100例,止血率达97%,平均止血时间为2.1天,平均用大黄19.1g。除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所致的出血外,其他内科保守止血,均可用单味大黄,疗效可靠。对脑血栓形成或脑溢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最为适宜。〔陕西中医 1983;(6):9〕

  b. 大黄粉,每次3g,每日3次口服。治疗20例,止血有效率为95%,完全止血天数平均为2.15 天。并发现虚、实型患者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且认为服用大黄粉后的排便次数增多(每天3~7次),并非大黄的副作用,而是大黄发挥止血作用的必备条件。〔江西中医药 1983;(5):10〕

  c. 大黄粉、白芨粉,按1:3比例配伍,研细过筛。胃痛加玄胡索、川楝子各等份,研细过筛。每次2g,每天3~4次,温开水吞服。治疗43例,全部治愈。大便隐血试验转阴时间平均为3.8天。〔中医杂志 1983;(8);53〕

  d. 生大黄、石花(为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瘤苔虫等的骨骼)等量,共研细末。分装胶囊,每次3g,每日3~4次,口服。治疗85例,临床治愈83 例,无效2例。以中、小量的出血疗效显著。平均止血时间为2.7天。〔福建中医药 1982;(5):28〕

  e. 大黄粉1.5g、白芨粉3g,温开水调成糊状,口服,每日2~3次。治疗胃热型、肝郁型的上消化道出血457例,有效率达95.81%。〔江苏中医杂志1983;(1):18〕

  f. 大黄糖浆,每次6ml(含生药3g)口服,每日3~4次。治疗胃癌、胃平滑肌瘤及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50例,有效率为94%。〔中成药研究 1982;(10):25〕

  g. 大黄末5g,沸水冲和至100~200ml,待水温降至40℃时作直肠内保留灌肠,每天2次。治疗17例溃疡病急性穿孔,治愈11例,中转手术2例。〔天津中医 1991;(3):37〕

  7. 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大黄粉 2g、白芨粉10g,以冷开水调成糊状吞服,每日3~4次。并配合补液、禁食。治疗5例,4例于用药10~48小时后未再呕血,血压、心率稳定;继续用药2~5日后,大便潜血转阴。1例因缺药,中途改用西药,家属拒绝输血而致休克死亡。〔云南中医杂志 1989;(5):38〕

  8. 治疗幽门弯曲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 大黄片(每片0.25g,相当于生药1g),每次3~4片,每日3次,饭后口服。治疗40例,用药1个月后,治愈 2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中医杂志 1991;(5):25〕

  9. 治疗幽门螺旋菌阳性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精制大黄片,每次3片,每日3次,饭前服用。慢性胃炎及球部溃疡4周、胃溃疡6周为1疗程。治疗50例(慢性胃炎28例,溃疡22例),症状缓解率为78.3%,慢性胃炎好转率为68%,溃疡愈合率为67.8%,HP 清除有效率为63.6%。〔上海医学 1992;(4):218〕

  10. 治疗急性胰腺炎a. 大黄30~60g,水煎,1~2小时口服1次。直至腹痛减轻,尿淀粉酶、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后减量。呕吐或腹痛严重者用大黄水煎剂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水肿型100例,全部有效。平均2天后尿淀粉酶恢复正常。〔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2;(2);85〕

  b. 生大黄粉9~15g,玄明粉15~30g,开水 200ml,分3次冲服,2~4小时用药1次,以泻为度。药后呕吐者停半小时再服。服1剂后,3~4小时无腹泻者,再给1剂。治疗100例,全部治愈。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平均为3.25天。〔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0;(2):15〕

  c. 每次用大黄煎剂30~60g(或冲剂25g,糖浆12ml,片剂10片),1~2小时1次,每日5~8次。口服。严重者加用大黄煎剂灌肠,针灸,或用阿托品、杜冷丁肌注,发热者加抗生素。待症状、体征消失后改用大黄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2次。治疗 266 例,痊愈25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7%。平均2天尿淀粉酶恢复正常,3天腹痛消失,5 天发热消退。〔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0;(7):1〕

  11. 治疗肝炎a. 生大黄30~50g(儿童减半),煎取200ml,每天1次顿服,以每天大便4~6次为宜,1周为1疗程。如大便次数过多,可停药1~2 天。治疗早期重症肝炎30例,成功23例。〔中级医刊 1983;(10):53〕

  b. 生川军(后下)15g,丹参15g,玄明粉9g(冲服),枳实9g,川厚朴3g,茵陈、金钱草各30g,水煎服,每周1~2剂。治疗急性重症肝炎23例,对改善腹胀症状有独特疗效,并能使胃纳增加,黄疸消退,腹水减少。〔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0;(3):15〕

  c. 生大黄50g(儿童 20~30g),水煎取液 200ml 顿服,每日1次,6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1天。年老体弱者服药2天,间隔1天。治疗80例,一般用药2疗程,平均用药16天,个别失水、消化道症状严重者输液1~2次。结果:肝功能恢复正常者65例;1月以内临床治愈者11例;治疗1月以上肝功能未恢复正常者4例。3个月后随访24例,无1例反复。〔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2):88〕

  d. 50%大黄注射液40~80ml,加入10%葡萄糖200~30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至血清胆红质小于5mg%后停药。治疗急性重型黄疸型肝炎80 例,分析其中69例单用本药之疗效,提示有较明显的降低血清胆红素、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的作用。〔中医药学报 1980;(3):25〕

  e. 大黄醇提片(精制大黄片),每次5片,每日3~4次口服。用药后如仍无大便,可逐渐加大剂量,以每天大便2~3次为宜。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 100例,全部有效。〔中医杂志 1990;31(9):35〕

  f. 大黄片(每片0.25g,相当于生药1g),每次0.5片,每日服3~4次。治疗婴儿肝炎26例,痊愈21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2%。〔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0;(6):19〕

  12. 治疗胆囊炎 大黄20~50g,木香20g,郁金20g,黄芩25g,茵陈25g,金钱草50g,水煎服,一日3次。治疗41例,全部治愈。〔吉林中医药1981;(3):33〕

  13. 治疗胆绞痛 生大黄10~20g,木香10g,加开水300ml,浸泡10分钟后频频饮服。治疗45例,显效(用药1小时内完全缓解或明显减轻者) 21 例;有效(胆绞痛在服药后1小时减轻,患者能忍受)20 例;无效(服药后胆绞痛未减轻或虽有减轻但患者仍不能忍受)4例。总有效率91.1%。〔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1;11(3):183〕

  14. 治疗胆道蛔虫 大黄600g,分为300g、200g、100g三次煎服,每天1剂,待水沸后放入大黄煎5分钟左右即可。服完后复查B超,然后给予噻嘧啶12片(每片0.1g),当晚和第二天早晨各服6片,低热患者可同时肌肉注射庆大霉素8万u,每天2次。治疗40例,服完3剂并配合上述疗法。1月后随访到37例患者未再出现腹痛,B 超未发现平行光带,痊愈率100%。〔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2;12(8):464〕

  15. 治疗胆结石症 生大黄片,每次0.6g,每日3次口服。治疗42例,并与口服维生素 E 组20例对照。大黄治疗组多在1周内开始排石,排石率为73.8%;对照组排石率为10%。〔中医杂志 1988;(1):66〕

  16. 治疗急性肠梗阻a. 生大黄研粉,成人每次9g,老人及小孩减半。用开水冲服或胃管注入,每日2次。治疗44例,总有效率为97.7%。一般服药1~3次可排气排便,腹胀腹痛缓解,胃肠功能恢复。〔陕西中医 1984;(8):33〕

  b. 生大黄15g 研末,糯米50g 炒至微黄后研末,两药混合均匀后,加入蜂蜜100g,调成糊状,成人1次顿服,儿童可1次顿服或数次分服。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30例,均获临床治愈,观察1周无复发。〔吉林中医药 1991;(2):15〕

  17. 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生大黄15g、吴茱萸6g ,浓煎至120ml,每次60~12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治疗3例,均愈,随访1.5~3年,均未复发。〔中医杂志 1988;(1):66〕

  18. 治疗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a. 生大黄 24~30g(1日量,幼儿酌减),每日2~3次,水煎服(用水量宜少,沸后不超过10 分钟)。治疗14例,除腹膜炎型2例及麻痹性肠梗阻1例疗效较差外,皆痊愈。一般用药2~6次后,腹痛明显缓解,中毒症状改善,便血、黏液血便转为稀水样便。〔福建中医药 1985;(1);36〕

大黄运用相关文章:

1.大黄的用法用量

2.大黄的应用

3.中药大黄的功效和用量

4.大黄的用法用量 大黄有什么宜忌

5.中药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6.中药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凉血解毒大黄的运用

大黄亦名黄良(《吴普本草》)、(《药录》)、锦纹大黄(《备急千金要方》)、川军(《中药材手册》)等。味苦,性寒。入胃、大肠、肝经。功能:攻积导滞、泻热通肠、凉血解毒。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医家论药之大黄 凡蕴热之症,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凉血解毒的大黄
    凉血解毒的大黄

    大黄功能:攻积导滞、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淤通经。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凉血解毒大黄的药理作用 : 1. 泻下作用

  • 可以解毒的白薇
    可以解毒的白薇

    白薇功能: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医家论药之白薇 白薇功用,善能杀虫,用之于补阴之中

  • 凉血解毒中草药之栀子
    凉血解毒中草药之栀子

    栀子味苦,性寒。入心 、肝、肺、胃、三焦经。功能:清热利湿、泻火除烦、凉血解毒、消肿止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 凉血解毒的栀子
    凉血解毒的栀子

    栀子亦名支子(《本草经集注》)、山栀子(《药性论》)、枝子(《唐本草》)、黄枝子(《江苏药材志》)等。功能:清热利湿、泻火除烦、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56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