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药物的副作用
降糖药是用于控制糖尿病的血糖状况,但是它也是一把双刃剑,给身体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那么糖尿病药物的副作用你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糖尿病药物的副作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糖尿病药物的副作用
1、一般来说优降糖、格列吡嗪、格列奇特、格列美脲,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瑞格列奈,罗格列酮,胰岛素等都是治疗糖尿病的药,众所周知,这些药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我们的血糖控制有帮助,但是对我们的肝肾功能却造成很大的损伤,所以建议以中医中药调理为主。
2、长期吃糖尿病药对身体的副作用很大,虽然能稳住血糖,但治标不治本,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病症,会加重肝肾的负担,也很难控制并发症。尽量减少吃药物的量,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坚持适度的运动。
3、长期服用口服降糖药物会对肝肾有损害,需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目前一般提倡早期使用胰岛素,胰岛素是目前最有效、最安全的降糖药物。另外,糖尿病的治疗要从5方面着手,就是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糖尿病教育、血糖的监测,有一环节做不好,都会到影响疗效。建议根据医生的建议科学服药,不可过量。
4、事实上,老百姓对西药存在一个误解,认为所有的西药都有肝毒性或肾毒性,其实现在很多的药物本身不存在这个毒性这一说法。比如二甲双胍,药物说明书里写明肾功能不好者要慎用,很多患者就认为二甲双胍有肾毒性,其实不然。当患者肾功能不全时,二甲双胍不能经肾脏排出,在体内蓄积可能导致严重的乳酸性酸中毒,但二甲双胍本身并不会损害肾脏,所以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是不太可能会损害肾脏的。
糖尿病药物的服用方法
对于磺脲类和格列奈类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来说,如果患者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或者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时,应严禁服用。为尽量避免其副作用,上述药物最好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同时,服用磺脲类药物时,如果在正常剂量的情况下,血糖控制仍不好,不应盲目加量。服药时要避免两种磺脲类药物的联合应用,否则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双胍类药物应在饭中或饭后服用,以降低消化道反应。对于严重贫血、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不能选择双胍类药物,以免增加出现副作用的危险。α糖苷酶抑制剂需要同第一口饭一起嚼服,以达到药物的最佳疗效。同时,此类药物有碳水化合物依赖性,服用时要注意适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对于患有胃肠道、肾功能不全以及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的患者,应禁止服用。而对于胰岛素增敏剂,肝肾功能不全和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慎用。
胰岛素增敏类药物多有胃肠道反应。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王志宏说,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类药物,双胍类主要是胃肠道反应(患者服药后会有恶心、食欲不振的现象)以及乳酸酸中毒(服用降糖灵后,患者会出现乏力、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的症状),还有一部分病人会有肝肾功能损害和过敏性反应以及大细胞性贫血。α糖苷酶抑制剂是通过延缓葡萄糖的吸收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由于自身不吸收,对全身的副作用就相对小一些,其最主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患者服药后会有腹胀、腹痛、腹泻和肠排气过多等现象,有报道说个别患者会引起严重的肝损害,但是临床上还比较少见。
而胰岛素增敏剂是通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最大的副作用是肝损害以及增加血容量,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定期检查肝功血象和血糖孙良阁还告诉记者,由于降糖药大多要在肝脏内代谢,然后通过肾脏排泄,因此会大大增加病人的肝肾负担。
虽然,目前应用的药物都已经通过了大量临床验证,肝肾功能无损伤的患者在常规用药范围内服用,一般不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但是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糖尿病患者还是要1至2个月检查一次血象和肝肾功能,一旦出现问题就要及时停药并进行保肝治疗,改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同时,为了更好地达到用药效果,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最好采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物联合应用。
糖尿病药物的误区
1、不控制饮食。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其目的是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以帮助其恢复功能。不控制饮食而想用多服降糖药来抵消,好比“鞭打病马”,是错误并且危险的。
2、根据自觉症状服药。血糖非常高,才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等典型糖尿病症状。不少患者因无明显不适,随意调节降糖药用量,导致血糖控制不力。
3、不定期复诊。有的患者不监测血糖、血脂和血压,不注意观察影响自己血糖、尿糖变化的因素,不总结自己的服药规律,而是人云亦云,跟风吃药。这是我国糖尿病患者较一些发达国家的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的主要原因。
4、该用胰岛素的时候不接受胰岛素治疗。
5、对口服降糖药的特点不了解。如一些磺脲类降糖药的药效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因此不能急于换药。并且,每种降糖药都有最大有效剂量。未用到最大有效剂量,不要早下结论。
猜你喜欢:
1.糖尿病用药常识
5.降糖药哪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