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的基础知识_生活必备小常识
防晒霜是作为夏天的必备物品,我们就来看看为什么要防晒,应该怎么使用和选择防晒霜吧,本文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
防晒的基础知识
一.为什么要防晒
大家都知道,防晒防的是紫外线。紫外线按波长可被分为UVA(长波紫外线320-400nm)UVB(中波紫外线280-320nm)UVC(短波紫外线100-280nm)三种类型。由于臭氧层阻碍UVC到达地表,所以日常生活中能够对人体造成影响的是UVA与UVB。
通常来说,一天中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紫外线的照射最强;如果按天气来说,天气特别晴朗,紫外线最强,其次是晴天、多云、多云、下雨,依次减弱;按月份来说,一年当中4月至九月紫外线照射最强;按季节就是夏季最强,冬季大概弱20%左右。所以在夏季中天气特别晴朗的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时紫外线最强。
UVB可到达真皮层,使皮肤被晒伤,引起皮肤脱皮、红斑、晒黑等现象,但它可被玻璃、遮阳伞、衣服等阻隔。UVA是令皮肤提前衰老的最主要原因,可穿透真皮层,使皮肤晒黑,并导致脂质和胶原蛋白受损,引起皮肤的光老化,并且这种影响是可叠加、可累积的、不可逆的,甚至引起皮肤癌。
二.防晒的多种方式
防晒的最优选择是宅„„次优选择是用质地紧密不透光、深色的衣服(所谓“透气的浅色的防晒衣”的时候五爷真的想说“忽悠,接着忽悠”)、阳伞、帽子、太阳镜、口罩等物理防晒手段来遮挡,并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间暴露在阳光下。接下来才是使用防晒霜。
但是有时候大家无法避免要暴露在正午的阳光下,比如上午11点半下课去吃饭、下午1点半去上课的路上,所以今天五爷就跟大家来看一下怎么选择和使用防晒霜。肯定有人会担心,这些防晒剂糊在脸上安全嘛?其实防晒这个事儿,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因为紫外线的伤害更大
三.如何使用防晒霜 说到防晒,不得不提防晒指数(Sun Protection Factor,SPF)的概念,即在涂有防晒剂防护的皮肤上产生最小红斑所需能量,与未加任何防护的皮肤上产生相同程度红斑所需能量之比值,简单说来,它就是皮肤抵挡紫外线的时间倍数。打个比方,就是如果你在某种阳光强度下1小时会达到最小红斑量,那你涂了SPF15 的防晒霜就可以让你在同样强度的光线下15个小时才达到最小红斑量(当然,这是在绝对理想状态下。事实上一天内你接受的紫外线强度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而且防晒霜也会随着汗水、擦拭、分解等原因消耗,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SPF衡量的主要是对UVB的防护能力。
理论上来说,SPF值越高,防晒效果越好。但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数据显示,SPF超过50后,防晒效果没有显著增强。具体来说,SPF50与SPF100的防晒霜在效果上只有1%的差别,也就是说SPF50的防晒霜可以阻隔98%的UVB而SPF100的防晒霜可以有效隔离达到99%。
根据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当所测产品的SPF值大于30,且减去标准差后仍大于30,最大只能标识为SPF30+,而不能标识实测值;当所测产品的SPF值大于30,减去标准差后小于或等于30,则最大只能标识到SPF30。因此,在国内的正规商场里是看不到SPF标示大于30的商品的,但一些进口防晒霜的SPF实际值大于30,具体多少就需要大家自行到网上了解啦。
防晒霜只有使用足量才能达到防晒效果。测定SPF值时,样品(防晒霜)的用量是2毫克/平方厘米。这意味着,实际生活中我们也要用到这个量才能得到商品所宣称的防护效果。一项人体实验的结果是,SPF与用量关系符合指数形式,即Y=ax。其中a为与产品标注SPF有关的常数,x为使用量。举例来说,如果你有一支SPF50的产品,使用标准用量一半时你将只能得到SPF7;若真的只用到0. 5毫克/平方厘米,它的SPF将下滑到2.5。所以如果用量使用不足的话,就相当于花了SPF50的高价钱买了一支SPF7.5的劣质防晒霜了。关于具体是用多少,先看看自己的防晒霜是偏欧美系的厚重膏状还是日系的稀薄乳液。欧美系的,差不多要1枚1元硬币大;日系最稀薄的乳液要2枚硬币的量(面部用量)。
评价UVA防护力的方法,因为各国直到现在也没有将防护UVA的指标统一起来,故而产品上标注也是五花八门。已有的UVA-PF(UVA Protect Factor,UVA防护指数)包括PA(又称PAF,日本用),PPD(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法国提出)等。虽然还没有人体实验进行测量,但从理论上分析,同种防晒霜对UVA的防护能力均与防晒霜使用量呈线性关系。
五种SPF30产品的UVA防护力与用量的关系
四.物理防晒VS化学防晒
防晒霜的成分分为两类,物理防晒成分和化学防晒成分。
物理防晒,顾名思义就是以物理的方式反射、散射紫外线,就像给皮肤撑起一把遮阳伞,避免紫外线中的UVA和UVB直接照射皮肤。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钛、氧化锌等矿物颗粒成分。其优势在于对紫外线中任何波长的光线都能做到很好的防护;在涂抹后能立即产生防晒效果,防晒能力基本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通常不会刺激皮肤印发敏感。其缺点在于质地偏于油腻、容易泛白、厚重不透气,由于二氧化钛、氧化锌都能吸收水分,所以涂抹后皮肤易缺水干燥。
化学防晒,原理是“吸收”——将紫外线吸收后再以一种较低的能量形态释放出来,避免其直接伤害皮肤。其优势在于其清爽舒适的使用感,轻薄不油腻。在盛夏时节“定量”防晒难免会觉得厚重,如果很难按标准用量使用防晒产品,只能提高防晒指数以实现理想的防晒效果,高倍防晒产品一般都采用了化学防晒成分。其缺点在于,:化学防晒剂一般在涂抹后20分钟左右才会发挥效果,防晒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逐渐分解,防晒效果就会慢慢下降,直至失效;由于其成分复杂,会增加皮肤敏感的风险;一些化学防晒剂在吸收紫外线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导致皮肤氧化。
那我们究竟是选择物理防晒还是化学防晒呢?相较而言,物理防晒剂本身更加安全,既不会分解也不会被皮肤吸收,因此纯物理防晒对于敏感肌来说是比较理想的防晒选择,另外针对婴幼儿设计的防晒产品大多也选择了物理防晒剂。
但相比起来,化学防晒成分虽然看起来生猛,但如果是在规定的限量内添加,最多相当于是“猛药”而非“毒药”。而且为了避免成分被皮肤吸收,很多化学防晒剂中都添加了隔离成分,减少对皮肤的伤害。如果皮肤本身比较健康,耐受性也比较强,不必对化学防晒剂敬而远之。
在挑选时需要注意避免的几种防晒成分:二苯酮-3(Benzophenone-3)、二苯酮- 5、二苯酮- 9(Benzophenone-5 、Benzophenone-9)、邻氨基苯甲酸酯(Menthyl Anthranilate)、对氨基苯甲酸(Padimate-O)。
市面上八成以上防晒产品都是结合物理、化学两种防晒剂,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达到理想的防晒效果,同时还能降低产品成本。
总结一下,五爷有几点建议~
1. 炎炎夏日,尽量避免被正午的阳光直接照射。
2. 涂抹防晒时一定要足量。
3. 如果觉得足量的话实在太厚重,对于非敏感性肌肤,可以使用理化结合性高倍防晒霜,略微减少一点用量。
4. 对于敏感性肌肤,只能老老实实选择纯物理性防晒霜了。
5. 涂抹含有化学防晒剂的防晒霜时,一定要注意经常补涂。
6. 注意涂抹防晒霜之前使用基础护肤,之后注意清洗干净。
使用防晒霜的方法
1. 先在额头、两颊、鼻以及下巴四个部位分区点上防晒霜,然后由内往外均匀地推开。
2. 在脖子上也要点上防晒霜,并利用手掌由上往下滴水不漏地将其推开。
3. 耳朵也不能漏掉,如上图那样像比划“V”一样夹住耳朵,均匀地在耳朵周围抹上防晒霜。
4. 还有鼻翼,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如上图那样用一手把鼻翼掀开后,另一手抹上防晒品即可。
5. 眼尾位置也要用小指轻轻点上防晒产品。
6. 除此之外,嘴角也不要忘了哦,只要在嘴巴张开后,运用中指粘取防晒霜上轻点嘴角即可。
7. 在眉骨上突出的位置,需要重复涂抹来加强。
8. 最后在脸部最突出的颧骨位置,同样需要再加强涂抹上防晒霜哦。
四大日常基础的防晒要领
四大日常防晒要领1 分次使用保证充足防护
事实上,只要不外出或长时间暴晒于阳光下,每日防护的重点一般在以上下班途中的数十分钟。可选择指数较高的防晒品(SPF25,PA++以上),将一次涂抹的量分为两份:出门前30分钟涂抹一次,等皮肤充分吸收、不再感到黏腻时,出门前再涂抹一次,即可基本保证途中的完备保护。
四大日常防晒要领2 巧妙混搭高低指数防晒品
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补充涂抹一次防晒,于任何人而言确实非常麻烦。其实,如果房间内装有足够的隔离防护措施,如紫外线隔离帘等,而且没有流太多汗的话,经常在室内的人并不需要一直反复涂抹高倍防晒品。
对有上妆习惯的人来说,可选择先搽图高倍透明防晒霜,出门前途高指数防晒粉底的方式,然后以具有同样效果的粉饼进行补充。如果不用粉底或不化妆,也可随身备一款防护较低的日霜(SPF15-25,PA+或++),在午饭后。下班前清洁皮肤后搽涂(可选择彻底洗净或者使用免水洁肤液)。由于日霜一般都具有较好的保湿、滋润功能,所以也能有效改善空调房间内皮肤干燥的问题。当然,如果需要外出,最稳妥的方法,还是提前搽涂上高倍防晒以保护皮肤。
四大日常防晒要领3 正确涂抹-顺序先后
选择物理防晒还是化学防晒一直是很多人非常关心的问题,事实上,目前大多数防晒品都是物理和化学防晒剂混合使用,如果不是特别敏感的皮肤,一般不必非指定纯物理防晒品。
需要注意的是,有极少部分的人对物理防晒品。需要注意的是,有极少部分的人对物理防晒剂过敏(但未必属于敏感皮肤对化学防晒也过敏),因此,在挑选防晒品时,应该先在而后、肘内的皮肤上进行测试,一旦出现敏感现象,就要及早去医院诊断找出致敏源并加以避免。
先防晒再抹其它保样品还是将其搽涂在护肤品最外层最有效?
不妨查看一下这款防晒品的主要成分:如果以亚佛苯酮(即Parsol1789,最常用的防晒剂)、Helioplex(Neutrogena的专利防晒成分)为主,可以将其直接搽涂在皮肤表面,待吸收后再涂抹保样品(最好出门前再涂一次);如果以氧化锌及二氧化钛为主(即通常意义上的物理防晒),则必须搽在保样品最外层。
四大日常防晒要领4 制定更完善的防护措施
生物防晒是前两年就提出的防晒概念,即除了皮肤表面的紫外线防护膜外,同时也在皮肤细胞形成一层保护膜,对细胞(特别是细胞膜和DNA)进行防护,最大程度上消除UVA的伤害。
最近,YSL的研究人员提出,如果想更好的抵御UVB侵害,预防晒黑,就应该更注重保护角质层细胞。研究发现,一旦受到阳光刺激,一个角质层细胞所分泌的黑色素就会影响到周围36个角质细胞,最后造成大面色素沉淀。
因此,想要得到更完善的防护,除了良好的防晒品,也应该考虑同时使用使用具有抗氧化、黑色素抑制等护理功能的保样品。对于成熟皮肤而言,白天不妨选择一款维生素C为主要成分的精华配合防晒品,抗氧化的同时预防色素过度分泌;夜间则以维生素A为主的产品保养修复紫外线伤害,预防晒后引起的细纹、松弛。
除了外涂,增加某些特定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摄入,也有助于提升人体天然的防晒能力。营养专家建议,增加新鲜果蔬尤其是橙子、石榴、草莓、西红柿、猕猴桃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的摄取,或者口服含辅酶Q10的营养补充剂,都能够对皮肤形成额外的紫外线防护,提高防晒成效。
看了“防晒的基础知识”的人还看了:
2.保湿基础知识
4.十大用光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