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中考辅导 >

中考物理复习不留漏洞的方法

时间: 於宝21274 分享

  每年的中考英语考核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根据考生的真实情况去变动的,所以复习资料和复习技巧的存在就十分重要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考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物理这门自然科学课程比较难学,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出个题目还是照样不会做。随着课改大面积的深入推进,各地中考的题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笔者研究了近几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全国各地省市中考题,预测今年的中考热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应注意的问题以供老师、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中考物理复习不留漏洞的方法

  一、复习要点

  1。 抓住基础知识。

  中考试卷中易、中、难的试题比例为3:1:1,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应是中考的重点,但近年来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形式发生了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摒弃了考查死知识的做法,而要求能在具体事件中辨认出该知识或规律。为此学生要做到复习细致,在广度上力争不留漏洞。

  2。 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那些最常见的生活现象最可能成为命题的素材。例如:去年涉及的“指甲刀上的杠杆、自行车上的力学”等。复习时同学们应在近两年的相关题目中了解此类题的出处、分类和答题技巧,更主要的是发现不懂的问题多亲自去做、去看、去想,快速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

  3。 重视开放型物理题的训练。

  《考试说明》中提到:考卷中要设置适量的开放性和综合性题目,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对于此类题目因初中知识程度有限,只能是浅层次地开放,首先要放下畏惧心理。从近两年物理命题中可看出,开放型物理题大致可分三类,即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条件和结论都开放型。对于开放型物理题常常没有现成的解答模式,而是要利用发散思维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分析。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练习中重视一题多解,不能浅尝辄止。

  4。 加大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提高。

  近几年中考物理题中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数量及分值呈上升趋势,掌握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类型及要求是解答试题的关键。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类型主要有:

  (1)考查对问题实验过程的感悟;

  (2)考查各种仪器在科学探究及实验中的作用;

  (3)考查科学探究中对实验数据的处理;

  (4)学生用一定的物理方法来探究实验;

  (5)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

  此部分的复习方法应在掌握一定的物理研究方法(尤其是控制变量法)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复习每个实验及相关的基本内容,然后带着疑问走进实验室进行科学探究,反复操作练习,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弥补知识上的不足。

  5。 提高收集、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生活中源随处可见,各种商品的说明、须知、用法及列车时刻表等都向人们提供着,善于迅速从资料中选择出自己需要的是人们在生活中应具有的能力,因此近两年围绕铭牌、说明书、数形结合——物理图象等命出了一些类题,应引起重视。考试中的给予方式可以是图表或文字,同学们要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大致步骤,平时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收集有益的能力,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

  6。 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同学们应把所学知识再分成专题进行复习。

  复习时要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摆脱“学科本位”思想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热点问题

  通过观察总结近两年的各地中考试卷,发现热点主要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关注最新科技发展,例如磁悬浮列车、火星探测器、神舟飞船等;

  (2)关注时事新闻;

  (3)关注估测能力,例如估计考场温度、估计自己上三楼的功率等;

  (4)关注问题的提出,例如试卷上给幅图片,让你针对图片所画内容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并解答。

  三、题型结构

  1。 近几年物理题型的显著变化是多了定性的简答题,少了定量的计算及死套公式的试题。学生对于陌生的简答题普遍存在着不知如何着手,解答不得要领的毛病,再加上简答题的题目很多,出题方式灵活,给中考复习带来一定困难。这里将这种题目的分类及解答方法简叙如下:

  (1)纵向分类。按照课本内容逐一理解概念,把题目归为:力的问题、运动问题、光的问题、蒸发问题、液化问题、浮沉、杠杆、安全用电问题等等。每类题目都有各自基本的答题模式。

  (2)横向分类。据解答方式不同,可把简答题分为:直接叙述题、用数学语言帮助解答题、需用图帮助解答的问题。对于此类题目学生要认真体会答题的顺序,理解每条答语与题目的联系,多做几道题目,多比较答案就能创造性地答好问题。

  2。 科学探究方法的考查“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获得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就是——科学探究。

  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十大考点总结

  重要考点之一:使用仪器的使用和识别

  主要包括试管、试管夹、烧杯、烧瓶、锥形瓶、集气瓶、滴瓶、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蒸发皿、水槽、量筒、胶头滴管、药匙、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玻璃棒。

  重要考点之二:化学实验简单操作

  固体和液体的取用、量筒的使用、玻璃仪器的洗涤、物质的称量、酒精灯的特点和使用

  重要考点之三:气体的制备、收集和检验

  (1)气体发生装置(固体混和加热型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型);(2)气体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向上排气法、向下排气法);(3)根据气体各自的性质进行检验。(4)实验装置合理连接,实验合理操作。

  重要考点之四:物质的分离

  物理方法(1)溶解(2)过滤(3)蒸发(4)冷却结晶

  化学方法(1)沉淀法(2)气体法

  重要考点之五:物质的鉴别

  (1)盐酸、硫酸的鉴别(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鉴别(3)碳酸根的鉴别(4)酸、碱的鉴别

  重要考点之六:练一练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B、用干冰灭火C、涂油漆防锈D、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煤气是否泄露。

  重要考点之七:溶液

  该重要考点分值为(2-4)分,近两年考题中该考点以考核学生的能力为主,在思维和分析能力上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做到理解运用。但在该考点的计算上的要求不是很高,基本上都是简单的计算。主要掌握溶液的概念、固体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溶液的配制、氯气消毒和明矾净水。

  重要考点之八:元素及其和化合物

  元素及其和化合物主要内容有空气、水、氧、氢、碳、常用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是化学学科中考(微博)的重要考点,该考点知识点多,内容广泛,分值也比较多,每年必考。它无论是在填空题、选择题,还是在实验题、计算题都可涉及到。要善于捕捉有用的信息,学会分类归纳,做到系统掌握,合理、灵活、综合的运用。例如:单质碳、氢气和一氧化碳,系统的记忆,它们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碳、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现象都是使黑色粉末变红;借助化学方程式,牢记物质的化学性质及现象等,这样有助于在该考点上获取高分。

  练一练: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盐A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滤渣中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在滤液中再加入钠盐B的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滤渣中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则A为________B为__________。

  重要考点之九:化学计算

  化学计算主要包括化学式的计算、化合价的计算、溶液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实验计算。近两年化学计算占总分的比率不高,计算难度降低,计算题都比较容易。同学们只要掌握好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通常情况下,决不会因为计算而难倒大家的。计算是容易得分的。

  重要考点之十:物质构成微粒的计量

  该考点只适用于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的考生,该考点的内容有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概念的计算,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的计算,使用新教材的同学要牢牢把握这一考点的内容,它是一定可得分的题目,也是试卷上必定出现的考点。

  中考物理极易考的十个“不一定”

  1。 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

  ①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

  ② 人的听觉是有一定的频率范围的,即:20~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如发生海啸、地震时产生的声波是次声波;而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如医院里的B超。对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无法听到的。

  ③ 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除了与频率有关外,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如果距离发声体太远,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后不能引起鼓膜的振动,还是听不到声音。

  2。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不一定下沉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有三种情况,下沉、悬浮、漂浮,到底处于哪种状态,与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有关:

  ① 下沉。根据F浮=Vρ水g和G=Vρ物g,因为ρ水<ρ物,F浮

  ② 悬浮。当该物体内部的空心所造成该物体的重力与它浸没在水中所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时该物体悬浮。(在挖空的过程中,浮力不变,重力逐渐减小)

  ③ 漂浮。当物体内部空心且空心较大时,该物体漂浮。(挖空的部分较大,使得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直至浮出水面,浮力再次等于重力)例如:钢铁制成的轮船。

  3。 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物体温度升高了,只能说明物体内部的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快了,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方法有两个。

  ① 让物体吸热(热传递);

  ② 外界对物体做功(做功)。

  例如:一根锯条温度升高了,它可能用炉子烤了烤即吸收了热量;它也可能是刚刚锯过木头即通过克服摩擦做功自己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4。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物体吸收热量,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物体内能增加,但我们知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是势能的总和。

  ① 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不发生变化,即分子势能不变,只改变了分子的动能,则物体的温度就会升高,如给铁块加热,铁块的温度升高;

  ② 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虽然都在不断的吸收热量,但温度并不升高,温度始终保持不变。非晶体吸热时,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都在发生变化,所以状态变化的同时,温度也升高。

  5。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

  第一,力有两个作用效果:① 改变物体的形状;②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不一定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第二,即使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物体受到力的共同效果决定的。① 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运动速度的大小或方向改变)。②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6。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该力不一定对物体做功

  力对物体做功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①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②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两者缺一不可。

  根据公式W=F·S得:有力无距离,不做功,所谓的劳而无功,最常见的现象是“推而未动”;有距离无力,不做功,所谓的不劳无功,最常见的现象是物体因惯性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时。

  7。 小磁针靠近钢棒相吸,钢棒不一定有磁性

  磁现象中的吸引有两种情况:

  ①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② 磁体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所以和磁体靠近相互吸引的可能是铁、钴、镍等物质,也可能是磁体。

  8。 “PZ220V 40W”的电灯,实际功率不一定是40W

  ① U实=U额=220V时,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P额=40W,此时灯泡正常发光;

  ② 而U实

  ③ 当U实>U额时,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P额,此时灯泡发出强光,寿命缩短易烧毁。

  9。 浸在水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浮力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之差,因为下表面浸入液体较深,受到的压力始终大于上表面,所以浮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上的。

  当物体的底部与容器底部紧密结合,无缝隙时(即相当于粘在了一起),物体不受向上的液体的压力,所以不受浮力的作用。

  例如:陷入河底淤泥中的大石头,三分之一的露出泥外即浸在水中,但石头不受浮力作用。

  10。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所受重力

  公式P=F/S,是计算压强的普遍适用的公式,而P=ρgh是专门用来求液体产生压强的公式,由P=ρgh我们可以看出,在液体的密度一定时,液体产生的压强仅与液体的深度h有关,再根据F=PS不难看出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是由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和容器的底面积决定的。

19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