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中考辅导 >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时间: 舒淇4599 分享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的时间里,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其实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中考语文成语知识点

1.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常用来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2.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3.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4. 黯然神伤:形容心中伤感,情绪低落。

5. 故弄玄虚:本意是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 6.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7.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8.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速:邀请。

9.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锅。沸:水开。鼎沸:

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10. 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度:考虑的意思。 11. 流光溢彩:形容色彩丰富,光亮夺目。 12.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罕:稀少。

13.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14.奔走相告:一边奔跑,一边告诉别人。 15.一张一翕:形容呼吸时一张一合。 16.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17.相映成趣:互相衬托。

18.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19.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

20.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22.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23.猝不及防:事情突然袭发生,来不及防备。

中考语文名著知识点

1、《西游记》

——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

作者:吴承恩(明)

(1)主要内容

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三部分组成。他们一路上降妖除魔历尽艰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2)主要人物形象

①唐僧:诚实善良,一心向佛,但胆小怕事,迂腐,鉴别能力差;

②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妖如仇;

③猪八戒:憨厚淳朴、作战勇敢、不畏妖魔,但贪吃好睡、滑稽荒.唐,有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

④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

(3)典型情节

①大闹天宫,

②真假美猴王,

③三调芭蕉扇,

④三打白骨精,

⑤猪八戒高老庄招亲,

⑥大战红孩儿,

⑦车迟国斗法,

⑧女儿国遇难…

(4)艺术特色

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

③善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5)启示或感受

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树立了目标,敢于面对,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实现理想。

2、《水浒传》

——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

(1)主要内容

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后失败的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的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2)主要人物形象

①宋江(及时雨):人民理想的忠义之士,起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领袖。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多谋善断,有军事、组织才能;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

②鲁智深(花和尚):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豁达明理,且脾气火爆。

③林冲(豹子头):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

④武松(行者):忠勇和正义的象征,勇士的典型,复仇的代表,刚正的义士。

⑤吴用(智多星):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3)典型情节

①宋江题反诗、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

②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倒拨垂杨柳。

③林冲风雪山神庙、误入白虎堂。

④武松怒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⑤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

(4)艺术特色

①全文结构雄伟完整,众多人物一个引一个,每一个英雄故事都像一篇英雄传记。

②叙事翔实精彩。

③语言通俗生动,塑造人物惟妙惟肖。

(5)启示或感受

我们应该像水浒中的英雄人物一样,疾恶如仇,伸张正义。但作品中滥杀无辜,歧视妇女等封建糟粕应该摒弃。

3、《骆驼祥子》

——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作者:老舍

(1)主要内容

主人翁祥子从农村来到北京,他老实、健壮,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他想用自己的双手实现自己的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最终被旧社会吃掉,变成一位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2)主要人物形象

①祥子: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洁、憨厚、坚强健壮的车夫,狭隘孤立的个人奋斗思想和残酷腐败的黑暗社会使他堕落为吃喝嫖赌、懒惰狡猾、自私麻木的行尸走肉。

②虎姐:具有二重性。一是有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另一是剥削者的意识已渗透她的灵魂之中,她想控制祥子,是家中的占有者,支配者。

(3)典型情节

①怒辞杨宅,

②曹家遇险,

③晦暗的地狱,

④最后的绝望。

(4)艺术特色

①善于描写老北京风土习俗、民情世俗,

②语言俗白凝练,

③独特的讽刺艺术。

(5)启示或感受

老实、健壮、坚忍的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后,变得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它不让好人生存。

1635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