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高考文言文与病句题的技巧与方法
做高考文言文与病句题的技巧与方法
在做文言文阅读题时,很多同学都会犯错,是因为看不懂还是因为翻译错误呢?其实,答文言文阅读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小编在此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看看吧!
做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五个方法
要理解中心思想
文言文阅读也是阅读,所以,首先就要弄清楚中心思想是什么?文章写的是哪些人、哪些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如果是议论文言文,就要了解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有哪些论据?
划分层次、结构
很多同学觉得划分层次比较麻烦,对于文言文来说恰恰要通过划分层次来帮助了解文章思想,文章结构,这样才能提升对材料的理解,降低出错率。
敢于直译
直译就是直接翻译,平时学习中,很多学生读古文都是“一边看文章、一边看译文”其实这样很不利于考试答题,因为,一旦到了考场同学们很容易失去答题信心,总觉得自己答的不对,所以,在平时要多练习直译,帮助提升文言文阅读理解自信。
多读几遍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当我们遇到不理解、不明白的文言文时,不妨先不看问题,静下心来多读几遍文章,或许从中能找到解题灵感。
围绕核心思想作答
在做主观题时通常会用这三种方式来回答:(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目的就是要围绕核心思想来回答,即使有一些瑕疵,也不会影响总体得分,但是,如果撇开核心思想,就会离题万里,不仅浪费了时间也得不到高分。
做高考语文病句题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道病句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B.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到30%左右
C.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航打好基础,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
D.当人类信息以指数级别爆炸式增长时,我们需要能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协助,帮助我们让生活更加便捷轻松。
答案:D
解析:A项"营造……形象"搭配不当;B项"在15%到30%"和"左右"重复;C项成分残缺,应为"并将成为北运河通航后一个重要的旅游节点"。
在现阶段的病句复习各位同学应该对这部分可能出现的考点和考纲要求有一个清晰翔实的了解。辨析并修改病句以考查学生能力为主,从近几年设题情况看,有以下特点:
一、《考纲》规定的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都是考查重点,通过分析往年的天津卷高考试题,我们发现考点集中在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以及结构混乱等四种类型设题上。
二、从试题材料来源看,高考试题中所选的病句一般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有代表性的句子;从试题的结构来看,每一道试题均从不同的方面来考查对病句的辨识与修改能力,同一种语病在同一题中一般不同时出现两次,即选择试题的每一选项中的错误设置分别代表一种病句类型。但在最近两年出现了两个选项涉及到相同考查点的情况。
三、语病题语言材料贴近时代,生活气息浓厚。
知识点辨析
搭配不当
主要出现在配对的句子成分之间。
1.主谓搭配不当
例:
①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
②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基本的变化。("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
①他在运动会结束后正式退出了运动员生涯。("退出……生涯"动宾搭配不当)
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
①教师肩负培养大批科技队伍的重任。("队伍"应改为"人才")
②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连滚带爬"不能修饰"脚步声")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
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
②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
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就是"谁也想象得出"。)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成分残缺或赘余
从单句的角度讲,成分残缺最常见的是由于在主语前滥用介词"对,通过,在"等,使句子没有了主语。也有缺谓语和缺宾语的现象。成分赘余主要是由于在句子中出现了重复的现象。
1.缺主语
例:
①通过努力的学习,使她的成绩得到很快的提高。(应删去"通过"或"使"。)
②对于不文明守纪的同学,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去掉"对于"或删掉"受到"。)
2.缺谓语
例:
①佛山市民都在努力为建设一个文明卫生城市。(结尾应加上"而奋斗")
②完成了任务之后,大家到餐厅夜宵。(应是"吃夜宵")
3.缺宾语
例:
①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
4.累赘重复
例:
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结构混乱
造成结构混乱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1.两种同义格式杂糅
例:
①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关键在于内因"与"内因起决定作用"同义,用一个即可。)
②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秸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要么用"主要成分是……等",要么用"是由……等配制而成的",不能将二者糅在一起。)
2.两个分句糅成一个单句
分句之间的停顿用逗号或分号,如果误用连接并列成分的顿号,就造成分句糅合的毛病。
例:
小张除跳舞外,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还得由她编导。("小张……兼任报幕"和"开场……由她编导"是两个分句,各有主语,其间误用顿号,"兼任"一词径直管到"节目",造成杂糅和搭配不当的双重毛病。)
不合逻辑
句子的意思违背了思维规律,不合事理。
1.概念范围不清
例:他把自己的母亲、家属接到这里来一起生活。
2.自相矛盾
例:他是多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3.一面对两面不当--发现具有两面意思的词语,如"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看前后是否对应。
例:
①一个关系到能否顺利择业的实际问题摆在他们的面前:必须会使用电脑,必须会驾车,外语必须达到四级以上。
②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③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4.多次否定引起混乱--发现句中有否定词,看它们是否因多次否定将意思说反了。
例:
①由于管理混乱,监督无力,全国各大酒厂不止一家没丢过上万份商标。
②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
③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
另外,有一些动词本身就有否定的意思或起到否定的作用,它的后面往往不带否定词语,如果带了,意思就会截然相反,例如下面两个句子:
例:
①为了避免不再发生考试作弊的现象,这个学期学校对学生加强了组织纪律教育。
②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5.主客倒置
发现句中有"对""对于""关于",看它们是否混用或主客是否颠倒。
例:
①关于这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霸王条款,中消协将分别给予点评,及时曝光。
②克隆技术、非典和禽流感这类概念对尚属幼稚的小朋友是陌生的。
③居里夫人这个名字对我国人民是不陌生的。
6.关联词语用错
发现关联词,看是否出现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错位等毛病。
例:
①我们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复习,就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取得好成绩。
②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做高考文言文与病句题的技巧与方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