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偷跑”何时休?对于奥数,真正的名师怎么看?
教育“偷跑”何时休?对于奥数,真正的名师怎么看?
在北京某公司工作的乔阳,最近很纠结。一方面,眼看儿子升入幼儿园大班,到了该考虑小学择校的问题了;另一方面,身边的家长朋友纷纷给孩子报了辅导班,提前学习识字、拼音、英语、数学等小学课程,这让还没开始行动的乔阳有点着急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的教育资讯,欢迎阅读!
起跑线上,教育“偷跑”何时休?
“其实我并没有认真考虑过,上辅导班对孩子到底有没有帮助。但大家都在互相比较孩子上什么班,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乔阳说,上幼儿园本身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再加上各类辅导班报名费,育儿的负担更重了。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满脸童真童趣的幼儿园小朋友已被推上高考的起跑线……”日前,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黄全愈在《中国青年报》撰文称,中国许多家长正有意无意地把“早学”“多学”当成了“早慧”。其实,“起跑领先”只是让孩子在裁判的枪声未响之前“偷跑”。
“不学吧,别人都懂你不懂,老师同学看不起,伤自尊。学吧,孩子又苦不堪言。于是,就像在球赛散场的人流中,你推我拥,身不由己地‘随大流’……”
如今,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压力,已经悄然提前到学前教育。家长心苦,孩子喊累,为何教育的“偷跑”依然大行其道?
从小“进补”折射社会焦虑
“刚开始教拼音的时候,一问才发现,班里有一半的孩子都学过了。”山东青岛的小学语文老师小于说,有的学生是零基础,有的却已熟练掌握,这种差别让自己在讲课时有些挠头。
而在2013年,媒体对上海市几所小学的调查也发现,超过半数的一年级学生已经在入学前学过拼音了。
事实上,针对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教育部早在2012年就曾下发通知,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但这反而促使幼儿园辅导班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乔阳说,到幼儿园接孩子的时候,时常会见到辅导机构的推销人员或报名传单,自然耳濡目染。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认为,目前一些社会机构以提前学习、强化训练为内容的入学准备培训大行其道,甚至一些地方部分大班幼儿春季学期处于“请假”的状态中。
幼儿园期间到底该不该提前“恶补”知识?实际上,教育部2001年起草、2012年修订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已经明确规定,对幼儿不宜进行强化技能训练,而是要鼓励孩子全面发展、善于表达、有求知欲。
对此,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网站近日刊文称,尽管本意值得称赞,但这一规定执行得并不理想,一些父母依然故我,延长幼儿的学习时间。尽管没有具体数据,但在2013年,一项对全国各地4万多名父母的在线调查显示,约一半的孩子在3到6岁间使用英语学习材料。另有数据显示,中国孩子因为写作业而睡眠时间减少的现象从3岁就开始了。
2013年,湖北武汉的“着急妈妈”曾一度引发教育界热议。这名家长几年内累计花费近12万元,先后为5岁半的儿子报了17个培优班,学习包括英语、数学、识字、声乐、画画、表演、手工等在内的多个课程。3年后,当记者再次采访时却发现,当年的神童,进入小学后却越来越厌学,逐渐变成了“中不溜”。
“着急”教育凸显机制难题
类似武汉“着急妈妈”的事例并不少见,甚至已成为“心急如焚”的中国父母的普遍现象。然而,“不输在起跑线”的期待,却往往变成摔倒在途中,或输在终点线的结局。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进入大学前,中国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等科目上的表现优于全球同龄人。然而却在进入大学时就已筋疲力尽,没有了继续努力的动力。
为何中国孩子与美国孩子年龄越大,差距反而越小?黄全愈认为,在孩子需要发现并培育兴趣爱好时,过早、过度地开发,透支了孩子的兴趣爱好,使得孩子在莫名的厌倦和恐惧中,倒在了自己潜在兴趣的起跑线上。
“在中国,儿女一到入园年龄,家长的战斗就拉开了序幕——把孩子送进一所口碑好的小学,使之占据有利地位升入知名初中,继而有机会升入重点高中。”报道中,《芝加哥论坛报》的这一描述,生动地描述了家长的“心路历程”。
有专家认为,儿童过度培训的根源还是在于应试教育的机制,这是当下家长和孩子不得不面临的纠结现状。
“家长们带着孩子见面,考孩子的就是会不会两位数的加减,会多少汉字和外语单词。”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从小学开始,很多学校就集中关注中高考科目的学习。近年来,这种做法进一步蔓延到幼儿园,演变为从“幼儿园开始准备高考”,不少家长用幼儿园在与中高考对应科目上的“教学成果”,作为评价学校的依据。
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以及课堂教育的不充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现在小学入学没有统一考试,但是学校之间的师资环境、升学率差距还挺大。”尽管离幼升小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但乔阳不得不开始考虑学区的问题。然而,看到以千万元级别计算的学区房时,他也时常想,“干脆就近入学得了。”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认为,好的学校太少,大家都想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更好的学校。此外,一些学校由于班级过大,课堂教育的针对性和效率不足。
而如果想进入收费的民办学校,除了高额的学费外,孩子更得具备“过硬”的本事。
“汽车上坐了7个人,还有2个空位,下去1个人,上了6个人,问上去的6个人有几个站着的,有几个坐着的?”这是江苏南京市某民办小学幼升小阶段的面试题。而据报道,在上海,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通过民办小学的入学考试,给孩子报了钢琴、小提琴、游泳、英语等5个课外培训班。
“着急”教育的背后,也有父母对子女教育的过度参与。专家认为,孩子的人生“被规划”,容易心理脆弱、害怕失败,造成难以承受的“爱的重负”。
“过多干预孩子学习,却过少参与子女的生活。家长和学生的压力都很大。”小于说,家长送孩子去补习班,有时也是因为工作繁忙的无奈之举。“我希望家长应该更有耐心,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多花点时间陪陪孩子。”
转变观念把童年还给孩子
把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绝非易事。受访专家大多认为,必须通过立法和制度改革,尽快改变学前教育变味的格局,并逐步转变社会的教育观念。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及各地教育部门陆续推出了多项举措,以推进教育公平、完善教育机制。2014年,教育部推行就近入学政策,取消了此前颇受诟病的“小升初”考试。在北京,统一的小学入学服务系统,能够监控学生入学过程中的不正常流动。在南京,采用控制热点学校招生规模、空余学额实行电脑派位等方式,确保就近入学。尽管如此,“高价学区房”“入学难”等现象依然存在。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认为,从实践来看,少数名校“独大”的局面尚没有根本改变,期待更有利的均衡举措标本兼治。“消除‘幼升小’乱象,必须真正把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铲除择校背后的利益链。”
“要让所有学前教育机构都不得‘小学化’,就得立法。”针对学前培训班过度生长的现状,熊丙奇表示,国外禁止幼儿园、早教机构讲授小学化的知识,都是通过立法方式,而非颁布行政规章的方式。
他同时指出,只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才可能打破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模式,把教师、学生、家长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
而针对幼儿园满足不了家长需要,校外培训机构又频频入侵的问题,熊丙奇说,应该鼓励幼儿园形成新的办园理念,通过开发游戏、设计活动,让孩子在游戏、同伴活动中,提高认识能力,形成好的品质、习惯。“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和评审的方式,引入专业同行评价。”
而最为不易的,莫过于改变整个社会的教育理念。黄全愈认为,要避免成人社会过早地用学科知识、应试教育去“侵略”孩子的世界。“只有让孩子心安理得地输在知识填鸭的起跑线上,我们才能从容不迫地让孩子们赢得终身受益的核心素质。”
上海七成受访五年级学生上奥数班
“上奥数班要趁早”“暑假不学,跟不上进度”……暑期以来,比上海的高温天还要“热”的,奥数班算一个。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家长出于小升初“择校”考虑,给孩子报名参加奥数培训,个别孩子甚至同时上3、4个奥数班。本该放松身心的暑假,变成比平日更忙更累的“第三学期”……
现象1:妈妈为赶时间在奥数课堂外“上班”
孩子在教室里上课,白领妈妈坐在外面抱着电脑“上班”,这是记者走访中经常看到的一幕。家长谢女士说,孩子马上要上四年级,跟班上其他孩子比,学奥数已经有点晚了。“这家机构报名挺火,爷爷奶奶当天排了很久的队,就为了孩子上课能有个好座位。”
现象2:高温天里没有孩子在奥数班迟到
上海今夏天气炎热,让家长曲先生也颇为感慨的是,不久前一个高温预警天,孩子奥数班上20个孩子,居然没有一个迟到。他告诉记者,培训机构鼓励家长旁听,自己和孩子妈妈有时候要向单位请假或“溜号”,才能确保陪孩子的时间。
一堂两个多小时的奥数课刚结束,曲先生就上前询问孩子的做题成绩,但孩子却拿过IPad迫不及待地玩起了游戏,直言“比上学还要累”。曲先生说,孩子从去年9月开始学奥数,秋、春季班每周一次课,上十周,寒假一期连上七天课,暑假一期连上十天。“孩子是挺辛苦的,但还是希望他坚持下去,不要被退班或降班次。”
疑问:谁在“制造”奥赛焦虑?
为何让孩子学习奥数?多数家长并不掩藏自己的“功利”:“就是为了冲杯赛,拿名次,增加升入初中名校的机会。”
家长林女士相信,尽管奥数竞赛得奖在小升初时不加分,但是有证书一定会有“印象分”。另外,无论是一些学校小升初的附加题,还是校内数学考试最后一两道题,难度都比较大,学习奥数对于提高成绩会有所帮助。
家长的态度与伍青生的调查基本一致。他指出,小学生学习奥数的原因依次是“为了升入好初中”“能提高校内数学成绩”“提高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而“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则是最末的考虑。
家长的焦虑情绪,更来自于培训机构的“步步相逼”。一位家长表示,本来只想孩子在平时周末上奥数,暑假去学习游泳等体育课程,但培训机构说,暑期课程也算入教学进度,不上的话,秋季开学后的课程孩子肯定跟不上。无奈之下,只好一次性把暑假和秋季的学费都交了。
“培养数学思维要趁早,早点学就能学得更好,最好从小学一、二年级就开始,现在幼儿园开始学的也不少。”某培训机构教师给出“建议”:先半年半年地学,等有了基础就可以考虑报竞赛冲刺班。“当然也要看小学读什么学校,如果是教学抓得紧的民办小学,孩子可以直接准备竞赛。”
在“奥数热”大背景下,除培训机构开始课程外,不少网络学习的平台也推出了种类繁多的暑期奥数课程,如一年级奥数启蒙、小学数学思维训练营、小学奥数全程班等,并打出“名师直播授课”“足不出户、灵活学习”等招牌。
对于奥数,真正的名师怎么看?
“奥数本来就不是为大多数人准备的。”第5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主教练、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熊斌说,学有余力且对数学有相当兴趣的学生才是学习奥数的最佳人选,所有孩子不管适不适合,一窝蜂学习奥数,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应该让不同特长和兴趣的学生在不同学科上都有所发展。”
每周花在奥数时间:
平均在9到10小时
业内人士透露,上海小学生奥数有中环杯、春蕾杯、小机灵杯、走美杯等杯赛,取得好名次都有助于进入初中“名校”,而几家知名培训机构针对不同赛事有各自的教学优势,有的家长为保险起见,会让孩子同时在几家机构里学,甚至盲目地报名专题班、冲刺班等多个培训班,大大增加了孩子的身心压力。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副教授伍青生在其发表的《五年来上海市小学生校外奥数学习状况调查》中指出,针对400多户小学生家庭的跟踪调查显示,小学生校外学习奥数课程的比例由一年级时的35.27%,大幅提高到三年级时的68.49%,再提高到五年级时的71.25%;受访学生每周花在奥数课程的时间平均在9到10小时。
“从近年情况看,上海等城市家庭对小学生奥数学习的金钱和时间投入还在继续增加。”伍青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