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警惕目前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2)
温儒敏:警惕目前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
改进语文教学,温儒敏这样说一、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加强学段间衔接
第一条 小学1—2年级重点关注学生正确掌握拼音、笔顺、握笔姿势等基础内容。3—4年级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初步学会默读、略读,乐于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5—6年级重点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初步能力。
第二条 初中加强词句的理解和使用,强化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高中突出基础性和选择性,全面提高读写能力、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点评: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及综合性教学,都有比较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是有层级梯度的。这两条集中提到几点要求,课标中也是有要求的,但是教学中贯彻不好,《改进意见》有所强调。各地各校的学情不一,但都应当按照课标来组织实施教学。我注意到虽然经过“国培”等培训,仍然有很多教师未曾研读过课标。所以我赞成“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这一提法。《改进意见》突出学段之间的衔接,很有针对性。现在的问题就是各管一段,备课不少是现炒现卖,或者就在课件设计上下功夫,缺少总体视野。
二、传承经典,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作为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基本素材
第三条 在教学中重视对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习,重视历史文化的熏陶,加强与革命传统教育的结合,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使语文教学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之一。
第四条 小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可以通过讲故事、阅读连环画等形式,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英雄人物事迹。为学生精选蒙学读物和古诗词等优秀国学经典,通过熟读成诵,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
第五条 初中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通过与课内古诗文相关联的作家、作品,增加学生国学经典的阅读数量。为学生推荐表现中国人民为了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历史作品,有效对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第六条 高中积极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可以采用专题学习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中华璀璨国学文化、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教育学生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传统美德。可以基于校本课程,选择经典国学作品以及重要革命文献,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进行研读。
点评:这四条都在强化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但“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作为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基本素材”这个提法,仍需斟酌。另外,不宜提“国学经典文化”。“国学”这个词现在用得很滥,其实含义不清。第四条“精选蒙学读物”给学生熟读成诵,这“蒙学读物”的提法也欠妥。不能把“三百千”等当作经典,也不宜在中小学生中盲目提倡“读经”。对于古代文化传统,一是要继承,二是有批判有选择地继承,目的是古为今用,面向未来。现在这方面有点乱。基本的价值标准不能丢。
三、切实加强学科思想、经验培养,在运用中学习语文
第七条 重视汉字书写、书法、楹联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小学低年级通过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中、高年级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应用规律,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应用的实际效果。
第八条 初中要聚焦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掌握随文学习的基本词汇、语法知识、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实际运用效果。要重视听说读写的结合,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应用的联系。
第九条 高中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反思批判的习惯,课堂上提倡以相互交流和思想碰撞为特征的多重对话,注重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点评:三条要求都符合课标,也比较具体。但“聚焦语言运用”不只是初中的任务,应当贯彻到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课标中曾提出“随文学习”,主要是针对那种把基本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方法“扣”得太细、反复操练的办法。虽然不宜做应试式的反复操练,但总还是要有一个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要有训练,每个学段、单元,或者每一课到底要学到哪些语文知识、进行哪些能力训练,教师必须心中有数。“随文学习”是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小学阶段,可以多用。但“随文学习”不等于放弃教学系统,讲到哪算哪。现在一线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比较混乱,需要有所整理和澄清。这并非走回头路。过去太死板,后来又太随意,现在需要略加调整,多注意语文教学的规律。
四、积极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能力
第十条 小学1—2年级通过讲故事、游戏、诵读、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3—4年级指导学生读懂单篇文章,理解重点内容。5—6年级注意篇章整体阅读,品读重点段落,基本理解作品。
第十一条 初中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倡整体阅读、主题阅读、比较阅读,读懂一般科技类和说明类文章。高中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品味优秀作品,感受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倡专题阅读、比较阅读,读懂社科类和评论类文章。
点评:第十一条很好,但要有措施来拓展阅读面,保证最基本的课外阅读。课内教学要重视指导课外阅读,往课外延伸。几种读书形式中,尤其要强调读整本的书。
五、不断丰富阅读资源,加强方法指导
第十二条 小学1—2年级精选适宜的启蒙读物,采用诵读、讲述和背诵等形式进行学习。3—4年级推荐不同文体的单篇短文、优秀传统文化读物。5—6年级推荐并配备中、长篇文章及适宜的多体裁文学名著。小学阶段每天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学生独立阅读,着力培养阅读习惯。
第十三条 初中每学年阅读3部以上经典文学名著,高中每学年阅读5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教师要注重阅读方式和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提升阅读品位,增加文化积淀,丰富精神世界。
点评:注意到分级阅读的要求,很好,有些量化的要求,也是必要的。名著的阅读范围可以宽一点,不宜死板规定全市学生都只读哪几种。学生最好能在一个建议的书目范围中有自己的选择。阅读方法的教学是要加强的,现在常见那种精读精解授课方式,不能取代阅读方法。建议分清精读、略读和课外阅读三种课型,把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语文教师读书少的现象也堪忧。如果语文教师自己不是读书种子,他的学生就很少可能会喜欢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