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四年级方法>四年级语文>

小学语文说明文的授课方法

时间: 文琼1297 分享

  说明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活泼的文字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好玩的科学的故事。它增长了孩子们的知识,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了孩子们科学探索的精神。那么,小编分享一些小学语文说明文的授课方法给大家参考!

  1小学语文说明文的授课方法

  说明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活泼的文字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好玩的科学的故事。它增长了孩子们的知识,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了孩子们科学探索的精神。那么,小编分享一些小学语文说明文的授课方法给大家参考!

  一、读:设法读精彩

  首先是指向性朗读,许多说明性文章中往往会有许多术语,读起来会很拗口,内容也难以理解。阅读教学时更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逐步感知、理解、消化、吸收,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其次是情趣性朗读,如模拟读、想象读、美读等。这样多种方式、层层推进地读,就会读出言表之意,探出言里之意,更悟出言外之意。

  二、品:品析语言,悟出方法

  我们在教学说明文时,应该不知不觉中巧妙渗透、引导学生品味其丰富的具有表现力的语言,从中感知到了语言的精妙,领悟到了文本中用词的准确性,切不可枯燥讲解。

  1.自主感悟,感受不同的说明方式。说明文的语感教学,在引领学生掌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点拨学生体会其说明方式的丰富多样。在知识梳理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渗透,使知识获得与方法渗透合二为一。

  2.理清关系,感悟语言的逻辑性。说明文教学,要致力于从整体和局部上梳理和把握说明文的内在逻辑结构,这对学生今后说话写文章有条有理是大有裨益,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依托。通过教师一步步精心地预设,不仅使学生读懂了句子意思,理清了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授他们以“渔”,掌握读懂此类文章的方法。

  3.替换比较,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比较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换词或删词等方法,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拓:有效拓展,学会表达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书本的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说明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适度拓展,创造性地设计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活用说明方法,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

  1.从科学知识维度出发,从内容上关照,拓的是课本内容。通过实践,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丰富更立体的感知。

  2.从语言学习纬度出发,发展语言。科普文中也有文本的空白点,在空白点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利用习得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

  3.从教学活动形式上拓展。教学时教师还可以举办读书会、演讲会、图片展等语言实践活动,落实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四、积:积累词句,厚积薄发

  力求在“当堂”的阅读活动中让学生更多地“记”下一些词句,尽量是浸润性积累,“润物无声”自然而然地积累字词句段,当然也需要强记性积累,必要的读读背背,逐渐提高语文素养。

  2小学语文说明文答题的方法

  说明文是小学及初中常考的一种阅读文体,在考试中也最容易得分。说明文的分值在9~11分,一般情况下得到9~10分是很正常的。如何让孩子在学习说明文的开始就能够很好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其实很简单。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说明文各种必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1.说明方法的判定及作用。

  这类题目从四年级一直到六年级都是必考题型,学校会交给学生六种说明方法,但是考试常考的只有四种,分别是: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这种题型在答题时需要找准所用方法,之后答出每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即可。这类题若是以选择的形式出,最高是2分;若是以填空的形式出题,一般是1分。

  出题形式:短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信息提取题。

  这类题型在考试中的形式很多,分值也最高,是学习说明文阅读时尤其要注意的题型。

  (1)找出文章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比如“文章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关于科学锻炼,短文是从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介绍的”,都属于这类题。这类题型也很简单,说明对象直接在原文中就能够找到。说明对象的特征有些在文中有十分明显的词语,有些需要自己提炼概括,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提升自己的概括能力。这种概括能力不仅在说明文中需要用到,在记叙文阅读中用到的更多。这类题一般会以表格、填空的形式出现,基本上是一空1分。

  (2)询问原因、结果。

  比如“人们听不到蝴蝶飞行发出声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就是典型的寻找原因的题目,这种题目一般情况下是2分,学生只需要在原文中找到答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基本上填空题有几分就会有几个得分点,所以学生可以根据分值确定答题要点。

  (3)结合实际的问答题。

  3小学语文说明文的教学方法

  一.读为基础

  语文知识是在灵活的课堂教学中被学生认知、吸收的,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其阅读感知能力是教学的关键。由于小学生对科普知识具有较大的认知差异,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情况。

  读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各个学段的教学都极为重要。小学教材中的说明文语言较之文学作品语言客观严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普遍反映科学术语较为拗口,难以理解文章内容,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存在断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地引导学生通过读体会规范言语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读懂科学知识,读准科学语言,读透科学感悟。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以多种读的方式充分认知文本。初读整体感知文章大致内容,理清文章行文逻辑顺序,如质疑—举例论证—总结,精读时引导学生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所使用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在整体回顾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品味语言准确捕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理解其“管中窥豹”的表达效果。

  如在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如何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孪生兄弟”的意思,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就火星和地球之间相似的地方进行比较,以科学证据来肯定科学家的推断,教师要注意进一步加深其对文本的语言的准确性和内容的生动性,如能否将说明文中作者所使用的“大多”、“很少”、“大概”等词语删去,引导学生说出原因,体会删去后文本意思的改变,从而加深学生对说明文用词严谨规范性的。

  在科普说明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使用,让学生通过朗读,品析文中语句,形象地感知文中的说明方法。

  二.思为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将说明文知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或者引导学生直接通过文本阅读获得知识,忽视学生在文本感知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思考,可能进一步导致师生之间的知识落差。

  “所谓知识落差是指教师传授的知识量与学生可能接受的知识量之间的比差。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努力优化教学过程,追求课堂教学容量,使学生在听课中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另一方面要通过客观分析学生的基础现状及接受能力,来确定恰当的知识落差。”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语言较为形象简明,教师应当在引导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采用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如根据说明文的表达方式的不同,分为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记叙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实用性说明文,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多以事物说明文、科普说明文为主,学生通过严谨规范的语言获得对说明形象的认知,学生在品读具有文学趣味的说明语言的同时,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当学生把握说明语言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对课外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分解组合,从而提出其他问题,这就是动态教学中教师所面临的生成问题。

  说明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知识背景的差异,容易生成各种临时性的动态问题,这种问题的生成恰巧是学生个性化思考的结果。教师应当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转变自身的角色,及时补充科学知识,与学生进行平等互动的交流,让学生能将文本教学中的疑惑充分化解。

  在小学说明文教学中,师生的思考极为关键,教师的思考能够为预设教学提供基础,学生的思考能够为教师的及时总结反思提供基础,两者之间互为因果。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应当进一步将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课堂学习中获得感性知识,与自身的背景知识进行双向结合,真正地激发学生自身向往科学、热爱科学的内部情感。

  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地预设说明文教学。关注于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创新技能,有效地联系三维目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重视学生的质疑,敢于正面教学目标的落差。另一方面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带领学生探究说明文中的科学价值,分清主次、重难点教授知识,切勿将说明文文本的字词篇章知识、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一锅烩,进而偏离说明文教学的初衷。

  再者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思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自主感悟,以课堂互动对话的方式,进行平等对话沟通,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在说明文教学中真正地改变自身的角色定位,成为科学知识探究的小主人,教师成为启发点拨作用的引路人,合理引导教学活动。

  三.行为反馈

  说明文以科学知识为基本内容,教学时具有自身的规律,教师不仅要抓住文本中的知识重点,带领学生学习表达方法和语言文字,还应当将课内文本知识拓展迁移到课外,让学生通过掌握的学习方法,一方面能举一反三地对同类型的科普文章进行有效地解读,为自身的写作技能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转变已习得的知识为实践技能,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双向壁垒中积极课外观察、实验操作、记录数据、科学反馈的方式,开发利用说明文文本中所涉及的知识。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小学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性。

  在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地变革自身的教学观念,拓展课堂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教学,与文本、学生进行合理正确的对话,寻求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把握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学习,创设说明文教学的创新平台。

  4小学语文说明文写作方法

  01、审题

  只有准确地审清题意,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写起来才能保证不偏题,不致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里教给同学们三种审题方法:

  (1)分析法:先把题目按词拆开,然后一个词一个词琢磨,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校园新事多》可分解为“校园”、“新”、“事”、“多”四个词,我们就能写发生在校园里的新鲜的事,至少要写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2)比较法:根据所给题目,自已拟几个相似的题目进行比较,弄清它们的写作范围和要求。如写《我和老师》,可自拟《我的老师》、《我爱您,老师》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确定写作重点。

  (3)设问法:先提出几个问题,并考虑好其中的重要问题,然后对照题目对假设的问题进行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回答。如《她变了》,可提问:变之前她是怎样的?她变的原因是什么?她变后是怎样的?有哪些人说她变了?另外,对于特殊的题目要仔细推敲,弄清真正的意义。如《温暖》,就不能专写天气温暖,而应体现互相帮助或得到关怀爱护的感受。

  02、确定中心

  第一、中心就是文章的灵魂。教给大家确定中心的方法;第一、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中心。如《记一位值得尊敬的人》要明确题目的重点是“尊敬”。值得尊敬的原因,就是文章的中心,写作时要紧扣这个中心。

  第二、要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积累,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感受来确定中心。如写《我的好朋友王小明》,中心思想可表现王小明的好品质,他的优点。

  03 、选择材料

  材料的选择、详略,都要为中心服务。常犯的毛病有:

  (1)中心不突出,要说明的问题很多,头绪纷繁

  (2)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主次颠倒。

  (3)选材平淡,不典型。因此,要注意两点:第一、

  要围绕作文中心思想选择材料。第二、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真实的、新颖的、典型的事件作为材料。

  04、组织材料

  材料的组织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材料的安排。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使文章“言之有序”;二是对材料的处理。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要使文章“言之有序”,就要合理地分段。方法有:

  (1)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

  (2)按时间的推移安排材料。

  (3)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

  (4)按事物几个方面安排材料。

  (5)层层加深中心思想,由浅入深地安排材料。

  05、编写提纲

  提纲包括:中心思想和段落。一篇文章分几个层次,几个段落,哪个先写,哪个后写,哪个略写,哪个详写,在提纲里要反映出来。但又不能写得太详细,也不能太简单,要写得简明扼要,切实具体。如:

  作文题目:有趣的蜗牛比赛中心:通过对蜗牛比赛的记叙,反映少年儿童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表现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

  材料安排:

  (1)我和表弟捉到几只蜗牛,想举行一次比赛。(略)

  (2)为参赛蜗牛命名,做好比赛前准备。(略)

  (3)比赛中蜗牛各自的表现。(详)

  (4)比赛结果。(略)

  (5)结尾。(略)

  06、过渡与照应

  过渡要做到自然灵活、承上启下、语言连贯、彼此衔接。办法一般有过渡段、过渡句及过渡词三种。

  上下文之间的互相呼应,就是照应。照应方法一般有三种:前后照应、首尾照应和正文与标题照应。


相关文章:

1.谈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2.语文说明文方法练习复习及试题

3.小学语文优秀学习方法有哪些

4.家长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

5.语文教学方法集锦

376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