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数学学习方法 >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1-6年级汇总

时间: 福萍0 分享

数学公式看似简单,但不要掉以轻心,小学阶段数学主要是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为将来打下基础,难度是循序渐进上升的。为了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小学数学公式大全1-6年级汇总相关内容。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1-6年级汇总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1-6年级汇总

1.单位换算:

?1公里=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公斤=2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3600秒1分=60秒

2.数量关系: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3.特殊问题: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1)一般公式: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

?工程问题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4.几何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圆的直径=半径×2(d=2r)

?圆的半径=直径÷2(r=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S=πr×r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S=ch+2s=ch+2πr×r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V=1/3Sh

概念部分

1.整数概念: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它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是无限的。【整数】在小学阶段,整数通常指自然数。

【数字】表示数目的符号叫做数字,通常把数字叫做数码。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数】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和】在加法中两个加数相加得到的数叫做和。

【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被减数】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减数】在减法中,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

【差】在减法中,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因数】在乘法中,相乘的两个数都叫做积的因数。

【积】在乘法中,乘得的结果叫做积。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被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

【商】在除法中,未知的因数叫做商。

【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叫做计数单位。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位】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第一个数位称为个位,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

【有余数除法】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得到整数的商以后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比除数小。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第一级运算】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第二级运算】在四则运算中,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整除】两个整数相除,如果用字母表示可以这样说:整数a除以整数b(b不等于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约数和倍数】如果数a能被b(b不等于0)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例如,15能被3整除,我们就说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因为0也能被2整除,所以0也是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例如 1、3、5、7......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者素数。例如2、3、5、7、11都是质数。

【素数】素数就是质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例如4、6、8、9、10、12......都是合数。

【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例如:12=3·2·2

【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

【最大公约数】在几个数的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4是8和12的公约数;4是8和12的最大公约数。

【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例如5和7是互质数,8和9也是互质数。

【公倍数】几个数公用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在几个数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例如12,24,36......都是4和6的公倍数,12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

【单价数量总价】每件商品的价钱,我们叫它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了多少钱,叫总价。总价=单价×数量

【速度、时间、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或者每天)行进的路程,我们叫它速度,行进了几小时(或几分钟或几天)我们叫它时间,一共行进多少路,我们叫它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字母表示: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字母表示:(a+b)+c=a+(b+c)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字母表示:a×b = 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者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字母表示:(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率。

字母表示:(a+b)×c=a×c+b×c

【三、四位数的加法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1)从个位起,用乘数依次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两个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若干倍。

【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乘法的验算方法】用所得的积除以一个因数,如果得到另一个因数,就是乘法做对了。

【除法的验算方法】用除数和商相乘,如果得到被除数,或者用被除数除以商,如果得到除数,就是除法做对了。

【乘法的简便算法】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利用这个规律,有时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改成乘以两个一位数的积,比较简便;有时一个数乘以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计算比较简便。

例如:6×12×5=6×(12×5)

25×16=25×(4×4)=25×4×4

【除法的简便算法】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利用这个规律,有时一个数连续除以2个一位数,改成除以这2个一位数的积,比较简便;有时一个数除以两位数,改成连续除以2个一位数,比较简便。

例如:1000÷25÷4=1000÷(25×4) 420÷35=420÷7÷5

【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3)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4)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检验应用题】(1)按照原来的题意,依次检查每一步列式和计算,看是否正确(2)把得数当作已知条件,按照题意倒看一步一步地计算,看结果是不是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

【多位数的写法】(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2)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

例如: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写作700300200000【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加减法的简便运算】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例如130-46-34=130-80=50

【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同级运算的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不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例如100-7×5=100-35=65

2.小数概念:

【小数】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例如0.2表示十分之二,0.02表示百分之二。

【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小数加法】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小数减法】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2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小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小数】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起,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

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做数字“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小数性质的应用】(1)根据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0”,把小数化简。(2)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和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形式。

3.分数概念:

【分数线】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

【分母】在分数里,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

【分子】在分数里,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分数单位】按照分母数字把单位“1”分成相等份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例如六分之五的分数单位是六分之一。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例如二又五分之一。

【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他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通分】把两个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例如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就需要通分。

【分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分数合并成一个分数的运算。

【分数减法】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例如八分之三和三分之八互为倒数,就是八分之三的倒数是三分之八。

【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4.比和比例: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和百分比。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利率由银行规定,有按年计算的,也有按月计算的。

【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或者百分之几十。例如三成就是十分之三,改写成百分数就是30% 。

【折扣】“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号】比号用“:”表示,读作比。

【比的前项】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

【比的后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的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比例的外项】组成比例的四个项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

【比例的内项】组成比例的四个项中,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 80:2=200:5,其中2和200是内项,80和5是外项。

【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如:解比例 3:8=15:x

解: 3x=15×8

x=40

【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为1的比。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例如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比的比值(速度)保持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百分数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例如百分之九十写成90%

【百分数与小数互化】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例如 0.25=25%,27%=0.27

【百分数与分数互化】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整数比化简的方法】整数比的化简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约数,得到最简比。

【小数比化简的方法】小数比的化简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化成整数比,再把整数化简。

【分数比化简的方法】含有分数的比的化简,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乘比的前项和后项,把分数比化成整数比,再把整数比化简。

5.几何概念:

【线段】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这两点叫做线段的端点。线段AB表示端点是A点和B点的一条线段。

【线段的基本性质】连接两点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线段的长度可以度量。

【射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不可以度量长度。

【直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没有端点,不可以度量。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线段AB的长度是点A和点B间的距离)。

【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的顶点】组成角的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

【角的边】组成角的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的内部】角可以看作是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射线旋转时经过的平面部分是角的内部。

【平角】射线OA绕着点O旋转,当终止位置OC和起始位置OA成一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为180度。

【周角】射线OA绕着点O旋转,回到起始位置OA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为360度。

【直角】平角的一半叫做直角。直角为90度。

【锐角】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锐角小于90度。

【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做钝角。钝角小于180度,大于90度。

【角的平分线】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三角形】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的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

【三角形的角】三角形中,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角。

【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腰】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在等腰三角形中,除相等的两边外的第三条边叫做底边。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在等腰三角形中,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在等腰三角形中,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的两边叫做直角边,直角所对的边叫做斜边

【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稳定性】例如用三根木棍钉成一个三角形,用力拉这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没有改变。可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四边形】在平面内,由不在同一条直线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长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

【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小学数学满分必背1--6年级公式大全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5、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例:90÷5÷6=90÷(5×6)

6、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1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 k一定)或kx=y

1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13、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14、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15、最大公约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或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约数。)

16、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7、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8、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数)

19、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用最大公约数)

20、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即能用2进行约分。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即能用5进行约分。在约分时应注意利用。

21、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22、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23、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4、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时间一般以年或月为单位,应与利率的单位相对应)

25、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一年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年利率。一月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

26、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叫做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

27、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3. 141414

28、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不循环小数。如3. 141592654

29、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如3. 141592654……

30、什么叫代数?代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

31、什么叫代数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如:3x =ab+c

小学数学27个法则大全

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三、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四、四位数的读法

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

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五、四位数写法

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

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六、关于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3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七、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

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八、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九、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十一、万级数的读法法则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十二、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往后面加上“亿”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十三、小数大小的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十四、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十五、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十六、除数是整数除法的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十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几位,被除数小数点也向右移几位(位数不够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十八、解答应用题步骤

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2、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3、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十九、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二十、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二十一、同分母带分数加减的法则

带分数相加减,先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二十二、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

二十三、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二十四、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二十五、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二十六、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号去掉,同时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二十七、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程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

1、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2、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小学奥数经典十大解题技巧方法大全(附例题)

1、对照法

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

这个方法的思维意义就在于,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记忆、准确辨识。

例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

对照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

例2:判断题:能被2除尽的数一定是偶数。

这里要对照“除尽”和“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只有这两个概念全理解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2、公式法

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但一定要让学生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例3:计算59×37+12×59+59

59×37+12×59+59

=59×(37+12+1)…………运用乘法分配律

=59×50…………运用加法计算法则

=(60-1)×50…………运用数的组成规则

=60×50-1×50…………运用乘法分配律

=3000-50…………运用乘法计算法则

=2950…………运用减法计算法则

3、比较法

通过对比数学条件及问题的异同点,研究产生异同点的原因,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叫比较法。

比较法要注意:

(1)找相同点必找相异点,找相异点必找相同点,不可或缺,也就是说,比较要完整。

(2)找联系与区别,这是比较的实质。

(3)必须在同一种关系下(同一种标准)进行比较,这是“比较”的基本条件。

(4)要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尽量少用“穷举法”进行比较,那样会使重点不突出。

(5)因为数学的严密性,决定了比较必须要精细,往往一个字,一个符号就决定了比较结论的对或错。

例4:填空:0.75的最高位是,这个数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的数4与十位上的数4相比,它们的相同,不同,前者比后者小了。

这道题的意图就是要对“一个数的最高位和小数部分的最高位的区别”,还有“数位和数值”的区别等。

例5:六年级同学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75棵树没有种;如果每人种7棵,则缺少15棵树苗。六年级有多少学生?

这是两种方案的比较。相同点是:六年级人数不变;相异点是:两种方案中的条件不一样。

找联系:每人种树棵数变化了,种树的总棵数也发生了变化。

找解决思路(方法):每人多种7-5=2(棵),那么,全班就多种了75+15=90(棵),全班人数为90÷2=45(人)。

4、分类法

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叫做分类法。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依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将它们合为较大的类,又依据差异点将较大的类再分为较小的类。

分类即要注意大类与小类之间的不同层次,又要做到大类之中的各小类不重复、不遗漏、不交叉。

例6: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来分,可分成几类?

答:可分为三类:(1)只有一个约数的数,它是一个单位数,只有一个数1;(2)有两个约数的,也叫质数,有无数个;(3)有三个约数的,也叫合数,也有无数个。

5综合法

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或各个要素联结起来,并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推导和一种思维方法叫做综合法。

用综合法解数学题时,通常把各个题知看作是部分(或要素),经过对各部分(或要素)相互之间内在联系一层层分析,逐步推导到题目要求,所以,综合法的解题模式是执因导果,也叫顺推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知条件较少,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数学题。

例8:两个质数,它们的差是小于30的合数,它们的和即是11的倍数又是小于50的偶数。写出适合上面条件的各组数

思路:11的倍数同时小于50的偶数有22和44两个数都是质数,而和是偶数,显然这两个质数中没有2。

和是22的两个质数有:3和19,5和17。它们的差都是小于30的合数吗?

和是44的两个质数有:3和41,7和37,13和31。它们的差是小于30的合数吗?

这就是综合法的思路。

6、方程法

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字母的表达式(等式)。列方程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解方程是一个演绎推导的过程。方程法最大的特点是把未知 数等同于已知数看待,参与列式、运算,克服了算术法必须避开求知数来列式的不足。有利于由已知向未知的转化,从而提高了解题的效率和正确率。

例9:一个数扩大3倍后再增加100,然后缩小2倍后再减去36,得50。求这个数。

例10:一桶油,第一次用去40%,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10千克,还剩余6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这两题用方程解就比较容易。

7、参数法

用只参与列式、运算而不需要解出的字母或数表示有关数量,并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的一种方法叫做参数法。参数又叫辅助未知数,也称中间变量。参数法是方程法延伸、拓展的产物。

例11:汽车爬山,上山时平均每小时行15千米,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驶10千米,问汽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不能用上下山的速度和除以2。而应该用上下山的路程÷2。

例12: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4天完成,乙单独做要5天完成。两人合做要多少天完成?

其实,把总工作量看作“1”,这个“1”就是参数,如果把总工作量看作“2、3、4……”都可以,只不过看作“1”运算最方便。

8、排除法

排除对立的结果叫做排除法。

排除法的逻辑原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在有正确与错误的多种结果中,一切错误的结果都排除了,剩余的只能是正确的结果。这种方法也叫淘汰法、筛选法或反证法。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思维方法。

例13:为什么说除2外,所有质数都是奇数?

这就要用反证法:比2大的所有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假设:比2大的质数有偶数,那么,这个偶数一定能被2整除,也就是说它一定有约数2。一个数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约数2),这个数一定是合数而不是质数。这和原来假定是质数对立(矛盾)。所以,原来假设错误。

例14:判断题:(1)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相交。(错)

(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同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错)

9、特例法

对于涉及一般性结论的题目,通过取特殊值或画特殊图或定特殊位置等特例来解题的方法叫做特例法。特例法的逻辑原理是:事物的一般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例15: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

可以取小圆半径为1,那么大圆半径就是2。计算一下,就能得出正确结果。

例16: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吗?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a,面积为s。那么,s:a=a(比值不定)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

10、化归法

通过某种转化过程,把问题归结到一类典型问题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化归法。

化归是知识迁移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展、深化认知的首要步骤。化归法的逻辑原理是,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化归法是一种常用的辩证思维方法。

例17:某制药厂生产一批防“非典”药,原计划25人14天完成,由于急需,要提前4天完成,需要增加多少人?

这就需要在考虑问题时,把“总工作日”化归为“总工作量”。

例18:超市运来马铃薯、西红柿、豇豆三种蔬菜,马铃薯占25%,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是4:5,已知豇豆比马铃薯多36千克,超市运来西红柿多少千克?

需要把“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4:5”化归为“各占总重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把比例应用题化归为分数应用题。


196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