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知识有重量,但成就有光泽。有人感觉到知识的力量,但更多的人只看到成就的光泽。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1
第14课 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海、空军的建立
1、背景:建国伊始,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军事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时,国内的国民党残余军队仍在负愚顽抗;国际上,美国拒绝承认并竭力阻止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同时对华实行军事包围政策。
2、海军的建立:
⑴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宣告成立
⑵1950年,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海军正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
⑶数年后,海军东海舰队、南海舰队与北海舰队相继成立,人民海军建设初具规模
3、空军的建立:
⑴1949年8月,组建了我军第一个飞行中队。
⑵11月空军司令部成立,标志着人民空军正式诞生
⑶此后,又陆续组建了歼击、轰炸运输等空兵师、团。这样,人民空军从无到有,在短期内就建设成为一支组织严密、富有战斗力的新军种。
4、空军建立特点:在战争中诞生,在战争中成长。
5、海、空军建立的意义:
海、空军的相继建立,初步实现了人民军队由单一的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供了安全保障。
6、海军的建立的成就:
海军陆续建成了水面舰艇、潜艇部队、航空兵、岸防兵、陆战队等兵种体系,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快速反映能力、电子对抗能力显著提高,具备了近海防御作战能力。
7、空军的建立的成就:
空军已建设成为一支以航空兵部队为主体,包括高炮、地空导弹、空降兵等作战部队,以及雷达、通信等保障部队合成的军种,具备了相当水平的全天候、全天时、全空域作战能力
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1、导弹部队的建立的时间:
1966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正式成立,被命名为“地二炮兵”。
2、导弹部队的建立的目的:
为了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适应现代化条件的战争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发展中国的导弹事业,组建独立的战略核反击力量。
3、导弹部队的担任任务:担任战略反击核反击的军种 4、导弹部队的职责: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是人民解放军中担负战略核反击任务的军种
5、战略导弹部队的建立对国防的作用: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已基本建成了固定阵地与机动发射相结合,包括近、中、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在内的战略防御体系,形成了核战争条件下“全天候”的常年作战能力、快速反映能力和准确打击能力。
6、中国发展核武器的一贯政策:
⑴自卫性,完全是为了自卫。
⑵有限性,发展有限的战略核武器。
⑶后发性,遏制可能出现的核袭击。
7、中国使用核武器坚持的原则:从拥有核武器的那一天起,中国政府就向全世界庄严承诺:任何情况下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
军队建设的现代化
1、历史背景:自海湾战争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激光等高精尖技术的发展,世界发达国家的军事技术突飞猛进。
2、目的:面对世界军事技术的挑战,中央军委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把战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尤其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之上。
3、方向: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4、途径:
⑴、坚持质量建军。
⑵、坚持科技建军。
5、三个目标: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使部队的军政素质和作战能力明显提高。
6、重大举措:人民解放军加大了对部队体制、编制进行调整和改革的力度,坚持质量建军、科技建军,全面推进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使部队的军政素质和作战能力明显提高。
7、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极大的提高了中国的国防总体实力和防卫作战能力,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铸起了一道坚固的钢铁长城,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2
第十五课 新中国的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为打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维护世界和平,创造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
2、时间:
⑴1953年12月,周恩来在同印度代表团的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⑵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同印、缅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3、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五项原则的意义:长期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出席万隆会议
1、时间:1955年4月
2、地点:万隆
3、出席万隆会议的名词解释:1955年4月亚非一些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会议,史称“万隆会议。
4、中国的贡献:
⑴会上周恩来提出了亚非国家间应“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同,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
⑵提出了旨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十项原则,这些原则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
5、万隆会议的特点:万隆会议是一次没有西方大国参与的国际性会议。
6、万隆会议的影响(意义):
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的远见卓识和真挚诚恳的态度,迎得了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扬。这次会议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7、万隆精神:人们把亚非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8、万隆会议上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同”“异”比较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时间:1971年10月25日
2、原因:
⑴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⑵大势所趋⑶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力支持(第一世界国家:苏联第二世界国家:欧洲国家和日本 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中国家。)
中美建交
1、背景:
⑴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美国政府开始调整对华政策,积极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
⑵中国政府审时度势从促进世界和平和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立场出发,对美国调整对华政策作出了积极回应。
2、建交过程:
⑴中美双方发表联合公报,1972年2月20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来华访问,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
①内容:公报指出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美国申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②意义:“上海公报”的发表表明中美两国在经历20多年(1946年6月—1971年2月,共25年8个月)对抗之后开始步入关系正常化的轨道。
⑵接受三原则:尼克松访华后,中美贸易、科技、文化往来逐步增加,中美两国就两国建交问题进行了多次谈判。美国政府同意中国政府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即在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
⑶发表建交公报:1987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政府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发表建交公报,美国在公报中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⑷正式建交:1971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3、中美建交的历史意义:从此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4、中美建交的经过:
⑴积极回应
⑵乒乓外交
⑶官员来往
⑷握手言和
⑸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⑹1971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⑺--访美。
5、小球转动了大球,小球指美国乒乓球队受邀访华,大球指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6、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来看,最重要、最敏感的是台湾问题。
启示 :
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曾经长期对抗的国家可以求求同存异,发展友 好关系。
7、三个建交公报:
⑴《上海公报》
⑵建交公报
⑶“八一七”公报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3
第十六课 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主题:新世纪 新挑战 参与 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
1、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历史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国际关系显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面对国际形势变化的新特点,中国政府冷静观察,把握机遇,因势利导,积极参与双边和多边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努力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2、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⑴时间:1991年
⑵性质: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
⑶作用:亚太经合组织以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交往、发展和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减少成员之间的贸易壁垒为宗旨。该组织成立后,在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协调成员间经济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时间:1991年
4、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原则:积极参与、求同存异、推动合作
5、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作用: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多年来,中国始终本着积极参与、求同存异和推动合作的精神全面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对促进该组织的发展以及亚太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作出重要的贡献。
6、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贡献:
⑴2001年,中国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年会。
⑵2001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7、两个会议的影响(亚太经合组织年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人们对恢复世界经济增长的信心。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1、历史背景:
冷战结束后,中国、俄罗斯与中亚各国面临着一系列共同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为体,不仅涉及各国的安全、贸易发展和国家利益,同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亚洲乃至世界的稳定和发展。
2、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宣言,宣布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3、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性质:
“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
4、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意义:
这一组织的诞生,不仅促进了各成员国之间的睦邻互信和友好合作,对维护本地区安全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国际社会摈弃冷战思维,探索新型国家关系、新型安全观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
1、目前世界局势
⑴背景:世界交替之际,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⑵特点: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2、中国外交的努力、中国外交的调整(中国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的贡献)(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的内容):
⑴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⑵积极参与联合国和其它国际事务
⑶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⑷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⑸反对一些形式的恐怖主义
⑹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3、中国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的具体事例:
⑴1997年11月,----访问美国,访问期间,中美两国元首就21世纪中美关系发展框架和方向达成重要共识。
⑵1998年4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问欧洲,与欧洲联盟轮值主席国英国首相布莱尔、欧盟委员会桑特在伦敦举行中国——欧盟领导人首次会晤,双方确定中欧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⑶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一向重视联合国的作用,对联合国的和平事业一直采取积极支持的立场。近年来,中国多次派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和联合国组织的大选监督、武器核查等工作。
⑷1995年,中国在北京成功主办了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对推动世界妇女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4
第十八课 科学技术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1、原子弹、氢弹的研制
⑴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子弹的研制与原子能的开发利用成为各国科研的热点。
⑵目的:为了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加强国防建设,1955年,中央决定发展中国的太阳能事业,研制核武器。
⑶成功时间:
①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②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⑷意义:原子弹与氢弹先后成功爆炸,标志着我国存入了世纪核先进国家的行列。
2、人造地球卫星
⑴开始时间:1965年,我国正式开始研制人造卫星。
⑵成功时间:1970年4月,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⑶意义(标志):从此,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
3、钱学森——中国的导弹之父
4、四个易考时间
⑴1970年4月24日晚上9时35分,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承载的“东方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离开发射架,直冲云霄。
⑵1970年4月24日晚上9时48分,星箭分离,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970年4月24日晚上9时50分,地面观测台站接收到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曲。
⑶1975年11月,中国成功发射一颗返回式卫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⑷1981年我国又成功地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成为继苏联、美、法之后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1、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研究开始时间:
1958年,中国开始进行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研究。
2、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研究成功时间:
于1965年9月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的方法合成牛胰岛素。
3、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的意义:
胰岛素是人或哺乳动物胰脏中分泌的一种蛋白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不仅为提示生命奥秘打开一条新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为工业、农业、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杂交水稻的培育与推广
1、培育:1973年10月,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灿型杂交水稻。
2、特点:与普通水稻相比,杂交水稻具有产量高、抗病害强、适应范围广等优点。
3、评价: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4、推广:1975年,杂交水稻在全国多点进行种植示范,次年开始大面积推广。
5、意义:为粮食大面积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
“863”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2、倡导者: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
3、“863”计划的由来:因建议与决策时间都在1986年3月,所以这项计划又称“863”计划。
4、“863”计划的成果:
在“863”计划的推动下,我国在生物工程药物、通信设备、高性能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平台、人工晶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国际技术竞争的热点领域,已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这些产品正成为高技术产业的生长点。
5、作用(意义):
“863”计划的顺利实施,为中国高技术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增强综合国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1、历史背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
2、建设情况:1986年,中国开始网络建设,1994年正式与国际互联网接通。
3、应用情况: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此为技术依托的信息产业到2000年已成为中国第一大产业。
4、作用(意义):计算机网络不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为继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而且还是一个服务系统,能够提供形式多样的手段和工具为用户服务,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与社会生活。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