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历史学习方法>

初中二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时间: 维维0 分享

学习历史需要记忆许多内容,尤其历史课本里涉及到的各个朝代的内容很容易记混乱,只有对知识进行梳理,才便于记忆,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初中二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二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1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日本“大陆政策”;1894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2.时间:1894年——1895年

3.战役:

丰岛海战——战争爆发

平壤战役——左宝贵(殉国)

黄海大战——邓世昌(殉国);此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

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奋力抵抗) 随后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丁汝昌(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95年

2.双方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3.内容:

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通商——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苏杭杀虫”);

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需求)。

4.影响:使外国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狂潮

1.开端:沙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2.各国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3.美国“门户开放”:

提出: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

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结果:得到各国同意。

实质:“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初中二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2

戊戌变法

一、背景

《马关条约》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二、序幕——“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春

地点:北京

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

目的: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结果:未上达光绪帝。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三、发展——维新思想的传播

组织学会:强学会等

创办报刊:上海的《时务报》;天津的《国闻报》等。

代表人物:梁启超、严复(进化论思想)等,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四、高潮——“百日维新”

背景: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

时间:1898.6.11——9.21

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内容:

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文化上——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

军事上——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五、结果——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结果: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失败原因:①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②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妥协性、软弱性)

六、历史意义

意义:①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②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最突出)。

七、启示

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初中二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3

抗击八国联军

一、义和团运动

1.兴起:山东、直隶一带。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逐渐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2.发展:清政府由“剿灭”变为“招抚”,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斗争方式——粘贴文告;捣毁教堂、拆毁铁路、砍断电线等

3.口号:“扶清灭洋”

评价“扶清灭洋”:“扶清”——前期有利于得到清政府的支持发展壮大,但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灭洋”——表达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4.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二、抗击八国联军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时间:1900年

参与国: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

路线:廊坊→→大沽→→天津→→北京

2.义和团与爱国清军抗击八国联军

(1)廊坊大捷

(2)义和团在北京的战斗:西什库教堂、东交民巷使馆区

(3)天津保卫战:老龙头火车站、紫竹林租界。(聂士成殉国)

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1)结果: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携光绪西逃,并下令剿杀义和团。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2)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4.八国联军的暴行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采取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1901年

2.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

3.内容:

①“赔”: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②“禁”: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

③“拆”: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④“划”: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东交民巷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⑤“改”: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4.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初中二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4

0. -到重庆的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1

1.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标志是——1946年,撕毁“双十协定”,全力进攻中原解放区

2.提“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3.打退对山东解放区进攻的战役——孟良崮战役

4.孟良崮战役中华东解放区歼灭的是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

5.孟良崮战役中歼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的是——华东解放区

6.青化砭、沙家店战役粉碎对了对哪个解放区的进攻、指挥者——陕北解放区、彭德怀

7.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

8.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及相关法律是——耕者有其田、《中国土地法大纲》

9.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10.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辽沈战役

11.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的战役——淮海战役

12.解放华北全境的战役——平津战役

13.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1949年南京解放

1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19世纪六七十年代,辛亥革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5.状元实业家是谁、他走的道路、创办的工厂——张謇、“实业救国”的道路、南通大生纱厂

1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

17.在解放战争中,通过和平方式揭发的城市——北平

18.在解放战争中,接受和平改编的北平国民党总司令——傅作义

19.状元实业家创办的工厂——南通大生纱厂

20.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的时间——19世纪70年代后

21.体现自由平等的新时尚是在——辛亥革命以后

22.辛亥革命后自由平等的新时尚有——剪变、易服、劝禁缠足;废除跪拜礼,代之以简单鞠躬、握手礼;称呼取消“老爷”“大人”代之以“先生”;

23.20世纪初——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巴金《家》老舍的《骆驼祥子》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聂耳的《义勇军进行》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20世纪中期——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风骤雨》

24.洋务运动时期最早的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25.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成立的——京师大学堂

26.清政府停止科举考试,存在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1905年

27.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

28.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1897年上海的——商务印书局

29.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新华书店

30.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鲁迅的《狂人日记

31.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32.1931年拍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词、曲作者分别是——《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聂耳

初中二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5

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

(2)地点:沈阳。

(3)借口:柳条湖事件。

(4)蒋介石态度:不抵抗。

(5)结果:东北三省沦陷。抗日义勇军。

(6)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抗日游击队。

(7)东北人民抗日,标志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19、西安事变

(1)背景:①中日民族矛盾激化(根本原因);②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感召了张学良和杨虎城;③张学良和杨虎城受爱国心的驱使;④蒋介石坚持“剿”共(直接原因)。

(2)目的:逼蒋联共抗日。

(3)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史称“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4)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原因:处死蒋介石,很可能导致内战进一步爆发,从而使日本有机可乘,进一步独霸中国。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方向转变。

(5)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备注:a华北危机时,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七七事变平津沦陷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中二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经典总结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

历史知识点梳理总结

初二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二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学习历史需要记忆许多内容,尤其历史课本里涉及到的各个朝代的内容很容易记混乱,只有对知识进行梳理,才便于记忆,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初中二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中二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1甲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14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