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初二历史学习方法

初二历史学习方法

时间: 徐球0 分享

初二历史学习方法大全

历史学习某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武装自己的头脑,借鉴先人的经验,吸取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二历史学习方法大全,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历史学习方法

初二历史学习方法【篇1】

一、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生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那么如何培养兴趣呢?举个例子:学中国古代史中关于各朝代的君主治理国家的措施,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是当时的君主,设身处地,自己会制定怎样的治国方略?然后与当时的措施比较,这样就使枯燥的历史变得生动起来。

二、课堂要专心学习

1.紧跟老师思维,主动思考,积极回答——调动每一根神经,全力捕捉老师的每一个知识信息和思维信息,做到眼随老师走,脑随老师想,多思善想,主动听课。不只听老师的声音,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看老师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上要借助老师的问题情境,质疑问难,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拓展解题思路,创新解题,注重一题多解,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不人云亦云,不盲从老师的观点。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与同学展开讨论,并踊跃回答,发表自己的意见,展示自我风采。

2.以听为主,以记为辅,处理好听和记的关系——课堂上要以听为主,以思为主,但为了克服课后“一听就会、一放就忘、一做就错”的问题,必须记好课堂笔记作为辅助。要记要点、记规律、记方法,课后再详细整理,切不可因记笔记而影响了听课。

3.做好小结,记好“备忘录”——充分利用老师留下的3~5分钟时间,梳理课堂内容,总结规律方法,当堂内容当堂落实,并把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及课堂疑点记在“备忘录”上。

三、学会如何阅读教材

读书之前应该对教材有一个大概地了解。高中历史教材从形式讲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1.目录和大事年表。目录是各单元、各课知识的总纲,大事年表是简明的.大事记。这是全册课本的总体框架,应从宏观上把握。

2.单元导入和课导入。单元导入包括本单元内容概括介绍、学习要点和学习建议,便于学生抓住一个单元的核心问题并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课导入包括导入语、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重要概念,有利于学生抓住本课的重点。

3.正文内容和辅助内容。正文部分是课文的主体,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辅助部分包括“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等,是对正文的说明、补充和延伸,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正文并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4.测评部分。包括本课测评和学习延伸等。本课测评是对本课重点的检测,学习延伸是为有兴趣和学有余力的同学设计的内容,可自由选择。

四、学会如何培养历史学习能力

1.注重培养辨证看问题的能力。要学好高中历史,还需要一定历史理论的学习,与高中历史联系较密切的历史理论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及历史是不断进步的等。

2.注重培养识图读图的能力。对人物肖像图,首先能认出是哪位历史人物,其次能叙述其事迹并对此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于历史漫画应弄清其内涵,把握它所揭示的实质内容。

3.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应该养成爱思考、爱问问题的习惯,因为它可以激发灵感的火花。除此之外,还要养成积累资料的习惯,让知识融会贯通,厚积薄发,形成创造的契机。同时,遇到问题应该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探究。

五、掌握一定的评价方法

1.坚持正确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全球利益的立场等等,就是正确的立场。

2.坚持历史评价而非道德评价。这条原则涉及到的主要是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作用来进行评价,不能活动时,应给历史人物以阶级定位,注意确定阶级属性的标准不是观其出身而是观其言行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其次,对一定历史人物或社会集团,应该用其阶级属性来解释其言行。另外,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时,注意不要简单化、一刀切,如认为只要是地主阶级就一定反动、腐朽,只要是农民阶级就给予肯定。

初二历史学习方法【篇2】

一、思路的转变

1、从习惯于“开卷”走向习惯于“闭卷”。由于种.种原因,很多省份的初中升高中历史考试都是开卷。初中孩子们可能习惯于从教材、教辅资料上去寻找答案,在开卷中,资料的阅读和鉴别能力也许得到了锻炼,但是却使得你们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尤其是历史这门学科,有很多知识必须先要植根于你头脑里,你才能对它有更多理性的认识,而习惯于开卷,无异于婴儿学走路时依赖“学步车”一样,使你们总是在蹒跚学步、不敢大步向前。进入到高一以后,首先不要奢望任何正规考试会是“开卷”,而应该习惯于抛开书本,自己独立去完成一份满意的历史试卷。

2、从依赖于课本到娴熟驾驭课本。初中时,同学们对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课本的内容,课本教会我们基础知识和基本理念,但是我们要清楚,历史知识浩如烟海,课本仅仅提供了沧海一粟。我们绝对不能满足于对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以此为依托,扩大我们的知识面,最终能够熟练运用课本知识来解答更多的疑难。

3、从不敢独立思考到敢于独立思考。初中时,很多学生习惯于做“乖孩子”,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一字不漏地去背诵和记忆,但是,很少有质疑的习惯,把“标准答案”奉为圭臬,不敢越雷池半步。到了高中课堂,老师们希望你们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质疑、敢于思辨。由过去思考“是什么?”转变为思考“为什么?”“怎么样?”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培养出独立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高中生,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

二、获取知识方式的转变

1、从单纯依赖课本、只知道从课本获取知识转变为从有价值的史书、与历史有关的课外资料上广泛获取知识。历史知识是没有止境的,各种文史资料浩如烟海。如果你有心,那么就一定能找到获取知识的途径。在高中阶段,接触到《论语》、《左传》、《史记》等史学经典并不算早,通过阅读我们不仅了解到很多史料的来源,而且通过对文言文的阅读,我们获取了与古人对话的途径。

2、从单纯在课堂上获取知识到善于用多种方式获取历史知识。例如:积极参加历史社团、第二课堂活动、参观历史展览、博物馆等方式。我们的高中生涯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高中的环境里,积极参加与历史有关的社团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参观历史展览,这对于学习历史来说是有好处的。

3、从吸收单一的史观到培养多元史观,用不同的史观去获取知识的不同角度。培养团队合作的习惯。

4、从依靠个人单干获取知识到善于利用团队合作来获取知识。(可以利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分享交流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初二历史学习方法【篇3】

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相比,知识难度加深,知识点增多,为了能够更好的学习高中历史,我们要了解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的区别、尽快适应高中历史的课程、掌握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高中历史六大高效学习方法,希望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与初中的不同体现在哪里?

其实,高中历史课所接触到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初中并没有太大不同,真正不同的其实是我们换了一个认识历史的方式。在初中阶段,我们按照由古到今的编年史顺序依次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相对独立,为的是对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对历史素养这方面的培养只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高中历史课的编排就完全面貌一新了。高中历史课本每一册分别归纳梳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每个专题内中国史和世界史相互交融,甚至很多时候将历史事件进行中外对比,这样的意图是让同学们不仅了解历史事件,更能清晰的体会到历史背后的规律性,给同学们带来启发,从而逐步提高历史素养。

进入高中我们如何才能学好历史?

由于学习模式的根本转变,我们对历史的把握就不能仍旧仅限于事件层面。我们应从一条最大的主线出发,把所有知识点都融进这一体系框架之内,然后细思这些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异同点。这样为我们对历史的整体把握非常有帮助。比如政治发展史,我们可以梳理出一条从商周分封制、秦汉中央集权制直到明清君主专制逐渐瓦解这样一条主线。在其中尽量更多地穿插如中央与地方的制度关系、官吏选拔任用制度、中央机构组成等知识点。这样,一个完整的专题内容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有了这样的梳理,我们不但会觉得历史有趣、易懂,做题时也会对题目有非常深刻的把握。

学好历史都有哪些学习方法?

1.学习历史有阶段性

各位考生会发现高三的历史学习和高一高二很不同,它是一个高度概括和整合,反复巩固的过程,这就要求考生在高一高二有很扎实的基础和"历史基本功"。

小编的观点是高一、高二阶段,不必苛求知识的深度,但要注重追求知识的广度。你会发现语文水平的高低和课外知识的丰富程度对历史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建议你多读一些课外历史书籍,注重古文能力和语感的培养,建立自己的一套历史观和世界观。这些东西对你的影响可能不会马上体现在分数上,但上了高三以后你会发现它们太重要了。

2.抓住课堂

要说实在的东西,课堂是很实在的。文科和理科不同,很多聪明的理科生不听课是可以照样考好的,但是一个历史生如果不听课他一定什么成绩都别想拿到。听课也有听课的方法,精华哥认为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把你理解的这一课的知识框架和系统大致构建出来,充分去领会书上每一个部分、每一个框题是为了说明什么;然后在听课的过程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你的思路和框架,形成一份完整的听课笔记,课后再和参考书上的知识重点、知识框架进行对比补充,拓展自己的思路。

3.充分利用老师

每一个历史老师对历史应该都有自己深刻的理解,无论如何他们也是从历年历届高考走来的,多年从事历史教学,一定有独到的经验。你可以主动地和老师交流你对历史问题的观点,从老师的回应中吸取有教益的东西。

4.史实问题和思维问题——两大关键

会发现考生做历史题,做来做去无非就是考察两个问题:要么是史实,要么是思维。史实问题通常就要考各位的记忆来实现,比如说法国大革命什么时候爆发的,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哪些,十一届__的内容是什么,这些都是不容更改的史实,你必须非常熟悉和了解,这就是平时不断积累和记忆的过程。

记忆史实其实并不是什么痛苦的过程,最重要是对学习历史抱有激情和信念,你会发现一切都不难,就像你不会忘记家里的门牌号和好朋友的电话号码一样简单,你还可以编一些顺口溜来记忆史实,比如说我就是用"工程队"三个字来记忆中共一大的局限性的:"工-关注工人阶级,忽略了广大农民;程(城)-把城市作为重心,不符合中国国情;队(对)-斗争对象指向资产阶级是错误的"。

思维问题考察的是考生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理解,比如说我们见到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索"这样的问题就属于考察思维的范畴。这些问题通常是选择题里比较难的部分,但其实也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你会发现,一般来说,"根本原因"通常是经济基础(生产力发展)或者本质矛盾(阶级矛盾尖锐),一般来说根本原因都会"看起来"和该历史事件关系并不明显;"直接原因"通常是经过一步推理而不用深入分析就直接得到的原因,和事件的关联性非常强;"导火索"通常都是一个偶然性很大的事件,不是出于社会和历史发展必然,比如"五四"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索是国王召开议会企图征税等等。"主要原因"是最难的,有时它是直接原因,有时是根本原因,这就要求你深入探究事物的内部逻辑,通过对比来决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哪一个因素才是对事情起决定性作用的。

思维的锻炼要靠大量做题和有效总结来实现,这一点也是积累的过程,上了高三以后老师也会经常给你一些提示,注意吸收,一定会有提高。

5.掌握一套既定的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

历史学习里面其实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很多概念都可以用"三条"或"两条"来总结,比如说了解一个事件我们通常是从"背景(原因),内容(经过),影响和意义(结果)"来记忆,分析问题我们总是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来思考,分析背景时我们会分"国内环境,国际环境"来进行,评价意义时我们有"正面(积极)和负面(消极)"两个方面……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各位考生在答大题时就会轻松地发现这些既定的思路可以迅速帮助你理解题目和入手分析,至于这些既定的方法你可以自己在学习中很容易地提炼出来,或者看《高中历史学考必备手册》最后一部分谈到的一些学习历史的思维和方法,都非常实在和具体!

6.宏观地学习历史,心中搭建一幅完整的知识网络图

广大考生可能会觉得历史很烦琐,细节很多,有没有什么主线可以把它们串起来?当然有!可以适当地进行发散思维,把历史事件串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不受课本的限制),比如说把一整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整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理解和思考,这样一来你会发现你的历史知识非常有条理,不光可以从宏观上解答很大的问题,也可以随便拿出一个部分进行微观细致的分析,这就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可以说"绝学无忧"了。

初二历史学习方法【篇4】

一、框架记忆法

要形成知识框架,首先要背好课本的章节目录,这是最粗的线条,也是最基础的内容。比如本册书共包括七个单元,可归纳为三个大框架:古代的中国(第一单元)和世界(第二单元);近代的世界(第三单元)与中国(第四单元——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五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当代的中国(第六单元)和世界(第七单元)。有了基本的框架,再向其中填充相应的内容,逐渐细化,最后,书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在框架之中。走向考场的一刹那,虽然脑海中只有一个知识框架,但实际上它包含了很多个子目录。

二、联想记忆法

(1)时间上的联想,就是利用事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接近关系,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

我们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展开联想,如: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长征;1935年10月,陕北会师;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结束。

我们还可以抓住某一时间,联想到同时发生的几件大事。如: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

(2)空间上的联想,我们可以对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历史事件产生联想。例如,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由南京这座城市我们可以联想到本学期学过的有关的知识点:①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②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③1937年,南京大屠杀。④1940年,汪精卫成立了南京政权。⑤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三、比较记忆法

就是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共同点中寻求规律性,从不同点中探索出矛盾的特殊性。书中可以比较的知识点有很多,比如,可以比较古代的中国和西方政体的不同;古代的希腊和罗马的民主政体的不同;古代的民主政体与近代民主政体的不同;近代英、美、法、德政体的不同;现代中外政体的不同等。

再比如,我们还可以把1848年中外两个事件联系起来进行比较,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国际工人运动有了先进的思想武器;而1848年,洪秀全以“拜上帝教”组织发动群众,说明农民阶级革命纲领的落后性,不能领导近代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初二历史学习方法【篇5】

一、归纳记忆法

就是对知识的横向或纵向的分析和归纳,也是记住线索和要点的过程。比如,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可以归纳为三个“一”:一弱(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强(无产阶级革命性强)、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

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经过,可以归纳为四句话:“二月革命推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在掌握了革命的基本史实后,可以得出结论:二月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二、趣味记忆法

就是把枯燥的记忆趣味化,或者叫寓记忆于趣味之中。趣味记忆的方法很多,有时甚至很荒诞,但只要有利于记忆,都无大碍。

(1)谐音记忆法,比如,《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可以谐音记忆为“光(广州)下(厦门)不(福州)能(宁波)上(上海)”。

(2)关键词记忆法,比如,《马关条约》的内容,可以记忆为:“一开厂、赔二亿、割三岛、开四口。”

再比如,“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同学们总容易混淆,可以记忆为:“历代敕令法典看,人财诉讼总论翻;学说解释在汇纂,查帝又把新敕传”。

1733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