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体会800字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材料来源于警察局里一份名为《金刚石与复仇》的案卷。这是一个蒙冤和复仇的故事,大仲马运用他点石成金之笔,将一个现代生活的悲剧改造成了一部艺术作品,俘虏了不少读者。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1
从小到大读过一些书,古今中外都有涉猎,喜欢的很多,但其中给我感触最深、对我影响最为久远的就是那部脍炙人口的世界名著——《基督山伯爵》。
男主角是埃德蒙·邓蒂斯,一个年轻的船员,事业上前途无量,同时有一位年轻貌美的未婚妻,可就在结婚当日,他却被人陷害,以叛国的罪名,从婚礼的殿堂瞬间摔到了阴暗的监狱。所有的荣誉不复存在,美丽的未婚妻也变成了陷害他的人的妻子,自己将终日在孤岛的阴暗监狱中苟延残喘。命运给了他天大的玩笑和致命的打击,他迷茫过,悲痛过,哀号过,但是他没有放弃过,最终,他在监狱中结识了改变他一生的一位老人,从老人的身上,埃德蒙不但学到了无数的学识,更被老人乐观的精神所折服,最后和老人成为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在精心的策划下,埃德蒙成功的成为了第一个从这座最森严的监狱脱狱成功的人,并遵循老人的叮嘱,找到了埋藏在基督山的无尽珍宝。而这一切离他被逮捕的日子已经十年了。埃德蒙又用了十年的时间,利用手中的财富和自己与生俱来的优秀素质,成功的变身成为了法国社交界的名流——基督山伯爵。而此时,他也开始对曾经对他有恩的人实施报答,对陷害他的人给予更痛苦的复仇。故事最后,陷害过他的人逐一落得悲惨境地,而他最恨的人他最终选择了宽容,并和所爱的人远走高飞了。
全书情节紧凑,一气呵成,看完后感觉无比的兴奋。是啊,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许在不知道的时刻我就会遇到挫折与痛苦。人,最重要的是有一颗百折不挠的心,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机遇只倾向有准备的人,但是怎样才算有准备呢?首先要有一种乐观自信的精神,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夜再黑,醒来也是黎明。就像大大的盘子里只有一个馒头,悲观的人只会说:只剩下一个了……而乐观的人则会高兴的喊:还有一个!自信的人会时常感到幸运与你相伴,每每在遇到困难的时刻必定有贵人相助或者迎刃而解。
性格决定命运,什么决定性格呢?先天的遗传固然不可忽视,但是更重要的对待事物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没有人和事会在原地等你赶上来,比的只是谁更有一颗成熟的心,更适合在这个社会里生存。碰到不如意的事情常有,不和胃口的人也有,怎么办呢?躲避和仇恨只会增加自己的负担,正如书中的埃德蒙,脱狱后用十年的时间精心策划着复仇,他成功了,可是从最初的快感逐渐转变为一种痛苦的压抑和罪恶感,最终,他选择了宽容,去过自己真正幸福的生活。乐观的面对人生,以积极的态度去感受生活才是书中真正想传递的意义。
人永远有缺点,事永远有缺陷,我们的生活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我会选择快乐,选择坚强,人生最有意义的时刻莫过于喜悦的瞬间。遇事多一分冷静,多一分宽容,会收获更好的结果。人生五十年,如梦又似幻。奋斗没有终点,追求没有尽头,即使我有时发泄不满
我也不会停止我的信念,我只希望在我人生的旅途中保持一份自信,一种乐观,一颗恒心,我坚信,我能做到!
《基督山伯爵》是一部关于人生的好书,书中的复仇并不是主旨,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是那种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人性弱点的揭示,让我们真正认清我们的缺点加以改正。人生需要勇往直前的精神,但不是强弩之末的鲁莽;人生需要坚定的自信心,但不是盲目的乐观;人生要学会面对现实的不如意,但不是抱怨上天的不公平;人生要学会宽容与忍耐,但不是纵容和窝囊;人生要遵守诚信,但不要轻易许诺;人生必定有无数的压力,但不一定都需要正面承受;人生需要朋友,有至交,有损友,但不能违背原则。我究竟做到了多少呢?什么是成功的人生,我想,上面的都做到了,都协调好就算达到了吧。永远保持一颗坚强而快乐的心其实很容易,有时候鼓起勇气迈出的一小步,往往能让人走到另一片灿烂的天空。
我喜欢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只要是我认为充实的能给我帮助的书籍我都喜欢,阅书阅人才能学会阅己,懂得阅己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2
“亲爱的马西米兰:
有一艘小帆船停在岛边。贾可布会把你们带到里窝那里去的,在哪儿,诺梯埃先生正在盼望着自己的孙女,他希望在您领她到圣坛去之前,可以再送一份祝福给你们。我的朋友,在这个岩洞里的一切以及我那座在香榭丽舍大道的房子,还有我在的黎港的房子,都作为爱德蒙•邓蒂斯送给他的老主人摩莱尔的儿子的结婚礼物。维尔福小姐也有权同您分享这一切,因为,她的父亲此刻已成了一个疯子,她的弟弟已在九月间同他的母亲一起死掉了,而她又接受把所有从父亲和弟弟那里继承到的遗产分给穷人的要求。摩莱尔,把这些告诉那位即将同您分享这一切的天使吧,请她常常为一个人祈祷吧,那个人,简直同撒旦无异,曾经自以为可以同上帝较量,然而,此刻,他已带着一个的自卑承认只有上帝才拥有最高的权力和无穷的智慧。也许那些祈祷会令他心中的悔恨有些许的减轻。对您来说,摩莱尔,我对您说一句心里话:在这个世界上本无所谓快乐或是痛苦;只有一种状况与另一种状况的比较,就是这样。只有那些曾从最深切的悲哀中挣扎过来的人,才能体会到最大的快乐。摩莱尔,我们只有体会过死的痛苦,才会真正明白生的快乐。
因此,我的孩子啊,尽情享受生命中的愉悦吧!永远都要切记,在上帝揭露人的未来以前,人类的一切智慧都包含在四个字里面:’等待’ 和 ‘希望’。
——你的朋友基度山伯爵爱德蒙•邓蒂斯”
伴随我两年的《基度山恩仇记》,终于在今天被我看完了……感觉呢?原来,在最后,伯爵也笑了…终究生命只归结于四个字么?“等待”与“希望”……
从伯爵结束小说的最后一封信中,也许可以知道,伯爵远离后也许会是真的快乐了,不再是永远那样镇静得让人害怕,会露出那让人惊喜的微笑。等待与希望,这让我第一时间想起另一位人物…………安迪•杜方。
在肖申克监狱的莫大冤屈与人生痛苦…同样是等待与希望让杜方露出了笑容。永远不会忘记当杜方在太平洋的那个海岛上与瑞德拥抱的场景,安迪的笑容也可以那样灿烂吗?伯爵最后也露出了微笑吧,但是,也仅仅是微笑。
同样是受到冤屈,同样是靠着等待与希望将“命运”击破。不同的是伯爵选择了复仇,而杜方选择了宽容。记得杜方曾经说过,妻子曾对他说他是一个很难懂的人。杜方的沉默无法给妻子激情?就这样要选择背叛?既然这样,当初为什么要选择结婚?而杜方竟然也将其归咎于自己……并将自己在牢狱里的那么多年的冤屈当成是一次救赎。也许那才是真爱吧……然,一种沉默终究是无法让恋人开心么?
伯爵到了最后竟然也后悔了,而曾经一度是那样得坚信是上帝的使者。他骗过了所有人,更骗过了自己。也许仇恨终究不能让灵魂得以救赎?可又能怎样呢?难道要让那些曾今伤自己那样深的罪人依然没有天理得过着上等生活?无解。曾今天真的我,总是在一篇文章的结尾加上一个假的不行的好结尾或是“经典的感悟”,以至于写出来的东西总是那样的NC。原来世界本来就是那么多无解的问题。
好吧,等待与希望。可又仅仅是等待与希望吗?伯爵似乎没有哪一天是在那干等着奇迹出现的。也不是天真的希望,来几个旱天雷将仇人逐一劈死。所谓等待,我或许理解为在为目标不懈奋斗的前提下,对于急于目标未成的宽慰,是为等待。希望,也许是对活着追求未来的精神支柱。着实,这样解释还是扯淡。。。好吧,不身临其境无以解其奥义。伯爵的寂寞,谁人能懂?“死去”的爱德蒙的寂寞,又有谁人能懂。微笑吧,只能微笑了,只有这样的无奈以及忧郁版的笑而不语,才能向我们展示千帆过境,恩仇沧桑后方感人生的忧伤。微笑,并不表示快乐,但至少有了海蒂的陪伴……未来他们会是幸福的,即使幸福的有点那么的悲壮!
自己呢?着实也是个NC。。明明知道要摘抄decide your destiny,却仍然不知做出改变,还要装的很像的表现一副已经懂得的样子。唉……真的要改变么?在某些方面回答是必须的。否则人生即受挫于其上。另外一些方面呢?也或许不必了吧。。改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总是说特定的环境造就特定的人格,仍然需要违心得去改变,然后心里又难过改变的不完美么?
人生能有几回勃?话说我们正直青春大好年华,岂可有半点颓废之心,虽然又想以一NC,假的要死的感悟结尾,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样看起来确实更舒服。百度一下,我竟然发现:
“是否记得最后一个场景中Andy和RED在海滩上重逢并拥抱的镜头?这在剧本中原是不存在的,因为Stephen King的原著小说中并没有这段情节。这是导演在其合伙人的坚持下违心添加的,而甚至在拍摄完后还一度企图剪掉。幸亏在试看样片的时候几名观众们非常喜爱,导演才因此做出了让步,并决定保留这段情节。后来的观众们才因此有幸观看到这令人喜悦且热泪盈眶的结局场面。 ”额,呵呵,……就这样吧,虽然美好的东西在现实总是不见得存在,但至少相信他的存在又是件美好的事情。就像《初恋这件小事》中小水与阿亮的爱情,唯美到让人心碎,但虚幻到可以归结于童话。但是, who cares? 至少我们获得了感动,并且在这现实中还感受到了一股幸福的颤抖,不会总是那样的麻木……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3
《基督山伯爵》是全世界流传最广的名著之一,但一直没有去看,原以为会有枯燥的开头和与现代合不上的对白,没想到一读就放不下了,欲罢不能。
书中我是喜欢主人公爱德蒙·唐泰斯这个人物的,很真实的感觉,设身处地地想,如果我遭遇到他的遭遇,我也会进行复仇,但那不是上帝的手,而是复仇天使,是死神的手。
我看着他从天堂掉入地狱,看着他从云端掉入地底,看着他从充满希望到彻底绝望,看着他从一个充满朝气的青年变成一个心中充满仇恨的复仇天使,看着他最终放下仇恨,找到幸福。
快乐对他来说是那么地短暂,十四年的牢狱之灾,使他的外貌、声音、心性、性格也都发生巨大变化。他从坟墓中爬出来,恩怨分明,对帮助过他的人进行报恩,对那些对不起他的人,施以报复。
人们总是不满足于现状,不满足于既得的幸福,可只有当失去时,才发现那份幸福是多么的弥足珍贵。
我们总是埋怨学习的辛苦,父母的唠叨,而我们却不知道,学校是这社会上仅剩的净土,父母的爱是世上最无私的情感。
他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最终终于看透世事,正如他对莫雷尔所说:“在这个世界上既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只有一种处境和另一种处境的比较。必须想到过死的痛苦,才能懂得生的快乐。”那是怎样的豁达,怎样的胸襟啊!那是历经磨难后得出的人生感悟。
爱也彻底,恨也彻底,报恩也彻底,复仇也彻底,这就是在我读完《基督山复仇记》后最大的感受。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报仇也是需要养精蓄锐的,并不是凭着一时的心绪就可轻举妄动的。而基督山伯爵,则是最具体的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这句俗语。在经历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后,他的人生要义就是找寻曾经的亲人、曾经的恩人和曾经的仇人。在确认了所要寻找的人以后,他并没有如我们在武侠小说里所见的那样,于恩人抱拳云:“赴汤蹈火,再所不惜”,于仇人一剑刺死。他选择了他自己的方式,对曾经有恩于自己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持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却从来不让他们知道其实自己就是为了报恩而来。如果说他的报恩令人感动,那他的复仇则是如此的淋漓尽致。
在我们几度的叫好后,不免有点心惊。在基督山复仇的过程中,不断的卷入了一些无辜的人,有罪的人虽然得到了应有的报应,同时也造就了新的惨剧———这是一幕人类复仇过度的悲哀,一声无罪人变为有罪人的慨叹。
马瑟夫死了,阿尔贝和美茜蒂丝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维尔福家中陆续死了3个无罪的人,尤其当爱德华和维尔福夫人死在他的面前,他想要救爱德华,却已经无力回天。这使他动摇了,他恍惚了,他开始责问自己究竟有没有权利这样做。他问自己:“够了,够了,已经够了,一个死了,一个疯了,我是不是做得太过分了呢?”
于是他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坚决了,在故事的结局,他给与邓格拉斯严厉的惩罚之后,放了他一条性命,这样的结局大概会比人都死绝了的结局要好,毕竟邓蒂斯的本性是善良的,并不是天生的刽子手,而且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承受自己种下的苦果,一直到死才能得到解脱。
最终,他的三个仇人,一个妻离子散,身败名裂,自杀身亡;第二个全家老小相继死去,最后孤家寡人,也不成人样了,第三个倾家荡产,从富翁一下变成了一文不名的糟老头。
死了,一了百了。
疯了,虽然痛苦,但是至少精神上解脱了。
清醒地活着,却又失去了自己看重的名利,这才是真正的活受罪。三个仇人的结局各不相同,孰轻孰重,自见分晓。
有时候,最严厉的惩罚并不是死亡,而是生存。
但他的复仇虽然成功了,却也失败了。复仇成功给他带来了什么呢?快乐吗?当然不是。大仲马借几近精神失常的维尔福之口说出:“瞧呀,看呀!你报复得够多了吧......”基督山只能默然无语,他感到他不能再说“上帝与我同在”这句话了,他的报复超越了限度。
冤冤相报带给人的,只能是愈加痛苦。他在现实及猛烈的鞭挞中清醒了,他找回了宽恕。
人拥有生命毕竟不是为了复仇的。
于是复仇的狂潮找到了它的归宿,无声的呐喊惊醒了灵魂最深处的人性。他宽恕了邓格拉斯,拯救了凡兰蒂,抛弃了所有的财产做了他力所能及的事。当复仇的剑铸为宽恕的犁时,一个人才能懂得生活是幸福的,不能抛弃复仇的人最终也宽恕不了自己!
当复仇使我们不幸时,宽恕使我们落泪。
痛苦消融在人性中,便生出完美。
想直面人生,必须学会宽恕;想勇往直前,必须放弃痛苦。我们没有理由不善待这个世界,正如基督山所说的:“人类的智慧全在这两个词语中,那就是:等待和希望。”
基督山伯爵是一个人们非常喜欢的人物,他非常的敢爱敢恨、豪爽气派,也聪慧过人,由于饱经沧桑,他对任何事都格外的执着。基督山伯爵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形象,但他并不是凭空捏造的,他蕴藏了部分作者的写照。作者大仲马是一个非常豪爽的人,他在基督山城堡连续几年每日宴请宾客,高朋满座;其中许多人,大仲马连姓名都不知道,可见他的气派,比起基督山伯爵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基督山城堡门厅的正位,堂而皇之地放着一尊大仲马的半身像,还配上一条座右铭“我爱爱我的人。”由此可见,基督山伯爵的敢爱敢恨、豪爽气派是遗传了大仲马。
其实这条座右铭,大仲马只讲了半句,基督山伯爵这个人物才体现了完整的意思。那就是“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别人如何对待我,我就如何对待他。这样既公平,也符合情感上的平衡。但其实真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人们很多时候就会非常的优柔寡断,不知所措,而不像基督山伯爵那样敢于决断。或许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才会发出“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这样的感慨!
《基督山伯爵》更多的是揭露当时社会的暗无天日、金钱至上。邓蒂斯的悲惨遭遇足可以说明这一切。邓格拉斯、费尔南、维尔福三人的飞黄腾达也证明了这一点,但事实不仅仅是如此,金钱、名誉对人性的毁灭超乎了善良的人们的想象。且看维尔福一家,维尔福先生自私自利,为了名誉、前途不惜违背自己的父亲,为了金钱,他凭靠着他法官的身份不知出卖陷害了多少人;维尔福夫人贪恋金钱,为了一份价值可观的遗产,她不惜毒死四个人,其中有她丈夫前妻的父母和女儿。由此可见人性的卑劣啊!
相比19世纪,如今金钱的地位似乎越来越高,那么人性的毁灭也越来越深吗?但有黑自然也有白,莫雷尔一家就是不被金钱所吞噬的好人,最后金钱却不请自来。而维尔福夫人最后却落个两手空空,这就是事与愿违吧?老天还是有眼的。
在看完了整本书后,触动我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直到天主垂允为人类揭示未来图景的那一天到来之前,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括在这四个字内“等待”和“希望”。
学会珍惜,再加上耐心地等待和希望带来的动力,必然能迎来黎明的曙光。基督山伯爵也正是靠着这三个词度过了他最艰辛困苦的岁月。“等待”和“希望”就是我在大仲马智慧的火花中学到的两个词。希望大家能深刻理解并正确掌握,像基督山伯爵一样,用这两个词达到人生目标。
这就是一本酣畅淋漓的《基督山伯爵》,一本大仲马倾其心血浇铸而成的世界名著。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4
《基督山伯爵》是我精读的三部小说之一(另两部是《围城》和《笑傲江湖》),最早读这本书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当时没有潜心读书的心境,所以只是草草地浏览;再加上外国人的名字不好记,因此一时也没彻底弄清楚谁是谁的谁。后来多次重新阅读后,感受一次比一次深,也越来越喜欢这部巨著了。
虽然本人是无神论者,但还是相信因果报应,进一步说——相信人的内心深处是有一种力量专门用来支配人的行为的,其可能是善、也可能是恶,还可能是一种无法准确定位的东西。但是,行善者,由于内心充满成就感,于是做人也坦荡,故而机会也会对他敞开大门;作恶者,内心充满的一定是猜疑、怨恨和失落,即使恶得非常顺利,但内心也满是煎熬,一生都会活在阴暗中,当然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前途了。
《基督山伯爵》里主要涉及三伙人,邓蒂斯及曾经帮助过他的人、邓蒂斯的仇人、以及前裁缝卡得洛斯。为什么把卡得洛斯单独列为一类呢?因为他是最典型、最大众的一个人。从他的身上,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卡得洛斯在年轻时候是个小裁缝,日子过得一般,但绝不窘迫——这从他一度能借钱给邓蒂斯这件事上可以得到证明;后来虽然小买卖不好维持了,但仍能买下一处小旅馆,也证明他至少还是有一定积蓄的,说明他过日子、操持家业的能力还可以。卡得洛斯有着常人都有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偶尔也能帮人点忙,有点嫉妒心,有点小小的善良,也有点胆小怕事。总之,他算是个正常的普通人。邓蒂斯被陷害入狱不是他导致的,也不是他想阻止就能阻止得了的,所以,在恶势力面前、他选择沉默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事实上他的良心也被他自己谴责过,这就是为什么邓蒂斯会假“神甫”之手赠与他财富的原因。
按照正常的小说演义,这个人到取得钻石以后就该“出局”了(《基督山伯爵》一共有四册,第一册以邓蒂斯完成报恩而结尾),但伟大的仲马先生却偏偏让这个小人物在本书里扮演了“大”角色,一直到第三册结尾才让他死去。为什么呢?
笔者认为,这就是仲马先生之所以伟大的地方,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至少笔者不认为《基督山伯爵》的侧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在任何一个时代,在任何一个社会环境里,普通人总是占绝大多数的。所谓普通人,就是在各个方面都不出众的人,因此普通人之间也容易融洽相处;如果不发生大的变故,当事人自己以及普通人之间都会相安无事。但是,不要忘记了——人、任何一个人,事实上都是有欲望的,而欲望的强烈程度或表现方式与当事人所处的状态有关。前文已经说到卡得洛斯在接受馈赠之前基本算是个正常和普通的普通人,其人生的所有变化都发生在不小心“发财”之后。
有必要说明一下,按书里经常提到的当时的物价和财富水平,200百万法郎属于超级财富,相当于今天上海滩上的一栋豪华写字楼的价值,甚至可以用来修建几十公里的铁路;因此5万法郎至少可以买一套豪宅、一辆宝马,然后终身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按正常人的思维逻辑,一个长期普通、一度潦倒并且每况愈下的中年人,在突然时来运转以后,他应该满足了吧,该感恩了吧,该安心过好日子了吧?但卡得洛斯不是这种人,恰恰是这笔飞来的横财诱发了他的野心、释放了深藏内心很久(甚至他自己都未必能意识到)的魔鬼,他突然变得更不满足了,他居然认为他应该得到更多。于是,悲剧开始上演了。在卖钻石的同时,他决定刺杀那位犹太商人,甚至连同他的太太也一并灭口。
故事如果到此打住,本也可以结束了,毕竟、卡得洛斯不是本书的真正主角;但仲马先生作了继续的演绎,又给了卡得洛斯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把他从苦役船上解放出来,并且借第三人之手让他过上了“退休面包师”的悠闲养老日子。按说,曾经有过发达的机会,但因自己的缘故错失甚至因此遭到灭顶之灾,因上帝的眷顾又侥幸活过来并且有机会轻松打发余生,这时候总该安分、该听天由命了吧。偏偏“恶”人之所以恶,一定是心魔难除。卡得洛斯的心魔是什么呢?
那就是——他从来不问自己是不是已经过得很好,而是容不得本来跟他一样的人居然比他混得好!
年轻时候的卡得洛斯因为嫉妒,而默认了邓蒂斯被诬陷入狱的大难;意外得到巨额财富以后又容不得犹太商人有机会因为那笔钻石交易而赚很多钱不惜杀人越货;大难不死并且重新过上好日子之后又容不得他的难友飞黄腾达,而执意要改变生活的格局甚至继续选择走犯罪的道路……
这就是卡得洛斯,这就是一个恶人之所以恶的心理渊源。
甚至,一直到濒死之际,卡得洛斯的内心依然充满因不心理平衡而堆积的仇恨,依然继续企求报复他人的快感。这人的确没救了!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笔者喜欢的三部小说,其作者也都是最善于揭示人性的。钱锺书说猴子都有个红屁股,蹲着就没事,一旦爬得高了就露出来了;金庸的小说更是对所有自以为聪明且心术不正的人进行了无情地“打击”,如《射雕》里的欧阳克、杨康,《笑傲》里的左冷禅,《天龙》里的慕容复等,其最终的下场都很凄惨。这——大约就是宿命。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5
爱也彻底, 恨也彻底。报恩也彻底, 复仇也彻底。 这就是在我读完《基督山复仇记》后最大的感受。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报仇也是需要养精 蓄锐的,并不是凭着一时的心绪就可轻举妄动的。而基督山伯爵,则是最具体的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这句俗语的。在经历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后,他的人生要义就是找 寻曾经的亲人,曾经的恩人和曾经的仇人。 在确认了所要寻找的人以后, 他并没有如我们在武侠小说里所见的那样,于恩人抱拳云"赴汤蹈火,再所不惜",于仇人 一剑刺死。他选择了他自己的方式。对曾经有恩于自己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持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却从来不让他们知道其实自己就是为了报恩而 来。如果说他的报恩令人感动,那他的复仇则是如此的淋漓尽致, 在我们也有几度的叫好后不免有点心惊。
基督山伯爵是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人物,他非常的敢爱敢恨、豪爽气派,也聪慧过人,由于饱经沧桑,他对任何事都格外的执着。基督山伯爵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形象,但他并不是凭空捏造的,他蕴藏了部分作者的写照。作者大仲马是一个非常豪爽的人,他在基督山城堡连续几年每日宴请宾客,高朋满座;其中许多人,大仲马连姓名都不知道,可见他的气派,比起基督山伯爵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基督山城堡门厅的正位,堂而皇之地放着一尊大仲马的半身像,还配上一条座右铭“我爱爱我的人。”由此可见,基督山伯爵的敢爱敢恨、豪爽气派是遗传了大仲马。其实这条座右铭,大仲马只讲了半句,基督山伯爵这个人物才体现了完整的意思。那就是“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别人如何对待我,我就如何对待他。这样既公平,也符合情感上的平衡。但其实真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我在很多时候就会非常的优柔寡断,不知所措,而不像基督山伯爵那样敢于决断。或许得不到的才
是最好的,“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
《基督山伯爵》更多的是揭露当时社会的暗无天日、惨无人道。唐代斯的悲惨遭遇足可说明这一切。唐格拉尔、费尔南、维尔福三人的飞黄腾达也证明了这一点,但事实不仅仅是如此,金钱、名誉对人性的毁灭超乎了我的想象。且看维尔福一家,维尔福先生自私自利,为了名誉、前途不惜违背自己的父亲,为了金钱,他凭靠着他法官的身份不知出卖陷害了多少人;维尔福夫人贪恋金钱,为了一份价值可观的遗产,她不惜毒死四个人,其中有她丈夫前妻的父母和女儿。由此可见人性的卑劣啊!相比19世纪,如今金钱的地位似乎越来越高,那么人性的毁灭也越来越深吗?也许事实确实如此,我之前的不敢相信只是由于我的无知。
我的不谙世事,但真相不容狡辩,人就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但有黑自然也有白,莫雷尔一家就是不被金钱所吞噬的好人,最后金钱却不请自来。而维尔福夫人最后却落个两手空空,这就是事与愿违吧,老天还是有眼睛的。在看完了整本书后,触动我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直到天主垂允为人类揭示未来图景的那一天到来之前,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括在这五个字内‘等待’和‘希望’。”耐心的等待加之希望带来的动力,必然能迎来黎明的曙光。基督山伯爵也正是靠着这两个词度过了他最艰辛困苦的岁月。“等待”和“希望”就是我在大仲马智慧的火花中学到的两个词。我也希望我能像我所崇拜的基督山伯爵一样,用这两个词达到我的人生目标。
相关文章: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体会800字
上一篇: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体会500字
下一篇: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感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