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分享,致语文学习的困惑者
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分享,致语文学习的困惑者
新课程标准设置了“综合性学习”目标训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方法和能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分享,供大家参考!
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分享
1.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开展综合性语文训练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要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关注,解决语文教学费时多效率低的问题。要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必须改革那些沉闷呆板的教学方式,精挑细选向学生输送的语文信息,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内容吸引学生,唤醒学生心中的语文学习热情,养成持久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语文心理。
七年级新教本中设置了丰富的趣味性浓的综合性学习训练,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学习资料,印发给学生以扩大视野。如“感受自然”这一项,可让学生先在网上、图书馆中收集有关四季景色的图片和文章,大家交流阅读,然后班级组织一次秋游。预先布置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景物,拍摄图片,回来后配上文字,加上音乐,制成音图文并茂的文件、邮件,在互联网中交流欣赏,再选几篇好的文章让学生在班上有表情地朗读。经过活动训练,学生们就获得了采访和编辑的能力,俨然成了一名小记者。
“人类起源、太空探索、神秘的大自然、为自己设计一个美好的家园”,这些都是学生们喜爱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介绍学生们去读这些方面的书籍,上课时让学生上讲台推介,概述其主要内容;或把主要内容摘录下来,加上评论,制成一本本个人专集,做成一个个卡片,编成一份份小报。写好文章后,各组再举行小型阅读笔会,互相修改评价等。这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2.应有利于向课外延伸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要达到上述目标,课内显然是做不到的,更多的是要靠课外阅读: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多读多写。而要让学生愿意在课外多花时间读书刊,关键是要激起他们学语文的兴趣。为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以各种各样新颖有趣的语文教学形式吸引学生,让他们爱语文。
如“举隅”这一项,我叫学生们用一星期时间到社会上收集错别字,整理好上交,并将其编成集,互相交流。以后,谁发现新的错别字可在黑板上添加,发现一字算积一分,持续一个月,最后算谁的积分多谁就是优胜者。
在“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这一单元里,我让学生任选一个自己喜爱的季节画一幅画,并配上不少于二百字的解说文字。另外在古诗词或文章里按“春夏秋冬”四季各抄一首诗词或一段文章,先在小组内交流阅读,然后小组挑选几份好的在班上朗读并展示。
每星期让学生推荐一首好诗词、一本好小说、一句好格言,写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注明作者、年代、出处、简要内容、查找途径,供学生课余自行寻找阅读。
每星期抽出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到图书馆读书。读书的种类,按学期顺序为:英雄故事——科学家、艺术家故事——童话、神话故事——自然知识——科学知识 ——浅显的文学作品。每人带好笔记本,读一篇作一篇笔记,简括内容,并附上短小的个人感想,日久丰厚后编成集,互相交流传阅。教师则给他们传授浏览和精读的阅读方法,指导摘抄和做卡片的技巧。
3.应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开展综合性语文训练,应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来决定。与学生商量准备实施的语文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要尽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新课程注重各学科的互相渗透,主张充分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教师应该在这些方面下苦功,不断丰富自己的各科知识,学会使用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电教化设备,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教学中,我跟学生商量,怎么使语文教学丰富多彩?学生们经过讨论,向我提出了几个建议。现简录如下:猜谜语比赛。全班分成四个组,由两个同学做主持人,大家抢答字谜,以答对多的组为优胜;手抄报比赛。全班同学都出一份手抄报,由老师和两位同学一起评比,奖励前五名;诗歌朗诵比赛。每人选一首课本没有的诗,到讲台演讲,由老师和两位同学一起评比;课本剧表演。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各选一课排练一星期后,上课表演,由老师和四位同学联合评比。
利用竞赛心理,引进激励机制;教师与学生互相沟通,双方一起备课、讨论、改作业……这些都是师生互动的好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增强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
4.应着眼于学生未来学习能力的发展
我们对教材的筛选,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评估方法的改革,都应该从给予学生一种独立发展自我学习能力的方法上去考虑,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形成一种长期的、稳定的自我学习本领,以便将来走上社会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设计上,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动手找资料去写,在讲台上大胆说,互相之间细心听;学会到图书馆找资料,摘录报纸,编辑文章,制作电脑小报;结合课文到网上查资料,学习编课本剧、演戏剧,尝试写小说和诗歌;走进社区搞社会调查,搞采访,节假日去当义务展览讲解员、产品展销员、电台和电视业余主持人……如果他们能把各科的知识与语文融合在一起,在实践中学语文,增加独立学语文的能力,那么,我们便成功了。
致语文学习的困惑者
语文学习绝不是一蹴而就、短期见效的容易事,不可平时不努力,考前抱佛脚的。
平时至少应该做到多读、多写、多想、多问,积累一切同语文有关——甚至看似无关的知识,应该有一个“零存整取”的语言存折(精致便携的小本子),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所有美妙有趣的语言素材统统存将进去,使之“滚雪球”般日渐膨胀、壮大、丰富、充实,到时候“钱包”鼓了,自然“财大气粗”、左右逢源了,谅不至于现在这样“捉襟见肘”吧?
另外,你真得琢磨语言这玩艺儿——它太神奇美妙了。理论上讲,世上的一切都在语言的囊中;每有一种事物——无论是客观、宏观的大千世界,还是主观、微观的人类情感——都必有一种语言形式与之对应。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就是寻到那种最恰当的语言形式——而且这个“ 形式”一定是既带有你的鲜明的个人风格,又符合客观实际和其他同种语言使用者的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
你也许又问了:“那语文没边没沿,浩如烟海,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我实在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啊!”
夫子说:此言差矣。你至少每周有5节左右的语文课吧?你手里至少有语文课本还有语文读本吧?你不至于从来不看《读者》《青年文摘》《语文报》或其他报刊杂志以及常更常新的畅销书籍吧?每学一课,你至少首先可以新认识几个字词吧?至少可以新熟悉一两个漂亮的句子吧?如果文章字字珠玑、妙语迭出,充满哲理,则不止一两句吧?至少可以从中学到或借来一两种表情达意的方法技巧吧?就内容而言,你至少可以从中得到一些科学知识的拓展或思想感情的启发和熏陶吧?当你的思维被激活,你总会有想写点什么的冲动吧?马上动笔记下那些稍纵即逝的思想情感的碎片或火花——这便是语文学习的较高境界了。难道就真的像你说的那样没的可学、无物可抓么?
从理论上说:天地宇宙有多大,你的语文课堂就该有多大;天下众生有多多,你的语文老师就有多多;文字读物有多少,你的语文课本就有多少。用我们语文界的行话说就是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向你传达有关语文的有用信息,大自然每时每刻都在与人类进行着心灵的对话,关键是我们往往缺少灵敏的接收器和聪明的翻译家(诗人、小说家都是)。
回到语文学习上来,我们无非是要在老师指导下——或干脆自学,达到这样两个目标:
一.形式上,拥有足够的词汇量(理论上当然越多越好),掌握相应的语言游戏规则——语法、修辞、章法、逻辑等等,积累比较丰富的语言使用经验。
二.内容上,因为你是中国人,你在使用自己的母语,所以你至少应该顺便的、自然而然的接受、继承并理所当然的热爱、弘扬借助汉语赖以传承和发展的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当然是这种文明中的精华),进而拥有一颗地道的中国心、纯粹的民族魂,从而使你从肤色、头发,到行为习惯,到灵魂情感都是真真正正的、中华民族的、优秀的子孙和公民。你应该借助对这种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包括还通过学习借鉴利用这种语言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和智慧,进而成为一个宽容、仁慈、文明、大度、优雅、从容的现代公民。
仅仅实现第一个目标,我还不能保证你的生命质量和灵魂质量;只有实现了第二个目标,你才可以说是完成国民教育也是自我教育的根本任务,达到了理想的教育境界也是理想的人生境界。至少你要一致保持向这个方向的努力。
这第二个目标,也许对应试没有明显的直接“疗效”,但它至少可以使你的作文在思想情感上出手不凡、高人一筹。这就是语文学习为什么同时也是修身养性的做人学习的道理。语文学习必然会使我们原本粗糙浅陋的心灵日臻细腻、丰富、深刻、美好。
第一个目标只会给你考场答题和作文的技巧和皮毛(形式),不会给你更持久、更长效的“内力”——充实的内心,高尚的灵魂,伟大的理想,博大的人文情怀等等等等。
总之,语文的学习,关乎生命的质量,关乎灵魂的质量,万万不可忽视的。而要想学好语文,是没有什么捷径和诀窍的。如果说有,那便是时刻保持同语言文字的最亲密接触,时刻保持对语言文字所传达的人类共同的美好情感和 卓越智慧的零距离接触。只有老老实实的付出,才会有最终的美好收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