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历史>

历史历史成语故事

时间: 淑娟0 分享

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成语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成语故事(一)

锦囊诗草

被誉为“天纵奇才”的唐代大诗人李贺,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二百四十多首诗。“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名句都出自李贺。李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可见他在唐代诗歌中的重要地位。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灵感也不是坐下就能等到的,那些隽永瑰丽的诗句无不是李贺呕心沥血、千锤百炼的成果。

李商隐写的《李长吉小传》中记载:

长吉(李贺字长吉)每天都与他们一同出游。他写诗从来不是先确立题目,然后按照规矩套路连缀成篇。而是常常骑一匹弱马,带着一个小书童,身上背着一个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就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取出囊中诗文,见所写很多,就心疼地埋怨说:“你这孩子是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吗?”说完就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饭后长吉再研墨把那些零星的感受补成完整的诗,投入其他囊中。不是大醉及吊丧的日子全都如此。

这就是“锦囊诗草”典故的由来,后人常用它比喻诗文优美,或形容写诗作文的辛苦。

小编解读

是勤奋和积累成就了李贺非凡的文才。

我们今天也有“锦囊”,那就是随身携带的手机或者笔记本。如果将生活中瞬息即逝的奇思妙想一一记录下来,如同一张张便笺投进“锦囊”,然后点化为诗,演绎成文,日积月累必将打造出过硬的文字功底。如此一来,还用再为写作文而抓耳挠腮,一筹莫展?

历史成语故事(二)

一钱落职

清代文学家沈起凤的《谐铎》一书中有一个“一钱落职”的故事,如今读来仍然耐人寻味。

有个南昌的青年人,跟随父亲生活在京城。偶然一次经过延寿字街,看到书店中有一个少年正在数着钱买《吕氏春秋》,正好有一个铜钱落在地上。这个人偷偷用脚踩上,等到少年离去然后弯腰去拾起来。旁边坐着一个老翁,注视他了很长时间,忽然起来问这个人的姓名,然后冷笑而去。

后来这个青年通过考试得到江苏常熟县尉的官职。于是整装去上任,拿着名帖拜见上级。当时汤潜庵先生是江苏的巡抚,这个人十次求见都没见到。巡捕传来汤大人的话说,你不必去上任了,因为汤大人已经上奏弹劾你了。这个人想自己还没有上任,为什么要弹劾我呢?一定有误会,急忙要面见辩解。巡捕又传汤大人的话说:“你不记得当年书店中的事了?当秀才的时候,尚且视一文钱如命,如今侥幸去做地方官,能不搜刮索贿,做一个戴纱帽的劫匪吗?”

这个人才醒悟当时问他姓名的老翁就是汤大人,于是非常惭愧地辞官走了。

小编解读

刘备临终时告诫他的儿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钱落职”讲的也是同一个道理——因为一枚铜钱而断送了大好前程,说明即便是十分细小的行为不检点,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历史成语故事(三)

季札挂剑

《史记·吴太伯世家》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春秋时期,吴国季札第一次出使晋国,路过北方的徐国。徐国的国君十分喜欢季札的剑,但是却没有说出来。季札心里知道徐君的想法,但是他还要出使到别的国家,所以没有把剑送给他。

后来他出使完成后再回到徐国,徐君已经死了,于是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他的随从说:“徐君已经死了,为何还要把剑送给他呢?”季札说:“虽然当初没有说过,但我心里已经决定要把这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他死了而违背自己的诺言呢!”

小编解读

季札只是在心里应允了别人,却仍然把它当作诺言来践行,因为在他心中,践诺守信是准则更是信仰。反观今人,有多少人对亲口承诺过的事情随时反悔,甚至对白纸黑字的合同肆意撕毁,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已经消失殆尽。

历史成语故事(四)

羹污朝衣

刘宽是东汉时期的名臣,汉灵帝时官至太尉,掌管全国军事。

《后汉书·刘宽传》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刘宽的性情温和善良,从来没有发过脾气,即使在急迫匆忙时,也未曾见他面色严厉,言辞急迫。他的夫人对此也感到奇异,为了试探刘宽的度量,想激他发怒。

一天早上,正当刘宽整理好衣冠装束,准备上朝时,夫人暗中命侍婢捧一碗肉汤走近他,并且假装不小心将汤碗打翻,弄脏了刘宽的朝服。

大家都以为这下刘宽肯定要发火,哪知他依然神色不变,还和气地问丫环说:“热汤烫着你的手了吗?”

刘宽的宽宏大量和好脾气竟然到了如此程度。他为官从政也以宽恕为主,天下人都尊称他为宽厚的长者。

小编解读

弘一法师谈处世之道时,有一条——“造物所忌,曰刻曰巧;圣贤处事,惟宽惟厚。”意思是做人忌讳刻薄讨巧,圣贤大都宽容厚道。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刘宽的行为已经接近圣贤了。

下人犯错时不仅没有喝斥怒骂,还好言相慰,除了说明主人公生性宽厚以外,也与他的修养有关。反观我们身边,有的人在消费场所对服务人员颐指气使,甚至动辄训斥谩骂。他们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姿态,恰巧说明了其修养缺失,品性低劣。

历史成语故事(五)

【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的琴师。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qiáo)夫站在岸边,他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道不拾遗】

春秋时,郑国政治家子产由于平定贵族旧势力的叛乱有功,成了郑国的正卿(qīng)(官名)。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郑国经济发展;同时还主张依法治国,制定了严厉的刑法来处置犯罪行为,因此,国内没有盗贼。“道不拾遗”(路上丢失东西,别人不会捡去);街上的桃树、枣树长满了果实,也没人爬上去摘。由于子产把国家治理得很好,郑国富强起来了,虽然连续三年受灾,老百姓也没受冻挨饿的。?“道不拾遗”这个成语常与“夜不闭户”连用,形容社会风气良好。6、大义灭亲?

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yù)杀死哥哥卫桓(huán)公,自立为国君。州吁驱使百姓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大臣石厚商量办法。石厚就去问自己的父亲卫国大臣石(qua),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位。石对儿子说:“诸侯即位,应得到周天子的许可,他的地位就能巩固。”石厚说:“州吁是杀死哥哥谋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许可,怎么办”石说:“陈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陈、卫又是友好邻邦。”石厚没等父亲把话说完,抢着说:“你是说去请陈桓公帮忙”石连连点头。州吁和石厚备了许多礼物,却被陈桓公扣留了。原来,这是石的安排。卫国派人去陈国,把州吁处死。卫国的大臣们认为石厚是石的儿子,应该从宽处理。石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去,把石厚杀了。史官认为石杀子是“大义灭亲”。?

成语“大义灭亲”,现在指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对犯罪的亲属不徇(xùn)私情。

历史成语故事大全相关文章

历史成语故事大全

历史成语故事在线阅读

历史成语故事十则

历史成语故事5个

历史中的成语故事5篇

历史成语故事5篇

中国古代成语故事大全

中国古代经典成语故事

历史的成语故事5篇

著名的历史成语故事

历史历史成语故事

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成语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成语故事(一)锦囊诗草被誉为“天纵奇才”的唐代大诗人李贺,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二百四十多首诗。“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名句都出自李贺。李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可见他在唐代诗歌中的重要地位。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灵感也不是坐下就能等到的,那些隽永瑰丽的诗句无不是李贺呕心沥血、千锤百炼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高一历史知识点苏教版
    高一历史知识点苏教版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就是开启宝库的钥匙。学习任何学科,不仅需要大量的记忆,还需要大量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

  • 高一历史上册知识点
    高一历史上册知识点

    学习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计划本身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计划对学习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制定好的学习计划,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

  • 高二历史上册知识点
    高二历史上册知识点

    学习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计划本身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计划对学习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制定好的学习计划,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

  •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10则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10则

    东汉末年分三国,曹操、周瑜等都是三国的人物,你还知道哪些三国历史人物故事呢?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三国历史人物故事10则_三国时期的人物故

48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