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酸的化合物习题

时间: 於宝21274 分享

  酸的化合物有很多,常用的有硝酸及硫酸化合物,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化学酸的化合物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化学酸的化合物习题

  一、选择题

  1.氨气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气的什么性质(  )

  A.密度比空气小 B.极易溶解于水

  C.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D.氨气易液化

  解析: 要形成喷泉必须有压强差。形成压强差主要是气体体积减小。

  答案: B

  2.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  )

  A.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

  B.氨水中的NH3•H2O电离出少量的OH-

  C.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电离

  D.氨本身的碱性弱

  解析: 氨气溶于水后,大部分与水结合生成一水合氨(NH3•H2O),NH3•H2O仅有少部分电离成NH+4和OH-,因此显弱碱性,氨水显弱碱性既不是因为氨的溶解度不大,也不是因为氨分子电离的少(在水溶液里氨分子是不电离的),更不是因为氨本身的碱性弱(氨不与水反应时无碱 性),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 B

  3.

  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如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解析: 白色烟环是NH3和HCl气体相遇生成的NH4Cl固体。由题目信息可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则可确定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答案: C

  4.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所 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

  ②所有铵盐都溶于水

  ③铵态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④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

  ⑤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 ①中,NH4NO3中的NO-3,氮元素是+5价;对于⑤,NH4HCO3也能与酸反应。

  答案: B

  5.实验室制备氨气,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方法是(  )

  A.用手扇动收集的气体,有气味则已收集满

  B.将润湿的淀粉­KI试纸接近瓶口,试纸变蓝则已收集满

  C.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伸入瓶内,试纸变蓝则 已收集满

  D.用玻璃棒一端蘸取浓盐酸,接近瓶口,产生大量白烟,证明已收集满

  解析: 检验氨气常用的方法有(1)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2)用玻璃棒一端蘸取浓盐酸,接近瓶口,产生大量白烟。

  答案: D

  6.(2010•长沙高一检测)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H4Cl、(NH4)2SO4、NaCl、Na2SO4四种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  )

  A.NaOH溶液 B.AgNO3溶液

  C.Ba(OH)2溶液 D.BaCl2溶液

  解析: 四种盐溶液中有四种离子:NH+4、Na+、Cl-、SO2-4,区分Na+与NH+4使用碱溶液,区分Cl-和SO2-4用Ba2+,故选用Ba(OH)2溶液。

  答案: C

  7.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共存,能用碱石灰来干燥,也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是(  )

  A.NH3、N2、H2 B.HCl、NH3、CO2

  C.H2、O2、N2 D.SO2、H2S、O2

  解析: A中NH3不能用浓H2SO4干燥。B、D中气体不能共存。

  答案: C

  8.气体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乙可在空气中产生白雾,当甲与乙相遇时可能生成(  )

  A.NH4Cl B.NH4HCO3

  C.(NH4)2CO3 D.(NH4)2SO4

  解析: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可在空气中产生白雾的气体是HCl,氨气与HCl相遇时生成NH4Cl。

  答案: A

  9.某学生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纸蝴蝶上喷洒某种试剂挂在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有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的颜色由白色转变为红色,喷洒在纸蝴蝶上的试剂与小烧杯中的溶液是(  )

  选项 A B C D

  纸蝴蝶上的喷洒液 酚酞 石蕊 酚酞 石蕊

  小烧杯中的溶液 浓氨水 浓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浓硫酸

  解析: 浓氨水易挥发,酚酞试液本身无色,遇NH3变红色;浓盐酸易挥发,而石蕊遇HCl由紫色变成红色不符合条件;NaOH溶液、浓硫酸不易挥发,即无现象。故A项正确。

  答案: A

  10.一种盐X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Y和Z反应又生成X,则X是(  )

  A.(NH4)2SO4 B.NH4NO3

  C.NH4Cl D.NH4HCO3

  解析: 铵盐与碱共热产生NH3,故Y为NH3,NH3――→+O2NO――→+O2NO2――→+H2OHNO3――→+NH3NH4NO3。故Z为HNO3,X为NH4NO3。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1.有A、B、C三种气体,A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O2反应生成B;B不溶于水,但易与O2反应生成C;A、C气体皆易溶 于水,所得的溶液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则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 ___ _(写化学式)。

  解析: 由“A、C气体皆易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推知A、C的水溶液一个显碱性,一个显酸性,显碱性的气体只有NH3。

  答案: NH3 NO NO2

  12.在50 mL锥形瓶中盛有20 mL浓氨水,向氨水中鼓入空气并迅速将烧红的铂丝伸入瓶中并接近浓氨水的液面。

  试回答:

  (1)向浓氨水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反应叫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铂丝保持红热,说明此反应是________反应,生成的红棕色气体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有时看到白烟,此白烟是________,生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浓氨水有挥发性,鼓入空气一是通入O2,二是将NH3吹出。铂丝为NH3与O2反应的催化剂,二者反应生成NO,NO再与O2反应生成NO2,NO2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NO3,HNO3遇NH3产生NH4NO3小颗粒而产生白烟。

  答案: (1)补充O2并将NH3吹出

  (2)氨的催化氧化 4NH3+5O2=====Pt△4NO+6H2O

  (3)放热 NO2 2NO+O2===2NO2

  (4)NH4NO3 3NO2+H2O===2HNO3+NO,

  NH3+HNO3===NH4NO3

  13.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 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 上喷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的原理是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利用图3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

  A.Cu与稀盐酸

  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

  C.CaCO3与稀H2SO4

  D.NH4HCO3与稀盐酸

  (3)在图4锥形瓶中加入酒精 ,瓶外放一水槽,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

  A.浓硫酸 B.食盐

  C.硝酸钾 D.硫酸铜

  (4)

  从产生喷泉的原理分析,图1、2是________上部烧瓶内的压强。图3是________下部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均填“增大”或“减小”)。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装置图________原理相似。

  解析: (1)图1引发喷泉只需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即可,图2则需先打开止水夹,再用热毛巾捂圆底烧瓶,发现有气泡冒出后,移去热毛巾即可。

  (2)能在锥形瓶内反应产生气体,压强大于圆底烧瓶内压强方可,故应选NH4HCO3和盐酸。其他要么不反应,要么反应不生成气体或产生气体很少。

  (3)浓H2 SO4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酒精汽化也会产生喷泉。

  (4)图1、2是上部压强减小导致喷泉,图3是下部压强增大导致喷泉,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均与图3原理相似。

  答案: (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①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 NH3溶于少量水中,使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烧杯内水喷入圆底烧瓶

  ②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至有气泡从水中冒出,移去热毛巾

  (2)D (3)A (4)减小 增大 3

  14.下图甲和乙是某学校王老师制备NH3并进行性质实验时的改进装置:

  (Ⅰ)按图甲把仪器安装好,称取2 g固体氯化铵装入试管底部,再快速称取2 g氢氧化钠覆盖在氯化铵上方;立即用带有滴管的塞子塞紧(滴管预先吸入约2 mL浓氨水);烧杯内盛滴有酚酞试液的水;把浓氨水滴入试管里,可立即观察到试管内发生剧烈反应,有 大量气泡。

  (Ⅱ)将(Ⅰ)中收集满NH3的圆底烧瓶取下,改装成图乙所示的装置,胶头滴管内事先预吸入2 mL H2O,此时小气球系在玻璃棒上呈自然松弛状态;将滴管内的水慢慢滴入烧瓶中,轻轻晃动烧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便可以验证NH3的某个性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中学化学教材中是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加热制取N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的NH4Cl与NaOH固体混合能否用CaO固体代替?________(填“能”或“不能”)

  (3)如何判断图甲中烧瓶已收集满NH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中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它说明了N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CaO吸水放热,解释同用NaOH固体。

  答案: (1)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2)能 (3)烧杯内的溶液变红 (4)气球逐渐变大 极易溶于水

22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