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前的复习时期是决定文科学生学习和考试成绩好坏的关键时期,尤其是政治科目,那么考生需要复习哪些政治知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考政治易错知识点
1、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不是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事物的名称及旗号来判断新旧事物)
2、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扬弃,或:辩证的否定)
3、得到多数人认可的事物就是新事物(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判断新事物不能以出现的时间、力量的强大、支持人的多少作为标准)
4、新事物在力量上一定超过旧事物(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需要经过一个过程,并非新事物一开始力量就大于旧事物,但是新事物最终会战胜旧事物)
5、新出现的事物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
6、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事物发展的道路和事物发展的途径是一样的。
(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途径是二者的统一)
7、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就是发展。(不是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只有前进的和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任何发展都是变化是对的)
8、发展是一种圆圈式的运动,是简单的重复(是一种波浪式的向前运动,不是从起点到终点式的运动)
9、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事物性质的变化。(不一定。有量变与质变两种情形,其中只有量变才是事物性质的变化)
10、量变引起质变是指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引起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 ,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主发生了变化, 也能引起质变)
11、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因此质变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只有质变才有实际意义。(只有向前的、向上的、向好的方面发生的质变才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对于事物的发展来说, 量变、质变同样有意义,我们不能强调一点而否定另一点)
1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要有量变就会有质变(引起质变的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即量变积累到最高点时,质变才会发生。这就是说,一定范围和限度内的量变并不影响事物的存在,不会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
13、量变积累越多越好。(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但是质变有前进的、上升的,也有后退的、下降的。对于能够促进事物发展的量变,积累越多越好。对于那些导致事物后退的量变,必须把握一定的“度”,防止过犹不及)
14、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相互交替 ,才构成了事物永恒发展的过程)
15、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求稳防变。(办事情是否要求稳防变应作具体分析,需要稳时求稳,需要变时则变)
16、量变是事物的变化,质变是事物的发展。(发展是质变,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向上的质变)
17、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18、发展就是质变, 质变就是发展。(质变≠发展。发展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的质变。但质变不能等同于发展,因为事物的质变有上升、前进和下降、倒退两种趋向,只有事物上升、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
19、量变比质变更重要或质变比量变更重要。(不能比较)
20、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想。(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
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 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2、 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使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 我国民族自治地区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大方国家机关治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3、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利。实际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
自治权包括: 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
4、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5、 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集中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和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①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 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7.、 如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① 必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② 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
③ 少数民族地区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性;
④ 发达地区在人力、技术等方面对西部地区给与支援,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内涵: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意义: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4. 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1)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
(2)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
(3)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
(4)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
5. 如何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6.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原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否则相反。
(2)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即:培育“四有”公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3)措施:
①发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重要途径);
②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根本途径)。
二、 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 思想道德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2.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3. 为什么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4. 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联系是怎样的?
(1)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高考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考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
上一篇:高考政治大题万能模板
下一篇:高考政治重要知识汇总